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在当代电影文化中的传播——以第六代导演娄烨电影为例
2016-01-28陈潇依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10000
陈潇依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710000)
女性意识在当代电影文化中的传播——以第六代导演娄烨电影为例
陈潇依(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10000)
摘要:娄烨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颐和园》《苏州河》《春风沉醉的夜晚》等。其电影着重关注城市边缘个体人物的命运,力求以真实和自由的方式呈现人物内心的诉求,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影像特点在中国先锋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此选题基于女性意识以及叙事学视角的理论基础,着重研究和分析第六代导演娄烨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以及利用女性视角所传达出的自由意识,挖掘娄烨电影中的女性视角所表达出来的自由的概念,与自由意识的联系,并试图分析当代女性意识文化在电影中的传播。通过对娄烨电影中女性角色本身、女性的社会价值判断和女性的情感价值分析探索当代女性文化。除此之外,通过对娄烨影像风格的分析以及电影中女性视角与自由意识的分析探讨其在当代电影中传播的意义。
关键词:娄烨;电影;女性视角;自由意识;文化传播
随着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开始受到关注,电影创作者也开始采用女性视角看待问题,关注女性的情感和意识的表达。代表人物有李少红,许鞍华等。她们使得女性成为中心,让观众了解每一个故事中所表达的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着重表达和探索人物的内心情感走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展现不同的女性形象,又以女性的角度产生对社会的反馈。
在对视角的选择上,男性导演也常常采用女性视角来进行叙述。例如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张元的《妈妈》等。娄烨的《颐和园》《花》《浮城迷事》等也都采用了女性视角来讲述故事。
女性视角的选择意味着它属于叙事学中内视角的范畴,这在挖掘人物内心关于自我、社会的认定以及情感的走向上有很大的帮助。
娄烨试图从人物本身和赋予其的社会价值以及内在情感诉求上刻画女性生动的精神世界,使得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代女性的内心愿望和情感走向,使得女性意识得到了自由的表达,同时也通过对女性人物意识的传达看出其中所存在的自由的觉醒。
一、女性意识和当代文化的融合
(一)女性角色定位与自由意识
李银河在《女性权利的崛起》中提到“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 在过去的电影中,女性角色常常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成为被看、被观察的对象。这种“被欣赏”的表现方式并未表达出女性受压迫的本质。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以男性形象、英雄主义等为主的电影,也忽视了这一点。
西蒙娜•德•波伏波在《第二性》中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母系社会的辉煌,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权利在逐渐扩大。女性的地位也随之边缘化,成为附属。近百年来,由于社会文明的逐渐进步,对女性权利的呼吁也慢慢浮出水面,女性话题和女性意识得到很多学者和思想进步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地位的不平等以及表达自我的重要性,进行对自我的探索,试图要求属于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种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
女性本我对自由的向往实际上是自由意识的一种体现。在电影中反映为女性角色的性格因素中存在的对自由的渴求和后天对于命运的安排上所呈现出来的某种抗争。
对于女性角色本体的表现上,娄烨电影的女性形象往往个性鲜明、性格刚烈。她们的自主意识强烈,并且有着对自我原则的坚持和固执;与此同时,必须存在与现实生活和命运的抗争,在这种斗争的过程当中,是对女性角色本身自由意识的展开。例如《颐和园》当中,娄烨赋予了余虹桀骜的性格和鲜明的个性。她不拘泥于小节,打破了她这个年纪普通女孩所有的逆来顺受,她始终拥有主见来决定自己的人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家乡的初恋男友,她比他更加要强,更加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包括立志要考进北京的大学,在大学中生活完成着她破茧成蝶的蜕变。面对朋友和男友的背叛,面对动荡的社会,她始终走在自己强烈的意志驱使下的人生道路中,独立面对和经营着自己的人生。