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肾结核的临床价值
2016-01-29李海传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松原138000
李海传(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CT诊断肾结核的临床价值
李海传
(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摘要】目的 探讨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CT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0例患者中,出现散在小片状钙化影者16例,腹膜后见肿大淋巴结者8例,累及同侧腰大肌及髂肌椎旁寒性脓疡者6例。结论 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CT诊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具有较好效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肾结核诊断方法。
【关键词】临床诊断;肾结核;临床价值;CT诊断
临床医学中,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是一项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该病患者多伴有膀胱刺激征、血尿、脓尿等症状,对其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肾结核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典型表现,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现象[1]。本组资料中,对30例进行手术病理证实或者其他辅助检查证实为肾结核患者应用CT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小21最,最大74岁,平均年龄为(26.4±21.1)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痛、间隙性血尿、低热、盗汗、膀胱刺激征、血尿、脓尿。经胸部前后位平片或者胸部CT平扫显示肺内有继发性结核病灶者15例。排除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排除未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应用CT进行临床诊断,选择CT仪器为多层(16)层螺旋CT机,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并注射碘佛醇,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时,控制3~3.5 mL/s注射速度,横断位成像层厚度和层距可设置为5 mm,部分行三维重建处理。30例患者中,22例患者经手术或者膀胱镜病理证实,8例患者次尿中找抗酸杆菌阳性后,给予抗结核治疗,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
2 结 果
30例肾结核患者中,单侧者24例,双侧者6例。CT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和肾脏体积缩小,分别为10例和8例,肾脏无明显变化者12例。对30例肾结核患者进行检测,16例患者外形不规则,14例患者肾实质明显变薄。肾实质内数量不等、空腔影、边界欠清、低密度影和大小不一者18例。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CT诊断显示为边缘轻中度强化或者不均匀强化。肾盏及肾盂出现破坏、狭窄和变形者14例,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者15例,累及膀胱和附睾者1例。
30例患者中,出现散在小片状钙化影者16例,腹膜后见肿大淋巴结者8例,累及同侧腰大肌及髂肌椎旁寒性脓疡者6例。
3 讨 论
肾结核是肾内科常见病,该病患者多为成年人,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据调查,年龄在20~40岁的患者约占据了全部肾结核患者的75%,老年及幼儿也可能会发生该病。临床医学中,肾结核多为血行感染,引发因素多为肺结核。患者肾脏中,结核杆菌随血流流入,于肾小球周围的毛细血管内停留并繁殖,形成结核脓肿。结核脓肿破溃后,肾盂中排入液化后干酪样坏死物,形成空洞。结核杆菌随尿路向下播散后,形成输尿管膀胱结核。而且,随着尿液的反流,结核杆菌会感染侧输尿管肾脏,肾结核晚期,患者肾脏会出现钙化、增大和萎缩现象[2]。
肾结核患者多伴有膀胱刺激征、血尿、脓尿、腰痛、全身症状等临床表现。其中膀胱刺激征是肾结核患者最为常见、最重要、且发生最早的临床症状。一旦结核杆菌进入患者体内,引起结核性炎症,便会导致患者产生尿频现象,患者每次排尿次数可高达数十次,甚至会导致患者每小时都需排尿,进而可导致患者出现类似尿失禁的现象。据统计,75%~80%的患者都伴有尿频症状。尿频的同时患者还同时伴有尿急、尿痛等症状,随着膀胱症状的加重,患者的症状也会日益严重。血尿即为肾结核患者的第二个重要症状,据统计血尿的发生率70%~80%的肾结核患者都伴有血尿症状,其通常和尿频、尿痛等症状同时发生。膀胱病变是血尿产生的主要来源。脓尿主要是因肾脏及潘广的结核性炎症对组织造成影响,使得尿液中产生大量脓细胞所致。该症状的发生率约为20%,症状严重甚至会呈米汤样脓尿。肾结核患者发生腰痛的概率约为10%,其主要是因肾脏结核病变导致结核性脓肾,而随着肾脏体积的增大,逐渐在腰部形成肿块所致。此外,因肾结核属于全身结核病中的一部分,故而该病也可引起消瘦、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上述症状的发生均会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故而及时明确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的检查方法包括尿液实验室检查、IVP、B超、逆行肾盂造影和KUB等,具有假阴性和假阳性。随着临床医学中对CT影像检查的不断应用,在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效果。
3.1 肾结核的CT征象:肾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过程中,给予CT诊断检查结果正常,不能发现结核病变。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发展,病变在肾皮质出现干酪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肾实质内的单个或者多个囊状低密度影,具有不同的病变表现,边缘欠清。对患者肾实质内囊性低密度影进行增强扫描,无强化。结核病变累及输尿管上端梗阻和肾盂,会造成全肾积水或者积脓现象。CT表现为“猫爪征”,病变异常会造成患者出现肾盂、输尿管壁增厚和输尿管扩张现象。这种现象为肾结核患者明显的特征性CT改变。患者疾病时间的延长,病肾会出现扩大或者缩小现象,表现为多发点状或者壳状钙化,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全肾钙化[3]。
3.2 肾结核的鉴别诊断:对肾结核患者的症状进行临床诊断,其疾病类型主要分为肾脓肿、多囊肾、非炎症性肾积水、慢性肾盂肾炎和黄色肉芽肿性肾盂炎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肾脓肿和非炎症性肾积水。肾脓肿发生因素多为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后,经血行播散造成的,临床表现为血象明显增高、发病较急、寒战高热等。而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脓尿、低热、腰痛、血尿和尿急等,给予患者抗菌治疗,效果较差。非炎症性肾积水的表现为肾盂积水密度较低,边缘比较清晰,如在诊断过程中,沿输尿管顺序向下进行扫描,通常可找出患者肾部梗死的部位和原因[4]。肾结核病变患者经CT检查发现,患者积水或者积脓密度相对来说较高,边缘欠清。如患者出现输尿管壁增厚或者肾盂症状,一般情况下,明确诊断比较容易。
3.3 肾结核CT表现价值: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CT诊断,具有较高密度分辨率,可直观显示肾盏形态、肾实质、临近结构和肾盂形态,弥补了患者进行B超等检查时存在的不足,具有较好效果[5]。但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表现为复杂多样性,确诊时需格外注意,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及时给予治疗,促进患者的早日恢复。
此外,笔者认为,在遇到下述几种情况时也应考虑是否为肾结核:①患者伴有慢性膀胱刺激症状,即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痛、尿急症状,且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蛋白。②青年男性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膀胱刺激症状;③患者尿频、尿痛、尿急等症状明显加重,且采用抗感染治疗后无效的患者;④尿液呈酸性,且尿液中含有脓细胞,同时进行普通培养未生成细菌的患者;⑤有肺结核或其他肾外结核病灶,且尿液中含有蛋白,经镜检可见红细胞的患者;⑥前列腺明显缩小、变硬,表明平整性差,阴囊有慢性窦道,且附睾、精囊硬结或输精管明显增粗者。
综上所述,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用CT诊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诊断率,具有较好效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肾结核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秀芳,付秀婷,许静晶.超声对26例肾结核及其分型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0-93.
[2] 张玉福,苏建增.肾结核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8,20(4):29-30.
[3] 任铭香,林军,王文惠.超声诊断肾结核的临床价值[J].四川医学,2009,30(12):1970-1971.
[4] 孙雅丽,何新立.肾结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712-3713.
[5] 王玉梅,张守满.肾结核的 CT诊断特征[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28-428.
中图分类号:R5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2-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