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乔打通奇经八脉的奇妙感受
2016-01-28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杨枝青
蒋维乔打通奇经八脉的奇妙感受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200020)
杨枝青
本文通过研究蒋维乔先生在其《因是子静坐法》系列书中记载的关于打通奇经八脉的奇妙感受,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内丹学及其修炼后的感受,使得大家对于打通奇经八脉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武侠小说过于离奇的描述中。当然蒋维乔先生的感受也是其自我主观感受,因此本文相关段落也以转述为主,对于其内在机理不作过多探讨,仅对于“中宫”这一内丹学名词进行粗浅的探讨。
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打通经脉内丹学文献馆馆员
自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风行于世,粉丝们就被其书中经常提到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大小周天等吸引着。书中每每提及某主人公得异人传授,或掉进石窟中,偶然间发现石壁有图,于是习练石壁上先辈高手所刻武功图谱,突然某日打通奇经八脉,武学修为大为精进,并最终成为一代武学宗师。然而打通奇经八脉究竟是何感觉呢?这里笔者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养生家蒋维乔先生所著《因是子静坐法》系列书中所详述的自己打通奇经八脉过程中各阶段的体会与感受。
蒋维乔(1873- 1958年),字竹庄,别号因是子,男,江苏常州武进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学者,中医养生学家,佛教居士。蒋氏精通文史哲医,对儒释道诸家均有精深的研究。1922年出任江苏省教育厅长,1925年出任东南大学校长。1929年受聘为上海光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56年出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同年被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
蒋氏于1914年出版《因是子静坐法》,畅销全国各地以及欧、美、东南亚诸国。1915年蒋氏到北京恰遇谛闲大师在京传法,讲授“圆觉经”,于是从师修习天台宗止观法门,附以己意,编成《因是子静坐法续编》(1918年),1947年(75岁)从西藏的贡噶上师(金刚宁玛派)学习大手印法。1954年他又结合藏密功法,写成《因是子静坐卫生实验谈》,在香港出版,此书集《因是子静坐法》三次修撰之大成,尤其深入探讨了蒋氏各时期修炼的自身体会,本文相关段落主要摘引自此书。
蒋氏自幼体弱多病,7岁入私塾,15岁因病辍学。18岁时,为增强体质,蒋维乔先生依清·汪昂《医方集解·勿药元诠》所载[1],自习道家内丹学小周天功法,效果明显,之后因工作繁忙疏于修炼。蒋氏28岁时,得了肺结核咳血,3个月后病势日增。于是蒋氏下最大决心,屏除一切药物,独自一人,别居静室,谢绝世事,坚持静坐功夫,打通奇经八脉。
打通奇经八脉的奇妙感受
1.打通任督二脉
据其自述:“持静坐功夫,规定每天子、午、卯、酉四次,每次一小时至二小时。如是将近3个月,每入坐后,小腹渐渐发热,热力一次一次地增加,在小腹中动荡有似沸汤;至五月二十九之夕,小腹中突然震动,这一股热力冲开脊骨末端的尾闾,沿夹脊交感神经而上(中国医经称为督脉)达于后脑,这样连夕震动六次,慢慢停止。计算从三月初五日继续静坐,到这时候为止,不过八十五天,以后每次入坐,热力依此熟路上达于顶,不再震动。经过这一次震动,身体好像另换了一个,非但种种毛病一朝全愈,而且步履轻健,一举足能走数十里,也不觉疲乏。从此以后,静坐功夫不再间断,二十九岁时,每天早晚二次。是年三月二十八日早晨,小腹热力复震动,沿夹脊上升,冲击后脑,连震三天,后脑骨好像豁然而开,这股热力乃盘旋于头顶,以后每次入坐都如是,遵循熟路,也不复震。至是年十月初五日半夜,小腹复震荡,旋于头顶的热力,却由相反方向直从颜面而下(避开口鼻),分为两路,至喉咙复合为一,沿迷走神经循胸部而下入小腹(医经称为任脉)。此后每次入坐,这股热力就从尾闾循背后夹脊上升至顶,再由颜面下降至胸腹,督任循环不已,循行熟路,也不复震。”[2]130- 131
以上两次震动就是蒋维乔先生打通督任二脉的亲身感受,其后蒋氏改意守小腹下丹田为意守中宫。
2.打通阴阳蹻、阴阳维四脉