这个角色有着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她立志去大城市上大学打破命运的束缚,追求自由的本性令她的生活一度混乱不堪,但对于选择她始终勇敢而不计后果。这种承担,是女性角色自我意识独立的体现,也是自由意识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的种种选择中,余虹有着固执甚至偏执的期待和渴望,这也可以在她的情感追求上体现出来。与大学中热恋的男友相恋、挣扎、最后毅然决然的离开,到毕业后和形形色色的男性接触交往,余虹所有的情感选择是不被男权所左右的。并且从她与男人的情爱戏份中,她始终趋于主动,这是对固有价值和规律的突破,也是自我意识极强的体现。在她的内心独白中,我们也能看到,她在追求情感本身的自由性,与现实情感的不自由一直斗争着。在这一点上,是她角色本身的个性赋予了她强大的爆发力和耐挫力,因而,在面对矛盾的情感和不堪的窘境时她仍能坚守着自己的意志,形成了一个鲜明而独立的个体形象。
娄烨在女性角色的塑造上,无论是该角色的性格还是选择都反映了新时期女性内心世界的走向,揭示了某种隐蔽的女性价值观。女性暗藏的性格特点被挖掘和展示,女性对人生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得到发挥,是通过女性视角表现女性角色自身自由意识觉醒的进步。
(二)女性的价值判断与自由意识
以女性视角表现其自由意识,女性的社会价值判断尤为重要。它代表着女性本身的自主选择,因此这种选择的趋向便决定着自由意识是否能够得到体现。
娄烨电影中女性的价值判断与自由意识的连接十分密切。电影中,他选择透过女性视角来表现女性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由此使得人物在时间为轴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选择。通过选择体现人物本身的价值判断,从而展开对自由意识的诠释。
透过镜头可以看到,娄烨的每一部涉及女性的片子都或多或少带有着时代的痕迹。例如《花》中间,女教师不甘生命停留在原地,通过出国来寻求自己心中所预期的生活和感情,后又辗转回国准备安于现状,但心中始终有着不甘和不服输。这期间的种种选择表现了新时期女性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忍耐和抗争,是透过女性视角分析女性价值判断的案例,是对于女性内心存在的自由意识的解析。运用女教师的身份来表达,和她不羁的性格产生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是打破过去传统对女性的认知和定义,对新时期女性的情感和生活的自由诠释和表达。自由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被该角色认清和更加中肯的对待。
从全局的角度来说,导演不仅仅从女性在社会自主的价值判断中表现自由意识,在塑造女性人物时,也自主的赋予了其自由层面的价值,这是创作者对于角色的价值判断意义。娄烨试图通过他塑造的女性角色来反映时下不为人关注的边缘女性的精神世界,通过女性鲜明的个性,自主的判断和选择,构建了创作者内心对于这一类女性角色的自由认知。
(三)女性的情感诉求与自由意识
西方女学者在爆发了妇女解放运动后,先后提出了大量的女性理论并且提出了“女权主义”的概念。其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揭示女性被蒙蔽的价值。使得女性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从而得到真正的平等。
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平等观念使得女性不论是在价值和情感上没有占据重要的地位。女性视角下的自由意识展现,实际上是表现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重要性,以及情感的自主性,这促使女性得到真正的平等。
在女性的情感价值与自由意识的命题下,娄烨着重抓住表现女性在情感上的自主性。这里的男性角色成为了女性的参照从而表现出女性的独立意识。透过表现女性自身的选择衍生出女性在社会上所开始拥有独立自主的地位。女性不再是男性和社会的附属品,将女性对情感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意识相联系。例如《浮城迷事》一片,剧本通过网路论坛上的帖子改编形成,表现了现代社会中情感第三者的现实问题。女主人公在偶然间发现了丈夫的一夜情,进而发现了一直存在于婚姻背后的第三者。在表现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和选择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展现,其一是面对丈夫的一夜情对象,女主人在情感上并未顺从和压抑,而是选择了相对极端的表现方式,在感情失控的状态下失手将女孩推下山。这是人物内心情感不自由的爆发和宣泄。其二,在面对丈夫多年来的情妇,她却在激烈的情感的伤痛中,逐渐认清自己,沉默并且接受现实。她的理智最终指向选择自己的情感自由。于是选择了结束婚姻,坦然面对,这是对自我情感的解放。影片透过女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现代女性在对待婚姻问题上的价值取向。
女性的情感价值的讨论是表现自由意识更加深入的部分,情感涉及到女性内心世界的走向,是挖掘女性最真实的一面。对于情感的自由表达可以是疯狂没有抑制的渴求,也可以是逐渐认清自己的过程,这两者的共通点都是出自内心自主的选择。在与男性的情感中,女性不再处于被动和对男性依附的状态,而是呈现自主化的趋向,这是女性的情感价值对自由意识的最大体现。
