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基础治疗成人牙周炎的疗效评价

2016-01-29朱俐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6期

朱俐萤

(云南省镇沅县人民医院,云南 镇沅 666599)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基础治疗成人牙周炎的疗效评价

朱俐萤

(云南省镇沅县人民医院,云南 镇沅 666599)

【摘要】目的 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基础治疗成人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成人牙周炎患者50例共950颗患牙,首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然后牙周袋及根面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上药,每周1次,连用4次。结果 本文50例950颗患牙经上述治疗后,经1年的临床观察,BOP(-)930颗牙(97.89%),BOP(+)20颗牙(2.10%)牙周袋深度<3 mm 903颗牙(95.05%),20颗牙无保留价值拔除。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基础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并可以确保牙周健康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基础治疗;成人牙周炎;探诊深度;探诊出血

成人牙周炎又名慢性成人牙周炎,曾称边缘性牙周炎或单纯性牙周炎。成人牙周炎的治疗目标应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等病原刺激物,消除牙龈的炎症,使牙周袋变浅和改善牙周附着水平,而且要使这些疗效能长期稳定地保[1]。本文总结了自2013年以来5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科门诊选择患成人牙周炎患者5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岁,其中男27例455颗牙,女33例495颗牙,共计950颗牙,BOP(+)(100%),牙周袋深度>3 mm。

1.2 选择标准:①没使用抗凝剂,没有怀孕,没有四环素过敏;②成人牙周炎;③同意牙周基础治疗辅助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方案;④通过宣传和教育,患者能够非常好的控制菌斑。

1.3 治疗方案:①控制菌斑,彻底清除牙石,平整根面。②牙周袋及根面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上药,每周1次,连续用4次。③宣传教育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每3~6个月临床复查一次,一年左右摄 X线片,进行病情的检测和比较。

1.4 效果评价:一年后检查患牙的菌斑面积占20%以下较为理想,BOP (-)病情稳定,探诊深度<3 mm正常,X线片牙槽骨吸收稳定等。

2 结 果

50例950颗患牙经上述治疗1年后复诊,菌斑面积占20%以下,X线片显示骨吸收稳定,探诊后出血(BOP)(-)930颗牙(97.89%),BOP(+)20颗牙(2.10%)。牙周袋深度<3 mm 903颗牙(95.05%),有20颗(2.10%)仍>4 mm牙周袋,探诊出血,过于松动却无保留价值给以拔除。

3 讨 论

本研究选取的病例都是患者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没能控制菌斑引起的,50例950颗患牙经过彻底的洁治和根面平整后,牙周袋和根面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上药经1年的临床观察,20颗无保留价值拔除外,其余牙可见牙龈的炎症和肿胀消退,出血和溢脓停止,牙周袋变浅,变紧,骨吸收停止,临床效果满意。牙周病治疗过程中菌斑控制是影响疗效评估和疗效维护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本临床研究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教会患者使用巴氏刷牙法,利用菌斑染色法,使患者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病因,病情,病程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各类牙周病治疗首先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后要很好的控制牙周组织的感染和炎性反应。Miller在1890年提出细菌感染是牙周病的病因,并建议用抗菌剂来治疗或减少菌斑。此后100余年中关于牙周病的药物治疗已有很大的发展。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因此清除牙菌斑和防止或减少牙菌斑的在堆积是治疗牙周病、防止复发的主要措施。目前已知最切实有效的方法是机械清除菌斑及牙石(已矿化了的牙菌斑),并依靠患者的自我菌斑控制来保持疗效,减少复发。对一些易感者,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内施用抗菌药物,可减少复发,巩固疗效。近年来,牙周袋内局部放置抗菌药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国际上较成熟的制剂如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25%甲硝唑凝胶均为贮于注射器内,通过纤细的针头可注入牙周袋深部,还有含30%干重的氯已定薄片(Chip)可较方便地置入牙周袋内,并被降解。上述制剂中的有效药物成分均可在牙周袋内缓慢释放达7~10 d,文献报道对牙周基础治疗有良好的辅助疗效,能减少炎症和破坏的复发[1]。使成人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获得稳定的、长久的保持。

牙周治疗应建立在对患者的牙周和全身健康状态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然后按一定步骤采取治疗措施,包括除去病因及有关因素,有些患者需要手术、正畸以至修复等综合治疗过程,然后便是漫长的终身的维护阶段(maintenence)。1989年召开的世界牙周病学研讨会上决定,将维护阶段重新名为“牙周支持治疗(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y,SPT)”。主要是强调在维护阶段特别需要采取治疗措施来支持患者的自我口腔保健,以防止牙周在感染和牙周炎的复发。SPT强调牙周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应定期复查,对其进行诊断性监测(diagnostic monitor),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恰当治疗和根据病情确定复查的间隔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对经各种方法治疗后的牙周炎进行长期纵向研究,有的长达8~10年。比较一致的结论是:无论是手术治疗法或非手术疗法,主要的病情改善都发生在第1年,此后只要有定期的SPT,病情均可基本稳定[1]。各种常规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的远期疗效无明显的差别,而对不同深度的牙周袋则各种方法的效果略有差别。这些研究报道的共同点是所有患者在维护阶段均每隔3个月接受SPT,其中即便有些人的菌斑控制较差,但每3个月一次的洁治术也能使他们长期保持疗效,由此可见SPT的重要性。用钝探针在袋内轻轻划过,或探至袋底,观察有无出血,Lang (1990)报道在维护期的连续复查中,BOP始终阴性的位点病情稳定;而多次BOP(+)的位点中则有30%会发生新的附着丧失。一般认为全口BOP(+)的位点应在20%~25%以下,对>25%的位点有BOP (+)者,应缩短其复查间隔期,进行较频繁的SPT。对于探诊深度≤3 mm的部位不需龈下刮治,以免造成进一步的附着丧失。有些牙位虽然探诊深度仍在4~5 mm,但菌斑控制良好,BOP(-),只要能坚持SPT,不一定会发生新的破坏,故可在严密监视下不须采取复杂的治疗(如手术等)[1]。本文就在很好的牙周基础治疗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成人牙周炎取得很好疗效。但口腔医师一定在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时向患者反复强调SPT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双方共同努力和保持疗效。

参考文献

[1] 曹采方.牙周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1-228.

中图分类号:R78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6-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