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护理效果
2016-01-28邹淑芳
邹淑芳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术中护理效果
邹淑芳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采取栓塞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10例行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心电监护,对患者自身血压变化、心率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9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1周出院;1例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配合积极的术中护理,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术中护理
导致出现颅内动脉瘤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管壁发生局限性扩大,从而引起一系列脑血管疾病,40~60岁的女性患者是该病的高发人群[1]。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主要过程是:首先对脑血管实施造影,确定动脉瘤的类型,然后借助微导管技术在瘤体内放入弹簧圈,从而将动脉瘤实施闭塞,起到治疗效果。本文对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栓塞治疗并配合积极的术中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男3例,女7例,平均年龄53岁,全部患者手术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1.2 临床症状与病因 颅内动脉瘤通常出现在脑底Willis动脉环的分叉处,导致出现的原因目前不清楚,通常可分为由于动脉管壁出现局部缺陷的先天性原因和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以及外伤等导致的后天性原因。
1.3 方法
1.3.1 患者准备 ①调整心态: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将栓塞手术的目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防止患者出现精神紧张,指导患者保持休息,避免过度的活动以及情绪激动,从而防止血压出现升高导致动脉瘤发生破裂[2]。②常规准备:对患者腹股沟以及会阴部皮肤进行备皮,手术前4 h禁止饮食,进行过敏试验。协助患者处于仰卧位,对患者四肢及尿袋采取固定。开放静脉通路,确保手术过程中以及并发症出现时将急救药品通过静脉给药,在穿刺过程中要避免导管插入人体。③药物准备:准备好安定、解痉药物以及甘露醇、硝普钠和鱼精蛋白等药物。手术过程中,患者由于受到微导管以及栓塞剂的刺激,会引起脑血管发生痉挛,此时要根据医嘱使用安定或解痉药物;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要使用鱼精蛋白进行止血[3];由于患者血管受到高渗性造影剂影响导致颅内压出现升高,要使用甘露醇、硝普钠迅速降低颅内压,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3.2 术中观察与配合 ①血压:栓塞手术发生失败和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因此为了保证手术能够安全进行要运用控制性低血压[4]。患者在术中实施气管插管的同时对血压进行控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监测,当血压升高时选择控制性低血压,从而防止动脉瘤因血压过高导致破裂出血。通常收缩压的控制范围在10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的控制范围在60~80 mm Hg,每隔5min要对患者血压测量1次。②心电监护: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心率变化、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维持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正常,维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③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对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由于术中采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注射进患者体内,注入速度快、注入量比较大,因此要对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
1.3.3 手术结束后 帮助医生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患者要保持卧床24 h,4 h后才能进食,患者穿刺部位要采用沙袋进行压迫,并对出血和渗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要对患者手术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进行观察,如果观察到足背动脉搏动出现减弱,皮肤颜色呈现发绀,说明患者下肢出现栓塞。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效果 全部患者通过对脑血管造影实施栓塞手术,术后持续观察1周,其中1例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损,原因是弹簧圈放置部位不当导致相应部位出现功能障碍,其余9例手术取得成功,术后1周出院。
2.2 术中并发症 术中出现了颅内出血(原因:动脉瘤发生破裂;血管内导管的存留时间过长以及造影剂刺激均会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都可以导致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及脑栓塞(原因:由于弹簧圈发生移动导致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出现缺失)。
3 小结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优点是创伤比较小、患者痛苦程度轻、身体恢复快。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该病的致病原因、手术方法以及普遍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解,要将手术目的、手术操作方法及常见并发症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手术过程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向医生及时报告[5,6],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0例患者中9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临床疗效显著,并且配合积极有效的手术护理也对手术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1]陈颖,李虹彦,韩洁.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现代护理,2007,13(8):765-766.
[2]高秀兰,范渡胜,朱继人.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0):46-47.
[3]吕美云,易萍,何红.循证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8,22(12C):3331-3332.
[4]严凌燕,蔡晓琳,蔡友锦,等.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8(13):298-299.
[5]谷蓉芳.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5(5):78-80.
[6]于金录,许侃,王宏磊,等.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7例分析及处理.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2): 728-730.
Investigation of intraoperative nursing effect in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ZOU Shu-fang.Daqi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Daqing 163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nursing effect by embolization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MethodsA total of 10 patients receiving embolization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 were all given intraoperative electrocardiograph monitoring to observe their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 and oxygen saturation.Their postope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re were 9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operation,who were discharged in 1 week after operation,and 1 case with neurological deficits.ConclusionCombina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and active intraopera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Intracranial aneurysm; Embolization; Intraoperative nursing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94
2016-10-26]
163000 大庆油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