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景观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究——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为例

2016-01-28廖爱军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水文化校园景观以人为本

廖爱军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校园景观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探究
——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为例

廖爱军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永安 366000)

摘要: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景观建设为例,从传承历史、结合水文化、打造职教文化特色、以人为本、山水人结合等五个方面探讨校园景观建设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校园景观; 校园文化; 历史; 水文化; 以人为本

0引言

大学校园景观是校园环境的精华所在,对外,它是学校面向全社会的特殊名片;对内,它多方位地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校园文化特色及时代特征,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校园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不但具有实用性、观赏性、功能性和艺术性,同时还处处包含和展现校园文化,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其本身承载的文化内涵。北大的未名湖,满载灵性的水;清华的荷塘月色,折射的是现代文人的执着;武大古典的建筑和浪漫的樱花,最具争议的文化碰撞……这些校园景观的精品,无一不体现着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有着86年办学历史的水利院校,因办学需要,于2014年底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图1)。新校区占地70.8 hm2,本着“体现水利职教特色,构造山水生态校园”规划建设理念,主要建设4个功能区:教学核心区——由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和行政楼等组成;运动娱乐区——由体育馆、运动场和山地公园等组成;师生生活区——由学生公寓、食堂、教职工生活区和后勤服务区等组成;研发及生产性实训区——由研发中心楼和生产性实训楼等组成。本着继承、发扬、实用、美观等原则,景观设计者们力求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将新校区景观建设与校园文化高度融合,打造融水文化特色于其中,展职教特色的山水校园。

图1

1注重历史传承,延续老校区景观

历史无法原样再现。学院始建于1929年,1956年迁址永安,原校址建有圣非亭(图2 )、礼堂(图3 ,建于1963年,系水校师生自行设计、施工和建造)、李冰楼、大禹楼等纪念性建筑物。以“圣非亭”为例,“圣非”二字是学校老校长林兆麟(1935年7月至1937年6月、1947年7月至1958年10月任校长)的字,林校长在学校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学校发展的困难时期,只身前往海外,募捐办学。建“圣非亭”是为了纪念老校长及他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在新校区重建“圣非亭”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它还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并借以教育现在的师生,牢记校史,为水院的明天而努力。

老校区的一草一树都曾是几代水院学子记忆深处那抹不可替代的绿色,古朴的香樟、火红的枫林,碧绿的翠竹,年复一年的欣欣向荣,虽不能完全复制,但是作为一所山水校园,必定将因地制宜,再现老校区的绿色景观。在搬迁过程中,学校已移植部分树木至新校区,或可在新校区的公园“移植”翠竹园(老校区原有的一处纪念性景观)等,还可沿师生必经之路,建设校史长廊,激发学生对历史追忆和感怀,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图2 图3

2密切结合水元素,彰显水文化精神

纵观诸多名校,许多道路的命名均与本校的历史和人文精神紧密结合,如北大的五四路,浙大的求是路等。作为福建省唯一一所水利类高职院校,福建水电人才的摇篮,校园景观设计和命名必然离不开“水”元素。老校区的两幢主教学楼以“大禹”和“李冰”命名,直观而又含义深刻。新校区的道路、楼宇群、景观等,可以福建乃至全国主要水系命名,彰显“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水文化精神。例如,主干道可命名为“长江路”或“运河大道”,楼宇群可命名为“闽江园”,广场(图4)以中国水资源和水利工程分布景观为主等。

校园主要雕塑是校园景观的精髓,几乎所有高校无一例外设置雕塑美化校园,提升景观文化内涵。如人大的孔子塑像,湖南大学的毛泽东像,北大的蔡元培像等。塑像的题材虽广泛,但是都与学校的发展史和办学特色密不可分,这样才能发挥塑像本身所凝聚和体现的精神,以此鼓励和启迪后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一承水脉,将水元素融于雕塑、石刻、景观石之中。可沿校园主干道,学生生活区,或是结合大门的建设,在雕塑群上雕刻大禹治水故事、李冰与都江堰等,在石刻、景观石上镌刻水利至理名言等,例如“无水无生命”、“善上若水、厚德载物”等。这些景观就是一本立体“教科书”,既能默默无声地向学生输入知识和信息,又能潜移默化地激励全体师生。

图4

3追求“精求技能”,打造职教文化特色

不同类型院校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有着很大的区别。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设置水利、电力、信息、建筑、机电等五系,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精求技能,崇尚文明”是学校校训。根据这一目标要求,新校区力求打造成区域分工明确,各实训场布置合理,实训场与景观相结合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教学实训区。各教学实训中心因专业而分布,结合自身特色,打造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场。同时依据各专业特色精心布置雕塑小品、宣传栏。例如,中心景观的两个湖泊和叠水景观区(图5),可结合水土保持实验园区或水利专业实训场的建设,寓教于景观,让师生在欣赏景观的同时,增长专业知识。