蒋氏认为修行时有八种触:轻、暖、冷、重是体,动、痒、涩、滑是用。二十八九岁时所发的是轻、暖、动三种:坐久以后,觉全身轻若鸿毛,这是最先的感觉,后来小腹发热,就发生动力,自脊髓神经上通大脑,又从面部而由迷走神经下达于小腹,循环运行,这是动力打通任督两脉。医经说有奇经八脉,除任督两脉外,尚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六脉。蒋氏认为自己静坐十多年,向来是把心意集中于小腹的;此时则改守中宫,不及数日,身体起极大变动,就打通了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冲、带六脉。[2]132- 133这里分说在下面。
“我改守中宫以后,夜半起坐,胸间突突跳动,口津特多;一连几夕,跳动更甚,动力直上两眉中间,自觉发出红光,后直达于顶,盘旋久之,即似电线绕行周身,穿过两手两足,历一分钟,突然在眉间停止。后来每夕都是这样,中宫好像有一机关在那里旋转,渐渐上升至头顶,头顶就随之转动,动极之后,突然停于两眉中间;继而中宫又动,从左肩到左腿,好像电线,绕半身作一斜圈而转,床帐也为之震动,动极突然而停;又从后脑震动,动力自脊背而下,突停于尾闾;又从右肩到右腿,也像电线,绕半身作一斜圈而转,动极突停。这样从左右腿绕半身作斜圈,就是打通阴阳蹻、阴阳维四脉。”[2]133
3.打通冲脉与带脉
“每次动力都起于中宫而有变化,有一夕,动力从面部左右两耳间,好像横画一条直线,这线左右摆动多次,突然停于眉间;又从头至下颔,画一直线,恰与横线成十字形,上下移动多次,也突然停于眉间;又从头顶胸腹而下至龟头,画成一弧形线,把龟头挺起,动力自顶至龟头,上下多次,按这弧形线,是由任脉兼打通冲脉的证据。”[2]134
“某夕,中宫动力在背部绕脊骨左右旋转,次数相等;复在背的皮层,自左至右绕一大圈,转数十次,自右至左绕圈而转,也是一样;又在腹中环绕任脉左右旋转,继在腰部,自左至右,绕一大圈,旋转数十次,自右至左,也是这样按腰部绕圈,是打通带脉;又动力如螺旋线形,循督脉自后顶下夹脊,趋于尾闾,旋转数十次,又由小腹,循任脉上头顶,自后脑夹脊,下至尾闾,也旋转数十次。向者我初通任督两脉,是从后面尾闾夹脊上头顶,再从头顶颜面下至胸腹,如今反其道而行,大概脉络贯通,路径纯熟,可前可后的缘故。这时冲脉、带脉也完全打通了。”[2]134- 135
奇经八脉至此全通,之后以上的动作,起初每夕都有,或一种动作连续数十天,或一夕之中有几种动作,将及半年,渐渐减少,以至停止,就不复动。大概全身脉络贯通以后,就不感到再有什么冲动了。蒋氏描述了较多奇经八脉全通后的感受与景象,这里仅列举有代表性的几个例子,就不一一罗列了。
4.奇经八脉全通后的体内变化举例
“某夕,动力在中宫(胸腹交界)皮层画平面螺旋形圈,直径约二寸,从中心画向外周,先左旋,次右旋,旋转次数均是三十六;于是移至小腹皮层,照样左右画圈,旋转次数也是三十六;又上移至胸间,左右画圈次数也是三十六,中下上三个圈,似作有秩序的安排。复升至头顶,这螺旋线绕脊骨而下,停于尾闾,复自尾闾绕脊骨而上,达于头顶,往复两次;复由左下腹绕左冲脉而上至头顶,自顶仍绕而下,再由右下腹绕右冲脉而上至头顶,自顶仍绕而下,后自头部绕任脉而下至小腹,复绕而上至于顶。有时在头部左右旋绕,而停止于额,或绕左肩,或绕右肩,它的次数都相等;忽然动力达于两手指尖,指尖不觉随之摇动,摇动捷速如舞而极有秩序,忽复由头顶直达两足,两足自然挺直,趾尖转动之速,也像手指一样。”[2]135
“某夕,除中宫、腹部、胸部三处转动外,动力上升头部,在脑壳内,左右旋转各三十次;遂由脑后沿脊骨下降至尾闾,两足因之屈伸开合;复由腹中上升,动及两肩两手,复上升至顶,从颜面而下,至左右肩旋转,并及两手;复动及两足,两足除屈伸开合外,忽屈作三角形,使身仰卧,两小腿站起,两肩支撑,使身体悬空,臀部乃左右转侧,并转及两腰,使身体左右斜动;既而平卧,两足掌自然相合而摩擦,又左足掌擦右腿,右足掌擦左腿,交互而擦,次数相等。由是动及两肩、两手,两手掌相摩,或向上,或向下,忽而抚摩颈部,直达面部,向前向后,交互摩擦;复擦及后脑、两眼、两鼻侧、两耳,再左右互擦两肩、两臂,又由下腹上擦至胸及肩,再后擦背部及腰;复下擦两股、两腿、足背、足趾、至足心而止;动力又忽上升,反屈两臂,握拳在两肩拍击,旋上击颈部以及头部,并及面部,在眼圈,鼻的两侧耳轮间,回旋击拍,至太阳穴而止;又忽两手在两肩胛徐徐紧捏,左右交互;旋捏两臂,再捏及颈与头面;复抚摩胸腹、背腰、两股、两腿、两足背、至两足心而止。此乃生理上天然之按摩,秩序次数却一点不乱,绝不能以意思去指挥它,真是奇妙之至。”[2]137- 138
关于中宫问题的探讨
蒋维乔先生在其文中再三强调意守中宫后,精进明显,因此笔者略微探讨一下中宫。中宫之名,或始见于《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3]原指北极星所处的天域。北极星由于其处于正北方,且位置固定不变,又称紫微星、帝星,在华夏文化常被赋予特殊的领袖地位,被称为北辰文化。《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4]内丹学兴起后,借用中宫之名,其说不一,一般指体内具有重要地位的某一区域。蒋氏的自我定义为:中宫(胸腹交界)。
