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32例

2016-01-29姜书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内镜

姜书杰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32例

姜书杰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1)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将内镜下钛夹治疗方式用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32例于2009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内镜下确定出血部位后,用钛夹夹住出血部位进行止血,观察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观察得到32例患者均即时止血成功,且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但其中有1例患者在24 h内发生了再出血,因此即时止血率为100%,止血有效率为96.88%。结论 采用内镜下钛夹治疗的方法对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便于操作、安全性高有保障、无并发症发生,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镜;钛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1]。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为急性疾病,若不迅速及时治疗止血可能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而休克进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本文选取了我院32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32例研究对象均为2009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且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等症状的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有胃肠息肉患者2例,胃癌患者5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7例,消化道溃疡患者18例。所有患者中有男17例,女15例,年龄为21~79岁(39.81±5.23)岁。

1.2 方法:治疗前需先检测检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拍胸片、心电图等,防止患者的心肺功能较弱而无法承受内镜的检查;对于病情严重大量出血的患者,应予以输血,以防止其休克。在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先用内镜直视的方法找到患者消化道内的出血位置,大致测评出出血量的大小。若出血量过多,可以用1∶10000冰的肾上腺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指导出血部位视野清晰为止。然后将钛夹用钳道送入患者体内,将钛夹开口打开至最大角度并垂直对准于出血血管的两侧,使出血血管部位在钛夹之间,接着使钛夹收紧,使血流截断,从而达成止血的目的。如若血管周遭黏膜组织凹陷下去而不易被夹起来,则可以在其远处的黏膜下注射定量的生理盐水使其填补起来后再予以夹紧。若出血量过多可根据具体出血情况使用5个以内的金属钛夹,金属钛夹会在2周内待肉芽长出后自动脱落并会随着粪便排出到体外。手术后所有患者均需在医院接受观察一周左右,若无再出血发生便可出院,出院后5个月内定期到医院复查,同时医院也会随时回访以了解患者的回复情况[2]。

1.3 判定标准:金属钛夹在夹紧先出血部位5分钟内止血成功则表明即时止血成功;手术完成后72 h内没有发生再出血则表明金属钛夹止血有效。

2 结 果

32例患者根据每个患者出血情况不同均使用了1~5个钛夹,平均每例患者使用2.9个。一次性止血成功的患者有32例,即时止血率为100%;有1例患者在24 h内再出血,止血有效率为96.88%;在对32例患者回访的5个月内,无1例患者发生再出血,表明内镜下钛夹治疗方法有效。

3 讨 论

金属钛夹由纯钛丝或钛合金丝压制而成,它至少包括一处外形呈V字形的夹体。夹体的夹持段内侧面设置有横槽,夹体由V字形夹合段和设置有横槽的夹持段构成,夹合段和夹持段的交合处成一<180°的钝角,夹体内侧还设置有至少一条沟槽。钛夹分为大、中扁、中圆、小号,它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夹持性能好,不会产生夹持后位移等优点。钛夹选用的材质优质,进口设备一次成型,表面经过高科技的特殊工艺想处理,光滑无毛刺,对消化道黏膜不会造成伤害。由于其便捷安全的特点,近年来内镜下钛夹止血法越来越广泛的被使用到了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上来[3-4]。

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通常针对于直径为2~3 mm的病灶出血效果较为显著,此种方式用于止血不仅疗效快效果显著,而且成本低几乎无并发症发生,因此被医护人员的予以临床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在内镜下钛夹治疗的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在手术治疗之前需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身体情况适合使用此种方式治疗;②手术中必须确保视野清晰,若出血过多视野不清,可用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冲洗出血部位;③钛夹的放置角度最好垂直于血管,若无法垂直,角度应在45°~90°;④注意钛夹钳夹合适的深度,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浅钛夹容易脱落,太深可能会造成穿孔;⑤手术室准备充足的金属钛夹,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⑥医师在手术操作时应做到熟练迅速,以减少感染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内镜下钛夹治疗方式,止血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简单便捷、疗效显著、经济适用,是用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首选,可以予以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卢晨霞,施正君,王雪明,等.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4):580-582.

[2] 温在博.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201-202.

[3] 李欢,于皆平,杨艳,等.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47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8):3038-304.

[4] 李千迅.经内镜钛夹对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9):42-43.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052-01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中国内镜杂志》主编简介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主编简介
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治疗对策
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