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6-01-28孙惊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纤溶酶缺血性神经功能

孙惊涛

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孙惊涛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纤溶酶治疗,观察组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能够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纤溶酶;血栓通;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且抗血小板类药物可对疾病发生及复发起到预防作用[1]。本研究针对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行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最佳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0∶18,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2.59±7.15)岁,合并症:糖尿病16例,高血压22例;观察组男女比例27∶25,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2.55±7.13)岁,合并症:糖尿病20例,高血压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降血压与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纤溶酶(北京赛升药业有限公司,H11022110,1ml:100 U)治疗,200 U纤溶酶+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30滴/min,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血栓通(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17,0.50 g/片)治疗,0.50 g血栓通+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30滴/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2]参照NIH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分数为0~20分,得分高低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成反比。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包括头晕、头痛、皮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分别为(17.28±1.45)、(17.30±1.42)分;治疗后分别为(5.02±1.03)、(9.25±1.54)分,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93,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无皮疹现象出现,头晕、头痛均为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皮疹2例,头晕、头痛均为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62,P>0.05)。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为各类原因导致机体脑部出现血液供给障碍,使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坏死的一种常见脑血管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3]。为寻求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应用单纯纤溶酶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神经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分析原因可能为:血栓通为一种药物性制剂,其主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抑制作用,使血粘度和病灶血管动脉压降低,增加血氧供应与血流量,解除血管痉挛,且通过降血脂达到防止血栓形成与活血化瘀的目的,提高缺氧耐受力,从而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微循环,有利于保护患者脑组织与神经元,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4]。此外,纤溶酶能够增强患者机体内原激活物的活性,抗血栓疗效显著,并有效减少血小板积聚和降低血液粘度,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将发挥协同作用,取得更好治疗效果,达到改善患者脑部循环作用,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85%)和对照组(1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分析原因可能为:纤溶酶和血栓通的药物作用较温和,于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外部环境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并做合理改善。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纤溶酶和血栓通联合治疗为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1]温宏峰,王瑞彤,李继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及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180-182.

[2]吴智成.NIHSS评分结合超早期CT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作用.当代医学,2014,20(5):112-113.

[3]周敏,佘子瑜,梁顺波.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重庆医学,2013,42(23):2730-2732.

[4]李琦,吕静,杨妹琴,等.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6):107-10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101

2016-02-17]

467000 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纤溶酶缺血性神经功能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养殖可口革囊星虫纤溶酶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根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