图5

4鼓励多方参与,强调以人为本

学校是我家,建好靠大家。校园景观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鼓励多方参与,集思广益,采用征集设计方案和征求意见等方式,让全校师生都参与到校园景观的设计和命名中。为了培养学校师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师生的创作热情,完善新校区内涵建设,把新校区东大门(图6)建设成学校标志性建筑,学校就此举办了新校区东大门概念性设计大赛,评选出了最佳设计作为东大门设计的初稿。通过类似活动,大家付出了心血,自然就产生了情感,对景观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当然也就能使广大师生更用心地去欣赏和爱护它们。学校还可鼓励校友以捐赠的方式参与学校校园景观建设,既联络了感情,又增强了校友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新校区的体育教学馆就是福建路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星(学校84级优秀校友)捐赠助建,并冠名“路港体育教学馆”。

图6

“本”,木之根也。若无根,树必枯死。早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今天,科学发展观更是以此为核心,校园整体建设和景观设计也应将人本思想贯穿始终。新校区合理地划分为教学、运动、生活、实训四个主要功能区,并相对分开,避免了相互影响;运动区位于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距离相近,便于学生运动。在道路设计上考虑人车分流,充分保证了学生行走的安全。同时,新校区主要景观(包括湖泊、文化广场、公园)大多分布于教学、运动和生活区之间,方便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好地休闲、娱乐。

5崇尚山水人天然合一,构建园林式校园(图7)

人类不自觉地亲近山水,寄情山水,是因为山水能静心怡情。新校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西靠省级森林公园,东临贯彻市区的巴溪河,设计者将山、水、人和谐统一于景观建设中,在乐山、乐水与育人中找到完美的结合点,于有形无声的山水、景观建筑中,最大程度地给人以美的享受。首先完整地保留森林公园,并相应在各区之间,建有公园和湖泊。例如,在运动区和教学区之间,本着“新校园、老林子、原生态”的理念,保留原始的树木,建原生态公园,宛如一天然氧吧,令人身心愉悦;在综合楼和运动区之间,保留一片原始竹林,即翠竹园(沿用老校区“翠竹园”之名),让师生在紧张的学习工作和锻炼运动之余在此有一个放松休闲的空间。有山就要有水,无水无灵气,湖光山色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叹。学校因地制宜,在原鱼塘旧址上修建中心主湖,并将湖中之水通过东大路一侧的叠水景区延伸至学校东门。在教学区和运动区之间建有一湖,在森林公园西侧也修有一湖,未来将沿湖修建学术交流中心,依山环湖,徜徉于山水间,令人心旷神怡。

图7

众所周知,学院的老校区绿树成荫,树木种类繁多,拥有被列入保护范围的百年以上树龄的香樟18株,还有近百株几十年树龄的香樟和高达30多米的红枫,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广大师生的脑海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现如今整体搬迁新校区,建设一个绿色环保园林式新校园,是广大师生对新校区景观建设目标的又一项基本要求。新校区背靠省级森林公园,又从老校区移植了80余株树木,校园绿化有了一定基础,但是离园林式校园还有很大差距。绿化工程是一项长远的生态工程,要在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规划和建设。例如,结合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合理建设绿化区域带。主干道两旁以高大常绿乔木为主;生活区可以低矮树木与花草相搭配,错落有致;运动区周围以爬藤植物绿化墙为主。在植物和花卉的选择上要注意优化和搭配,以保证校园常年见绿,四季花开。在绿化过程中,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校园绿化与水土保持项目紧密结合是新校区建设的重要特色之

一,校园内设有省水土保持实验园区,对开挖土地、山坡、湖岸进行综合治理,形成具有水土保持实验、教学和观赏相结合的科教园区。但愿若干年后校园不仅是学子们求学的殿堂,也是绿色的家园。

6结语

校园景观不但体现了校园环境的精髓,更是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应通过多种途径将校园文化和精神融于其中。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既传承了历史,又巧妙地将景观与水文化、职教文化深度融合,精心打造了以人为本的山水园林式校园,营造良好的、独具特色的育人氛围。

参考文献:

[1]傅光柳.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概况. http://www.fjsdxy.com/xqjs/.2014.

[2]刘 向.管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3]桂 超.基于地域特色的水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4]李 瑞,范红艳,刘竞.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文化表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

[5]黄灵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为例[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9,(3).

[6]陈 祺.农林高职院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环境改造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7]丁 宁.景观审美分析[M].南京:江苏教育研究,2005.

The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Campus Culture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ampus of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as an Example

LIAO Ai-jun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Yong'an, Fujian 366000, 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n the new campus of Fuji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for example, from five aspects: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combining with water culture, pinpoin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ople-oriente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ountain and wat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campu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campus landscape; campus culture; history; water culture; people-oriented

基金项目:2015年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校级教育改革学风建设专项;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128);2012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2LSZ005)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JM1019);西安航空学院校级科研立项(13XP13)

收稿日期:2015-09-25 2015-09-11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5)04-0009-03

作者简介:廖爱军(1971-),女,福建上杭人,讲师,主要从事语言文字、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水文化校园景观以人为本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现代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
我国文学作品中的“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