APP下载

中医心脏康复新模式初探

2016-01-30高积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动静结合心血管疾病中医

杨 环 高积慧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省中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5



中医心脏康复新模式初探

杨环1高积慧2*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208;2.湖南省中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疾病谱的变化也日趋明显。而其中心血管疾病无论从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冠心病等大部分心血管疾病通过及时地预防、药物、介入及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疗效。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心血管疾病而言,后期的康复运动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大意义,其中运动疗法更是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我国的心脏康复已经有20年的发展,但对于大部分心血管专科医生而言,心脏康复依然是遥不可及,对于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医心脏康复疗法更是鲜有报道。本文章拟从“动静结合”角度试探讨中医心脏康复运动新模式。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脏康复;中医;动静结合

1现代心脏康复学的发展历程及不足

关于心脏康复[1],加拿大心脏康复学会(CACR)定义为“为提高和保护心血管健康,并达到日常所需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和情绪状态,而实施的个体化的康复程序”。20世纪初,由于担心AMI病人过早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因而要求绝对卧床两个月。40年代,Levin和Lown意识到患者长期持续卧床不仅会加重心脏负荷,还会引起抑郁等不良反应,提出了著名的“坐椅子疗法”,可以被看作是早起心脏康复运动的雏形。在60年代初美国心血管专家N.K.Wenger[2]发表了包括14步程序及7步程序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康复程序,该程序以运动疗法为核心,从此确立了当代心肌梗死的康复方法。2007年,AACVPR/ACC/AHA联合发布了《心脏康复及二级预防指南》[3],涉及适用对象、危险分层、治疗步骤、运动处方、健康宣讲等方面,其中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是重中之重。现代心脏康复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存活率,但是其客观的评价其氧耗量,根据氧耗量给出运动处方,以受试者达到力竭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了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2现代心脏康复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据报道,我国心脏康复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水平,虽然实施有关项目的地区已由80年代的3个增加到几十个,但相较日益增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显然发展是极不匹配的,而且根据《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4],开展心脏康复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在人员配备上,需要专业的心脏康复医师,在设施配备方面,包含评估设施、监护设施、运动训练设施以及应急设施,具体如下:运动负荷心电图或运动心肺仪、遥测运动心电监护系统、固定自行车、跑步机等有氧训练设施和上肢力量训练器、下肢力量训练器、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器等阻抗训练设备以及除颤仪、应急医学抢救车及输液设备。但是在我国照搬欧美国家心脏康复模式不仅不符合我国国情。而且对患者而言,由于习惯于传统药物治疗,对运动疗法的认识不足,加之费用昂贵,运动缺乏趣味性,难以坚持,可能适得其反。从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广东省调查来看[5],省内25家大型医院1期心脏康复实施亟待完善,仅有8%开展有关心脏康复宣传讲座,100%未进行早期相关锻炼,100%未建立专业心脏康复专科及专业人才,100%康复运动相关监护设备未到位。

3中医康复学及动静结合观点的理论依据

据记载,中医学最早阐述了“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康,安也”。《尔雅·释言》:“复,返也”。即康复为恢复平安或健康。《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其于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出阴阳的失衡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源。因此,中医康复医疗的本质在于平调阴阳,此可谓是传统中医康复学的雏形。经过中医学几千年来的不断发展,中医康复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药物、饮食、物理疗法、精神摄养以及形体运动等多方面共同干预机体,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矛盾的阴阳双方共同存在于统一体中,阴阳双方交感互藏,互根互用,共同促进事物的向前发展,这也是中医康复“动静结合”方法的基础。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强调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之道,才能使气血畅达,五脏安和,故能延年益寿。

4动静结合,探索中医心脏康复运动新模式

中医养生有“动以养生,静以养神”之说,主张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中国传统运动形成了以动静结合为理论基础的运动形式。静,主要指精神上的宁静,其次包括形体活动的相对安静状态,《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人应保持精神安定舒畅,正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另外,劳逸结合,不妄做劳也属于静养的范畴。动,主要指形体上的活动,正如《子华子》云:“流水不腐,以其游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具体运动形式包括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以及五禽戏、肢体拍打、太极拳、八段锦和气功。相关现代研究也表明[6-8],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以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促进血管平滑肌有节律地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减重降脂,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而有效减轻心脏前后负荷。而且,可以通过调节体内升压激素与降压激素的水平以及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的过程,进而促进血压下降等。另外,传统康复运动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低、适合我国医疗及体育投资现状、易学易练易推广符合大众健身的需要等特点,非常适合我国国情。

动静结合的心脏康复运动模式也必须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即所谓“个体化的运动处方”:根据不同体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人采用的不同的运动方式的个体化“运动处方”。例如,气虚体质就比较适合柔缓的康复运动方法,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健脾补气益气;阳虚体质可选用按摩穴位、五禽戏中的“虎戏”等以补肾助阳;在夏季,锻炼时间应选在清晨凉爽之时,以游泳、太极拳等运动形式为主,以免耗上伤津耗气;对于运动量小的人而言,跑步、五禽戏有利于促进其新陈代谢,对于普通体力脑力劳动者而言,适量的太极拳、瑜伽有助于强身健体等等。

不可否认,中医心脏康复运动仍面临不少问题,如相关理论的规范化问题、运动起效和维持时间问题、疗效评估方式问题、缺乏专业中医心脏康复医师等等,亟需有关专家学者进一步解决。

5展望

以动静结合为基础的中医心脏康复运动无疑更符合我国国情,其天人合一,形神兼备的理念也更适合我国普通民众所理解,而且简单易学, 经济方便更易于我国普通民众所接受,相信传统中医理论及方法将在心脏康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于民众。

参考文献

[1]励建安.国际心脏康复研究的新趋向 [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1):10-13.

[2]Wenger N K.Hellerstrein HK.Uncomplicated myocatdial infarction:Current physician in management[J]. JAMA, 1973, 224:551.

[3]Thomas RJ.King M,Liu K,et al.AACVPR/ACC/AHA 2007 performance measures o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referral to and delivery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secondary prevention services[J]. Circulation,2007,116:1611-1642.

[4]丁荣晶.《冠心病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02:123-126.

[5]曹小翠.广东省25家医院Ⅰ期心脏康复开展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6):28-30.

[6]赵敬国,姜周存,田爱娟,等. 42式太极拳对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 现代康复, 2000, 04: 532 -533.

[7]艾冬梅. 太极拳对高血压影响的研究现状[J]. 医学理论与实 践,2013,08:1013-1014.

[8]付丽霞. 太极拳在社区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J]. 社区医学杂志,2003,06:33-34.

(收稿日期:2016.01.08)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080-02

作者简介:杨环(1991- ),男,硕士研究生,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E-mail:364575669@qq.com通信作者:高积慧,男,主任医师,教授,E-mail:gjh00358@163.com

猜你喜欢

动静结合心血管疾病中医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动静结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研究
例谈“动静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动静适时转换的运用
谈幼小衔接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