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骨折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的效果评估及分析

2016-01-30董德权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3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8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董德权(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脊柱骨折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的效果评估及分析

董德权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摘要】目的 研究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在治疗脊柱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8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经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应用于治疗脊柱骨折是可行的、有效的,能促进患者椎体曲度、高度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脊柱骨折;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效果观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事业的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脊柱骨折将会给患者的行走带来行走困难,且造成背部疼痛,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内固定和保守疗法,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保守疗法恢复较慢。我科将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技术应用到脊柱骨折治疗中,取得显著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骨科于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出8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23~49岁,平均(34.5±10.2)岁;对照组患者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在25~50岁,平均(35.4±11.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故而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疗法,具体为: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地塞米松、甘露醇、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具体方法为:给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后,辅助患者取俯卧位,用C臂机进行术前定位,以伤椎为中心在其后侧正中行切口,将伤椎暴露出来,然后在C臂机的透视下将定位针植入到伤椎上下椎体弓根,并拧入都椎弓根螺钉,进行伤椎的初步复位。对于需要行椎管减压的患者,先取出游离的骨块然后将骨块顶回,解除椎管狭窄,然后置入连接棒,在C臂机透视下显示复位满意则缩紧钉棒系统。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预防治疗,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变化情况。临床疗效的评估,显效: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脊柱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无效:脊柱功能未得到改善或是出现恶化现象。

1.4 数据处理:将本次研究的数据资料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数据的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的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2.22%,组间经χ2检验,P<0.05。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43.8±11.2)%、(75.9±10.5)%、(19.5±5.4)°,对照组则分别为(44.5±10.8)%、(76.0±11.4)%、(20.1±6.3)°;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分别为(93.6 ±8.5)%、(92.2±9.5)%、(7.2±1.7)°,对照组分别为(87.3± 9.2)%、(87.3±8.5)%、(10.5±2.1)°。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许多脊柱骨折患者合并有脊髓、圆锥、马尾损伤等,对患者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如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胸椎较为稳定,腰椎活动度较大,该段骨折一般是爆裂性骨折,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出现局部胸腰椎体的移位或是相邻椎体间椎间盘的突出,甚至有骨折碎片进入到椎管中,导致管腔的狭窄,出现脊髓压迫等一系列损伤,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迅速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确保椎体逐渐恢复到原先的高度、排列以及曲度,有效减少并发症[1]。加强对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预防下腰痛等并发症,同时也迅速解除对脊髓神经的压迫,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保守疗法虽然对患者的创伤小,但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恢复较慢。

椎弓根呈现出椭圆形,脊柱骨折的伤椎前中柱一般为爆裂性,但是后柱一般是完整的,故而大部分椎弓根是完整的,这说明经骨折椎椎弓根放置螺钉是可行的[2]。在本次研究中应用的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能经后路迅速进入到伤椎部位,暴露手术视野,且出血少,对患者的创伤较小,该内固定系统是一种短节段的内固定系统,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通过椎弓根螺钉将矫正力传导到脊柱三柱,有效固定前、中、后柱,从而促使骨折端达到满意的解剖复位。对于需要减压的患者,只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适方法减压,保证椎体定位的准确性,即可实现满意的椎管减压,保证椎体复位的满意[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后路椎弓根钉钉棒系统治疗是十分有效的,有助于促进患者伤椎的生理曲度、高度尽快恢复正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该疗法对患者的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操作简单,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为,曾忠友.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6):41-43.

[2] 王洽君.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28-1829.

[3] 马明军,孙立军,李文学,等.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间接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11):34-37.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8-0179-01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效果观察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报道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脊柱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