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保健服务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2016-01-28朱桐梅,江景娟,赵晓华等
社区保健服务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
朱桐梅江景娟1赵晓华王小玲2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关键词〔〕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社区保健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多发生在45~55岁,一般持续至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至绝经后5~10年〔1,2〕。围绝经期出现的各系统症状严重影响围绝经期、老年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3〕。提倡健康行为是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节省大量医疗费用和卫生资源的有效方式〔4〕。本研究旨在探讨社区保健服务对PMS的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随机选择2个社区固定居住居民,年龄40~65岁妇女,自愿接受调研和配合健康宣教,共计286人。
1.2方法①使用改良Kuppeman症状评分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社区妇女保健医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得分高低和疾病严重程度对应:6~15分,轻度;16~30分,中度;≥31分,重度〔5〕。②由妇产科专科医生及教师走进社区,进行围绝经期知识系列讲座,时间为每月一次,持续9个月;内容包括围绝经期:基本生理变化;开展保健重要意义及自我保健要领;围绝经期营养知识;性保健知识;运动保健;心理问题及调适;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围绝经期健康体检;PMS激素替代治疗。讲座同时接受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方面的咨询。由社区组织交流活动:交流心理问题解决案例;饮食、生活习惯等日常问题;运动开展情况;督促围绝经期妇女开展适合自己的运动:例如散步(每日超过半小时)、广场舞、太极拳(剑)等;运动中大脑皮质处于的兴奋状态,又可有效地抵制不良思想意识的侵入,为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6〕。③11~12个月时再次使用改良Kuppeman症状评分表评价。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PMS发生状况干预前,PMS发病率63.99%,以轻度患者为主,55~59岁居多,占45.45%;中度患者人数次之,50~54岁发病占比例高,达33.33%;重度患者人数少,其中55~59岁多见。干预后,PMS发病率45.10%,仍以轻度患者为主。干预前后50~54岁,55~59岁年龄组患者人数合计值及PMS患者总人数,有显著差异(P<0.001),见表1。
表1各年龄组干预前、后PMS发生率〔n(%)〕
年龄(岁)n干预前轻度中度重度合计干预后轻度中度重度合计χ2值P值40~44303(10.00)4(13.33)1(3.33)8(27.67)4(13.33)3(10.00)0(0.00)7(23.33)0.089>0.0545~498221(25.61)25(30.49)4(4.89)50(60.98)22(26.83)17(20.73)4(4.88)43(52.44)1.217>0.0550~549328(30.11)31(33.33)10(10.75)69(74.19)18(19.35)20(21.51)5(5.38)43(46.24)15.171<0.00155~596630(45.45)13(19.70)8(12.12)51(77.27)18(27.27)9(13.64)5(7.58)32(48.48)11.717<0.00160~65152(13.33)2(13.33)1(6.67)5(33.33)2(13.33)1(6.67)1(6.67)4(26.67)0.635>0.005合计28684(29.37)75(26.22)24(8.39)183(63.99)64(22.38)50(17.48)15(5.24)129(45.10)20.562<0.001
1解放军102医院老年康复科
2苏州市姑苏区白洋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科
第一作者:朱桐梅(1971-),女,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妇女保健研究。
2.2PMS常见临床表现的发生率记忆力减退88例、头痛失眠78例、骨关节痛57例、血压波动、升高53例、潮热出汗45例、性欲减退40例、易激动、多言38例、感觉异常33例、身高变矮22例、性生活不满意17例、抑郁少言16例、心慌、心悸14例。
3讨论
本研究结果与田丰莲等〔7〕对广东地区PMS的调研:城市69.4%,农村66.5%接近;PMS具有发病率高、群体性的特点。苏州市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带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加上处于围绝经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带来机体的变化,必然带来PMS的患病增多,症状严重,影响围绝经期、甚至老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由于生活节奏方式的改变,记忆力、头痛失眠这些心理原因引起的症状已然取代了雌激素撤退带来的脑神经紊乱最常见症状潮热出汗的地位;也进一步表明心理调适,主动减压可以减轻PMS的症状和危害。
PMS的发生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进行心理调适和生活习惯的指导,围绝经期健康知识讲座,鼓励适龄妇女进行规律运动,合理营养,提高自我保健水平,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围绝经期生理、心理变化,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PMS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4
1简雅娟,杨峥.妇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9.
2谢婧娴.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15(3):21-3.
3张剑萍,李芬,盛秋,等.西安市高校女教师围绝经期综合征患病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286-8.
4胡蕴绮,周兰姝.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897-9.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37.
6马素慧,窦娜,陈长香,等.步行与八段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症状的康复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8(26):738-41.
7田丰莲,杨东梓,张小庄,等.广东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和需求调查〔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8):928-32.
〔2014-07-31修回〕
(编辑杜娟)
·经验交流·
基金项目:2013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SZWZYTD201305)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3-6911-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