娄烨利用女性视角将人物、价值、情感三方面与自由意识相联系,生动的表现了当代城市人物的精神层面意识和追求,是新时期女性的精神自画像。
二、女性意识在当代文化中的传播
(一)娄烨影像中的现实追问
作为第六代导演,娄烨十分注重追求影像的真实和还原。他坚信将最真实的东西作以呈现从而使得影像达到最自由化的状态。相反的,将影像自由化如人的眼睛,从而能得到最真实的表达。在女性意识的传播上也是如此,将女性意识以全新的形态融入电影作品中,利用看似是男性视角的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和解读,在整个当代文化中突出了其包容性和融合性。
娄烨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在中国最繁华最大的两座城市中的生活经历使得他在电影创作上偏向于城市现实生活题材的创作。在电影的取材上,娄烨作品从长大却无法成人的故事,到无法在一起或一同进入社会秩序的都市男女,都成为这代人的精神自画像。
在题材的表现上,多选择普通的城市青年人的生活进行表述,关注弱势群体,呈现人物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日益成长的内心疾苦。
无论在电影取材还是题材的表现上,娄烨都试图呈现真实的具有张力的对现实的控诉和追问。加上真实的影像纪录,使得电影成为创作者思考和挖掘现实人生和当代文化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边缘人物的关注和情感探索,使得人类与社会现实突破表层的和谐展开新的认识和思考。
(二)娄烨电影中女性意识在当代文化中的扩展
娄烨电影中自由意识的表达是女性意识在当代文化下的扩展和衍生。基于对这种扩展方向的考量,他试图从细节中传达出女性与自由意识的关系。通过对自由意识的表达,逐渐为观众展示出女性完整的,独立的内心世界,使得女性被了解和关注,从而解放了女性在电影荧幕上原有的形象和概念,这在当代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影中,娄烨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立场,还表达了现代女性对于自由的执着和渴望。娄烨所塑造的女性人物是自由的,为了表现她们内心的张力,在性格和个性设置上,她们往往处于生长期对于自由极度渴望的阶段,这种种冲破束缚的过程,是对自由意识最大限度的展现。这也是女性视角下关注女性个体,并且探讨角色本身自由意识的表现。这代表着“女性”在当代艺术创作上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表达。
另外,在女性的社会价值选择和判断中所体现出来的自由意识对于完善和塑造具有个性和独立价值的女性角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女性放在各个时代背景下,透过女性的眼睛观察世界,所处的环境又反作用于女性自身,这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实是当代文化烙印在女性身上的缩影,同时也是女性处于当代文化大背景下的放大。荧幕上的女性形象开始称为具有独立意识和自我观念的生动的人物,而不再只是“被看”的对象。
(三)娄烨电影在当代中国电影文化中的价值
首先,娄烨的女性题材电影贴近现实,呈现女性内心的多面性,更为复杂的性格和心理以及和现代社会冲撞碰撞的过程所有畸形的感情中间的选择。这些使得他在试图传递女性意识在当代文化中的融合中,产生了独特的意义。
他的自由意识表达通过话题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从全新的角度展现女性自由意识的可能性。在对女性话题的选择上是处于对时代的观察,试图通过话题的呈现而引发当代人的思考,同时也是向自己提出疑问,试图通过电影来解决。例如三角恋情、政治事件、留洋海外等。
在对女性情感的探讨中,接近真实的还原了每一个女性在爱与被爱时的心理状态。通过设置“自由”的概念,即所有人都渴求身体和心灵的无束缚,令人物的心理表露的更加直白,利用稀少的语言和有力的行动展现出每一个女性内心的诉求。
因此,娄烨对于女性视角电影的表现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上的社会探索,不论是女性性格塑造,社会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判断上都呈现了粗放的自由化状态,是对其他女性视角电影的补充。
其次,从整个电影体系来看,秉承着第六代的特点,娄烨的电影无疑也是考验他本身所要求要达到的真实性的还原。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
他的影片以多变和敏锐的方式对应着社会意识形态的不确定性,因此整个镜头的表达也充满不确定。这使得影片不论在取材还是表现方式上更多了个人符号的呈现。他开辟了个性化的电影叙事手法,独特的影像风格,并通过这些特殊的形式对当代文化进行解读,试图提炼出女性文化的意义,起到了丰富整个电影体系的作用。
在现行电影审查制度下,娄烨的影片选材和表现手法并不属于主流。但他所提供的关于女性的话题和视角,是对当代女性文化的一种补充说明。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高明.理性与悲情——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M].解放军出版社,2008.
[3]传张慧瑜.娄烨的影像“迷事”[J].南风窗,2012(24).
[4]孙晓静.一个时代的疼痛——春风沉醉的夜晚[J].大舞台,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