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对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治的启示*
2016-01-29刘亚辉王东强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92
刘亚辉 王东强(.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92)
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对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治的启示*
刘亚辉1王东强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针对目前流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中西医均无可以治愈的特效药物。但是几千年来,中医学在防治大规模病毒性传染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本文以“治未病”理念出发,探讨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防治。
中东呼吸综合征治未病中医防治
【Abstract】For epidemic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there was no specific medicine.However,TCM ha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ssive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This thesis was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ory of preventive treatment,and comprehensively explored the concept and method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Key words】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Preventive treatment;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冠状病毒可以引起人类发生从普通感冒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常出现咳嗽、发热和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和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可出现脏器功能减退或衰竭,尤其是肾衰竭和感染性休克[1-2]。由于高致死率,WHO的MERS突发事件委员会认为MERS很可能成为SARS后对全球卫生安全产生重大威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3]。
1 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的潜伏期为2~14 d。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乏力、头身疼痛等,随后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部分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4-5]。
治疗上目前还未生产出针对MERS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体外研究表明,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临床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6]。
2 中医治未病
在与瘟疫斗争的几千年中,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大量医学古籍,例如吴又可的《瘟疫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记述了大量治疗瘟疫的经验。根据MERS的症状、体征,流行病学特点,转归及愈后,将其归入“瘟疫”等范畴。近年来在预防及治疗SARS、禽流感、猪流感、及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过程中,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对指导急危重症的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当今不仅在预防医学、养生学等领域,还有疾病的发展转归、预防复发的诊疗过程中,都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所谓“治未病”,一是说在未发病之时应适寒温、节饮食、畅情志,防范外来邪气侵袭;同时隔绝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达到治未病的目的。二是对于疾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其由小变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全身[7]。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中医学“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来全面防治MERS。《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明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
2.1未病先防
2.1.1提高人体正气正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在临床中应指导患者做到生活起居规律、饮食有节律。此外还要调畅情志,保持心情平和舒畅,还应该多锻炼,增强体质。
2.1.2远离病源、扶正抗邪MERS冠状病毒的来源和传染途径目前并不是特别清楚。从已有的文献分析,单峰骆驼可能为MERS-CoV的中间宿主。人际间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传播[8]。由于我国与疫情高发区,如中东地区,韩国存在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来往,因此应该加强检测相关地区入境人员以尽可能地控制传染源,切断病毒传播途径[9]。专家建议勤洗手、不要让脏手接触口、眼、鼻;从疫区回来14 d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须及时就诊[10]。在疾病预防过程中,医护人员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检测、报告与排查工作(注重流行病学史);开展MERS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技术等),提高MERS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报告与发现检测能力[11]。同时在医疗过程中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口罩等;接触患者后应立即洗手等其他措施,防范医护人员被感染。以上措施体现了“避虚邪以安其正”的“治未病”理念。因此适时驱邪扶正是有助于抵御外邪的。
2.2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就是感染MERS之后,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进一步传变。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2.2.1早期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对于医生来说,就是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对疾病给予早期诊治[12]。
MERS的主要表现是病情发病急,危重。呈现发热、伴有畏寒或寒战、咳嗽、咯痰、头胸痛、全身关节肌肉酸痛、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由伤寒论六经辨证可知,此属伤寒阳经病位病证。伤寒论条文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阳盛则热,故发热,阴盛则寒,故恶寒。发热与恶寒并见,是阳气与邪气相争所致。三阳病中,太阳病发热有表实表虚之异,阳明病发热伴有大汗、脉洪大及恶热之象,少阳病发热乃寒热往来是其特点,故此病在太阳病。从MERS的主要表现看,此病又属于伤寒太阳病表实证。但本病病因病机是外感风寒,也感受疫毒,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瘀滞,经气不利,肺失宣降,寒邪化热,热毒内生。所以既要按外感类疫病的伤寒学六经理论辨治,又要按发热传染类疾病的温病学卫气营血理论辨治。
MERS发病初期多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高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倦怠,纳食呆滞等。可选用银翘散合参苏饮治当祛邪解毒,宣肺透邪。热毒较甚,项肿咽痛者,可见马勃、元参;热加湿浊,胸膈满闷者,可加用藿香、郁金。
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发展为疫毒内聚,邪热壅盛,肺失宣降,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咳嗽痰少,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甚者气喘,腹胀便秘等。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合人参白虎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若肺中热甚,津液大伤,汗少或无汗者,可加大石膏用量;若表邪偏重,无汗而见恶寒,可酌加解表之品,如荆芥、薄荷等。
