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阻滞(CSE)、腹横肌平面阻滞(TAB)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28王晓岩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剖宫产

王晓岩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腰硬联合阻滞(CSE)、腹横肌平面阻滞(TAB)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晓岩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目的分析CSE联合TAB在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行剖宫产术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麻醉方案时将予以TAB联合CSE麻醉的4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予CSE患者的5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罗哌卡因用量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39%低于对照组37.04%(P<0.05)。结论与单纯予以CSE镇痛效果比较,TAB联合CSE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可有效减少麻醉药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腰硬联合阻滞;剖宫产术;效果;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术后产生的疼痛主要是因腹壁切口所致,腰硬联合阻滞(CSE)因其具镇痛完善、起效快、方便给药等优点,通常应用于下肢及下腹部手术中[1]。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46例剖宫产术产妇予以腹横肌平面阻滞(TAB)联合CSE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行剖宫产术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镇痛方案时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58例);前者年龄22~35岁,平均(26.23±2.45)岁,孕周33~40周,平均(36.85 ±2.41)周,体质量47~93 kg,平均(67.34±5.28)kg;后者年龄22~36岁,平均(27.34±4.67)岁,孕周35~42周,平均(37.45± 4.61)周,体质量46~92 kg,平均(65.45±4.76)kg;两组上述各项基线因素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CSE麻醉方案,取侧卧位,扩大空口3 cm,于L2~L3棘突间隙进行穿刺;将10 mL10%的葡萄糖溶液+10 mL 1%的罗哌卡因进行腰麻,结束后调整麻醉面到T6~T7,硬膜外阻滞则予以罗哌卡因+2%的利多卡因20 mL混合液。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联合TAB,由前至后触摸产妇髂嵴,将背阔肌的前缘与腹外斜肌的后缘找到后,形成的三角形范围为进针区,于超声探头协助下,将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间筋膜层刺入穿刺针,并向其中注入10 mL0.3%的罗哌卡因。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疼痛效果: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并对比两组罗哌卡因使用剂量。观察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心率减慢、呼吸抑制、血压降低、恶心呕吐、头痛、神经麻痹、感染等方面。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21.0软件处理,均数标准差( ±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计数资料,χ2行组间、组内比较,当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镇痛效果对比:研究组罗哌卡因平均用量为(8.32±2.47)mL,对照组罗哌卡因平均用量为(15.68±3.94)mL,两组对比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46±0.91)分、(2.56±0.62)分,对照组术前、术后分别为(2.62±0.54)分、(2.74± 0.38)分,两组VAS评分组间、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46例中心率减慢1(2.17%)例,呼吸抑制1(2.17%)例,血压降低2(4.34%)例,恶心呕吐3(6.52%)例,头痛1(2.17%)例,对照组54例中心率减慢3(5.56%)例、呼吸抑制2(3.70%)例、血压降低7(12.96%)例、恶心呕吐5(9.26%)例、头痛2(3.70%)例、神经麻痹1(1.85%)例,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39%、37.04%)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对比均未显示高度差异,但研究组罗哌卡因用量(8.32±2.47)mL显著低于对照组(15.68 ±3.94)mL,提示单纯予以CSE与联合TAB麻醉方案均可缓解产妇疼痛,其镇痛效果均较佳,但后者可有效减少麻醉药量。分析原因可能为:罗哌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麻药,其具有作用时间长、起效快、耐受性强及疗效佳等优点,且对子宫及胎盘血流无影响[3]。CSE对于交感神经阻滞作用相比感觉神经更强,故产妇术中易受交感神经的抑制影响而加大剖宫产术风险。但是小剂量罗哌卡因阻滞作用较强,却几乎不影响运动神经的功能,故剖宫产术中予以TAB联合CSE麻醉方案,可于TAB发挥镇痛作用同时,确保子宫平滑肌正常收缩,从而改善婴儿结局。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39%显著低于对照组37.04%,提示TAB联合CSE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安全性较高,这与徐晓义、褚国强等人文献研究结果类似[4]。分析原因可能为:TAB充分发挥镇痛作用,减轻对交感神经抑制作用,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量,从而避免产妇心率减慢及血压突变[5]。此外,减少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可促使产妇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受时间、环境及样本因素制约,未涉及两组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与单纯予以CSE镇痛效果比较,TAB联合CSE应用于剖宫产术中不仅可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有效减少麻醉药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1] 申恒春.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93例分娩方式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3):234-236.

[2] 丁新,阿达来提·艾麦尼乐孜,金燕,等.新疆维吾尔族产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适宜分娩方式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 49(10):736-740.

[3] 毛红英.拉玛泽分娩法联合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产程及母儿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6):911-913.

[4] 徐晓义,褚国强,季永.腰-硬联合阻滞腰麻后硬膜外镇痛时机对分娩镇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2):154-157.

[5] 李嘉和,儒林,许峰.舒芬太尼合用罗派卡因硬腰联合阻滞在无痛分娩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86-87.

R614

B

1671-8194(2016)33-0025-01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剖宫产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