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酰胆碱酯酶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及与PCT相关性分析

2016-01-28区少兰周忠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酯酶胆碱酯酶降钙素

区少兰 周忠敬

乙酰胆碱酯酶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及与PCT相关性分析

区少兰 周忠敬

目的分析乙酰胆碱酯酶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关系,并分析其与降钙素原(PCT)含量的相关性。方法3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体检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乙酰胆碱酯酶,并对脓毒症患者同一份血液样品进行PCT检测,以PCT数值为横坐标,乙酰胆碱酯酶数值为纵坐标描记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乙酰胆碱酯酶含量(3454.19±356.23)U/L,低于对照组(6324.34±876.2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酰胆碱酯酶与PCT呈现正相关 (r=0.543,P<0.05)。结论乙胆碱酯酶在脓毒症患者中低于正常成人,且乙胆碱酯酶含量与PCT呈现一定线性关系,可考虑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的一种新的初筛性敏感性指标,用于早期评估脓毒症及预后情况。

脓毒症; 乙酰胆碱酯酶;降钙素原;相关性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诱发的多种炎症反应物质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性综合征,并发症多,是重症监护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近期研究发现,乙酰胆碱酯酶早期改变不仅仅反映肝胆疾病,如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等方面显示活性降低,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方面的诊断应用价值,同时可作为急性感染、脓毒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的高敏感性指标之一[2]。本文由此出发,联合PCT与乙酰胆碱酯酶水平进行比较,以期找到两种检测指标在脓毒症患者体内水平数据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纳入标准:①依据美国胸科医师学会脓毒症诊断标准;②均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次实验;③意识及表达正常,无精神类疾病。排除标准:①排除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及有机磷中毒的患者;②排除纳入后24 h内死亡者;③排除年龄≥80岁或≤18岁者。共纳入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1.2±8.9)岁;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0.2±8.3)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发病后进行乙酰胆碱酯酶与PCT检测(同一份血液标本),同时选择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胆碱酯酶的血液样品检查,观察组测定的PCT数据作为感染的标准依据,胆碱酯酶数值与PCT进行比较(以PCT数值为横坐标,胆碱酯酶数值为纵坐标描记曲线),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是否存在有内部联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乙酰胆碱酯酶含量(3454.19±356.23)U/L,对照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6324.34±876.23)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PCT水平(4.87±1.17)μg/L,以测得PCT数值为横坐标,乙酰胆碱酯酶数值为纵坐标,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所得两组数据呈正相关(r=0.543,P<0.05)。

3 讨论

脓毒症早期诊断方面主要依据C 反应蛋白(CRP)和血细胞分析中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但这些均存在诊断灵敏度不足等局限性。近年来,PCT作为一种新型炎性因子,是诊断脓毒症非常敏感和特异的指标。PCT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是降钙素(CT)的前体肽,在健康人群中水平极低,但在炎症和败血症时,细胞内毒素和细胞因子诱导 CT mRNA表达,刺激分泌大量 PCT,其在全身系统性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已引起高度重视。PCT 在严重细菌感染后 2~3 h 即可升高,感染后 4 h 即可检测到,6 h 急剧上升,并在 6~24 h 内维持该水平,因此检测 PCT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3]。对于基层医院及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开展PCT需要特定仪器设备及试剂,检测有一定局限性,且PCT检测费用相对昂贵,而且检测速度慢、出结果时间较长,限制了其很好的应用。近期研究发现,乙酰胆碱酯酶早期改变对于急性感染、脓毒症等疾病,早期检测活性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指导是否早期能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胆碱酯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乙酰胆碱酯酶(AchE),又称真胆碱酯酶或胆碱酯酶Ι;另一类是拟胆碱酯酶(PchE)或酰基胆碱酯酶,又称假胆碱酯酶或胆碱酯酶Ⅱ,其均能水解乙酰胆碱,目前临床常用于判断肝脏疾病及有机磷中毒的程度、疗效和预后。研究表明[4],脓毒性休克患者时发现乙酰胆碱酯酶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死亡患者乙酰胆碱酯酶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存活者。可能诊断机制为乙酰胆碱酯酶水平敏感的反映肝脏的合成代谢功能,而脓毒症可导致肝功能不全,且早期即发生变化,故推测其可能为脓毒症的敏感指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了上述观点。相关性分析显示,乙酰胆碱酯酶水平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543,P<0.05),提示,可考虑把胆碱酯酶作为早期脓毒症诊断初筛检测的一种新的敏感性指标,作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脓毒症的依据。

[1]张雷,周荣斌,彭石林.前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诊疗中的价值.临床急诊杂志,2010,11(1):61-63.

[2]黄伟文,柯柳华,王芳.血清胆碱酯酶和总胆汁酸检测在肝脏疾病的应用.右江医学,2014,42(5):567-569.

[3]王会琴,徐力.联合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1):F0003-F0004.

[4]李柏,陈志宁,黄波,等.脓毒症患儿血清胆碱酯酶、白蛋白、CRP、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山东医药,2013(11): 44-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9.020

2016-02-02]

510700 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酯酶胆碱酯酶降钙素
血清胆碱酯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蜈蚣草化学成分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生物活性研究
新的药根碱三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酯酶抑制活性评价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发热患者中的鉴别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