面对疫情,我们应该早介入、早治疗。对于疾病,既要辨证论治,又要注重整体,从而能尽快的起到治疗效果。
2.2.2疾病后期经过恰当的治疗,病可向愈。然MERS属于中医学“温病”的范畴,因温毒之邪,易于伤阴,传变迅速,热毒病状明显,并迅速耗损气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但未能及时挽回病势,而邪恋正虚,会产生诸多辨证。所以病至后期,可表现邪气仍盛,而正气已虚等情况。
当余热留恋未清而气津已伤,胃气失和而表现为正虚邪恋证时,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可选用沙参麦冬汤合竹叶石膏汤;当病情继续发展,表现为正虚邪陷证时,可选用生脉散合参附汤回阳、益气、固脱,透邪养阴。病情继续进展成为正虚邪陷证时,可选用生脉散合参附汤加服安宫牛黄丸治当回元固脱,解毒开窍。病变过程中易耗伤阴液,所以治疗过程中,要固护津液。留得津液,方有生机。因此祛除病邪的同时应养阴生津。
2.3发挥西医优势
MERS进一步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在此复杂情况下,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将西医救治急危重症的方法为我所用,发挥中西医治疗的各自优势。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贡献各自的力量。
临床中的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血尿常规,血气分析、血生化等,根据氧饱和度的情况,及时给予吸氧。2)发热体温超过38.5℃可临时给予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3)符合临床指征的情况下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异常免疫,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减少肺的渗出、损伤。4)由前文可知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MERS。体外实验表明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临床研究结果尚不能确定[13]。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我们应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改善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消化道功能,适时使用微生态调节制剂等[14]。
对于西药的研究,“治未病理念”也体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面对病毒和新生病毒的威胁,我们可通过扶助人体,调整人体内的湿、寒、热,改变人体内环境,切断由“因”到“果”的通道,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比如在分子水平上,以宿主蛋白或分子免疫信号转导通路甚或宿主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网络为靶向设计抗病毒药物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从中可以看出中医理论对现代医学的指导作用。
3 病后调养 谨防复发
热病初愈者切忌过早进补,谨防复发。既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补正气,但又不可恣意进食,过早进补油腻之品。当重视胃气,选择适宜之品,适当地摄入。《素问·热论》言“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在患者的恢复期,中医可以根据患者情况施以针灸、导引及药膳等方法,调理身体。但热病后期,余热未清,谨防“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不可急予温补,当图缓治[15]。
4 结 语
MERS是近些年遭遇的又一次全球传染病暴发,对于我们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医学“治未病”理念体现了中医学几千年来的诊疗智慧,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以中医学“治未病”理念为指导,从中医学角度分析MERS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辨证论治,充分挖掘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同时结合西医学治疗危重症的优势,探索出治疗MERS的一系列措施。
[1]Bermingham A,Chand MA,Brown CS,et al.Severe respiratory ill-ness caused by a novel coronavirus,in a patient transferred to theUnited Kingdom from the Middle East,September 2012[J].EuroSurveill,2012,17(40):202-290.
[2]Zaki AM,van Boheemen S,Bestebroer TM,et al.Isolation of anovel coronavirus from a man with pneumonia in saudi arabia[J].N Engl J Med,2012,367(19):1814-1820.
[3] WHO.WHO statement on the deventh meeting of the IHR emer-gency committee regarding MERS-CoV[EB/OL].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statements/2014/7th-merse-mergency-committee/en/[2014-11-20]
[4] The WHO MERS-CoV Research Group.State of knowledge and data gaps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in humans[EB/OL].http://currents.plos.org/ outbreaks/article/state-of-knowledge-and-data-gaps-ofmiddle-east-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mers-covin-hu mans-2/[2014-11-01].
[5] 耿兴义,张济,贾堂宏,等.中东呼吸综合征最新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7):106-108.
[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东呼吸综合征病例诊疗方案(节选)[J].疑难病杂志,2015,14(6):642.
[7]孙维旭.论中医的治未病[J].内蒙古中医药,2004,23(2):34-35.
[8]王翀,郑学星,迟航,等.中东呼吸综合征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5,(1):49-55.
[9]张萌,旷翠萍,邓登红,等.中东呼吸综合征的发现、流行特征和防控措施[J].华南预防医学,2015,41(4):312-317.
[10]朱翠云,沈银忠,卢洪洲.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传播与预防[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4):353-356.
[11]刘社兰,柴程良,陈恩富.“中东呼吸综合征”流行现状与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7):691-696.
[12]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3]李行舟,周辛波,钟武.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和小分子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42(3):296-302.
[14]张燕,陈旭昕.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4(9):5-9.
[15]邹国蓉,左强,邱艺俊,等.中医学“治未病”理念对埃博拉出血热防治的启示[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012-1014.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from the Theory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in TCM
LIU Yahui,WANG Dongqia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073,China.
R256.9文献标志码:A
1004-745X(2016)06-104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06.029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5044);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科技基金重点项目(2015KR16);王今达学术思想研究室项目
△(电子邮箱:wdqklm@sina.com)
(2015-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