查询相关资料,关于“中宫”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脾土
《云笈七签·卷十二·黄庭内景经·隐藏章第三十五》:“是谓脾建在中宫。”务成子注:“脾主中宫,土德。”[5]
龚居中是明代对用养生功法治疗疾病颇有研究的一位医学家,所著《红炉点雪·却病秘诀》中载:“丹田为气禀之源,犹若果实受气于蒂。坎(水、肾)离(火、心)上下,以此为中宫(土、脾)。气脉升降,以此为根地。”[6]
2.上丹田异名
《脉望》卷一引《道法心传》:“耳目鼻口身,精神魂魄意,攒簇在中宫,化作先天气。此窍实居中,居中复一中,万神从此出,直上与天通。”[7]
3.丹家所谓气所居处
《中和集·金丹或问》:“神居乾宫,气居中宫,精居坤宫。今人指三田者,非也。”[8]
总 结
内丹学历经几千年的隐伏传承,被近代道学大家陈撄宁先生称为是一种隐秘的仙学,是以历代道家为主的修炼者养生经验的凝华。蒋维乔先生在兼修儒释道三家静坐法的基础上,通过《因是子静坐法》系列书中描述自己修炼的经历与主观感受,并试图结合现代神经生理学去阐述其中的科学机理,值得后世有心于此的研习者学习借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修为甚浅,远未做到躬行此道,仅仅是从纸上得知,纸上分析,错漏之处难免,且蒋氏的感受亦是其一家之言,因此仅供参考,以飨有兴趣的相关研究者!
[1]清·汪昂.医方集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77- 279.
[2]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130- 131,132- 133,133,134,134- 135,135,137- 138.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06:112.
[4]春秋·孔丘.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00:8.
[5]宋·张君房.云笈七签[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68.
[6]明·龚居中.红炉点雪[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26.
[7]明·赵台鼎.脉望[M].北京:中华书局,1985:6.
[8]元·李道纯,萧廷芝.中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01.
Fantastic Feelings of JIANG Wei-qiao on Dredging Eight Extraordinary Meridians
YANG Zhi-qing
(Shanghai Literature I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020, China)
This paper is to study JIANG Wei-qiao′s fantastic feelings on dredging eight extraordinary meridians in his serious books ofYin-shi-ziMeditationMethods, making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raditional internal alchemy theories and his exercise feelings beyond those strange descriptions in Kung fu fictions. For it is one subject feeling of JIANG himself, relative paragraphs are mainly based on reports. And the internal alchemy term of “central sector” is briefly studied rather than discussion on its mechanism.
JIANG Wei-qiao,Yin-shi-ziMeditationMethods; dredging meridians; internal alchemy; stuff of literature institution
R214
A
1006- 4737(2016)04- 0021- 03
2016- 02-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