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教学课堂因评价而精彩
2016-01-28苏培均
苏培均
摘 要:课堂评价不是筛选出好坏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泵。为了使课堂教学更精彩、更高效,教师必须采取合适的方式评价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乐趣。从教学实践出发,从课堂评价要有准确性、启发性、差异性、激励性等四个方面来阐述课堂评价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初中教学;课堂评价;有效方式
一、课堂评价要有准确性
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尤其是在评价学生上我们更要慎重。有效的话语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佳境,不当的话语则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堂评价要注意准确性。当学生发表完自己的看法时,我们不能总是敷衍地说“好”“很好”或“不好”等简单句,而应针对学生所说的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准确告知学生其长处和不足,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正视自己,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二、课堂评价要有启发性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或者在课堂评价中要注意其启发性。每个学生都需要一个点石成金者,在實际的学习中也是这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常“点”学生。当学生回答的内容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其点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启新思路,走进学习的佳境,最终让学生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三、课堂评价要有差异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说要因材施教,其实课堂评价又何尝不是呢?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上的差异,所以在课堂评价时,我们要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个问题,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出来了,我们要暗示他继续努力,不要骄傲。而对于中等的学生我们应适当给予提示,并进行鼓励。对于学困生来说,我们应增强其回答问题的信心,让他们首先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面对的评价群体不同,我们的评价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四、课堂评价要有激励性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学生更聪明、更主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一个侧面也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学生受表扬的作用和意义,那就是满足尊重的需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学生,都需要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尊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爱护。当学生回答不出完整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说:“你虽然没有回答全面,但自己也思考了,下次要继续努力一定会更好。”这样的评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邓勇花.有效课堂评价语言 焕发课堂生命活力[J].江西教育,2014(09).
[2]刘国涛.课堂教学评价巧妙设想[J].陕西教育:行政,2011(01).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