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的简教之道
2016-01-27杨志冲
杨志冲
摘 要 现行的历史课堂存在内容繁多、教法机械等问题,催生了以“简教”为主要特征的简约模式,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集中精炼、教学步骤简单实用、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生成、教学效果追求广博的习得。简教的课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间。
关键词 历史课堂 简约模式 教学艺术
新课改以前,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繁难偏旧”,表现为教学内容多,头绪复杂,书本的史观跟不上历史研究的步伐,历史考试的命题喜欢钻牛角尖,学生虽然喜欢历史,但对历史课望而却步。新课改以后,这些问题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但是,在具体的教法上,出现一个新问题,许多地方的历史课堂追求表面的热闹,滥用视频等音像资料,堆积与学生认知不匹配的史料,课堂教学容量偏大,学生的讨论活动流于形式,忽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所以返璞归真的简约方式得到大家的认同,“简教”成为当今课改的热门话题。
“简教”的本质是要求课堂教学内容集中精炼、步骤简单实用,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教学本质内涵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学生是被动地学习,教师将教科书内容灌输给学生,掌握知识是机械地记忆,缺乏理解,更谈不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简教”从少教着手,减轻学习负担,增加学习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空间。
一、教学内容的“约取”之道
现阶段中学历史教学存在“三多”现象,一是课本内容多,教科书中有宋体字、楷体字,还有地图、图片、说明、讨论材料等等,初学者很难判断学习的重点;二是教学资料多,浩如烟海的纸质资料、良莠不齐的网络材料、历史遗迹等实物资料,选择起来目不暇接;三是考试题目多,书店和网络上充斥着历年全国各地中高考原题、五花八门的模拟试题、某某学校的作业本等等,练不胜练。“约取”是指对上述眼花缭乱的资源进行合理取舍,目的是少取而精教。
1.提炼教学主线
主线指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主要线索,每堂课都有一根主线,如何确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进行提炼[2]。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本按朝代分别叙述农业的进步,内容繁多,不容易教学。仔细分析,农业的进步体现生产力发展,而生产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劳动工具”上,从原始农业的石刀石斧,到商周的青铜工具和春秋战国的铁农具,以及后来犁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灌溉工具的改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所以,这课的主线是“我国古代劳动工具的进步”。至于农作物品种多少、耕作方式调整等都是与它有直接的关系。确立了主线,就厘清了教学的线索,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主线设计,整个课堂就会清晰有序。
2.浓缩知识要点
简约课堂要求教学的内容少一点,但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完成,该掌握的知识点一个不能少,所以“少”只能在知识的浓缩方面做文章。一般的做法是“减字找规律”。减字指大胆舍弃、凝练组合,用最少的文字精准表达知识的本意。例如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归纳为“有使用权,无所有权”八个字,清楚易懂。找规律是从简洁的视角切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规律性,减少理解和记忆的难度。例如我国“一五计划”经济成就,可以进行数字化整合。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两条铁路,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条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和青藏公路;还有东北的四大企业,即一汽厂、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和鞍钢。浓缩减少了教材的厚度,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
3.约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历史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历史地图、视频图片和实物模型等。处于大数据时代,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毋庸置疑,“约取”很有必要。其方法一是贴近教学实际,二是精选资料。关于贴近,就是选择的材料不仅能够佐证史观,而且能够拓展知识,并从中获得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理解明朝对外贸易的过程特点,可以从《皇明经世文编卷之四百》中摘录如下材料:“(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明朝推行“海禁”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弹性,具体到什么程度教科书没有讲,上述材料中对于前往日本的限制,以及不得以硝黄、铜、铁等夹带出海,说明官府不是废止明初以来“海禁”,而是官府有条件地开放了“海禁”。究其原因,应该是经济因素起作用。关于精选,这是“约取”的核心,少而精,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例如进行中法国歌的比较研究,选取《马赛曲》部分音视频就可以了,《义勇军进行曲》因为学生耳熟能详,属于已经掌握的知识,课堂不必展示。
二、教学方法的“简洁”之道
1.精简课堂环节
课堂导入以后就进入教学环节,那么设置多少环节比较合理?从实践的效果看,二到三个环节比较可行,各个环节采用不同的教法,可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如果整节课只有一个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疲态。如果出现四个或者以上的环节,会给人碎片化的感觉,教师课堂的控制也会力不从心。譬如人民版高中必修三“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教材的三个部分是这样安排的:林则徐“睁眼看世界”是第一部分,容量偏少;第二部分容量太大,包括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两大历史事件;第三部分容量比较适合,只有辛亥革命一个事件。这节课的教学主线是向外国学习,从学习的程度角度可以分两个环节,一是器物层面,主要是洋务运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二是制度层面,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外国先进政治制度。这样的环节设置不仅清晰有序,教学难度减少不小,也为下一课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即新文化运动学习民主、科学思想打下伏笔。
2.精准设问引导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提问太简单,学生不经过思考可以直接回答,难免给人低幼化的感觉。反之,提问难度太大,大家无法回答,那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达成课堂提问精准适度,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考虑提问的目的,是重点知识的强化讲解,还是检查学习的效果,或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不同的目的,在提问的语气和要求上是不一样的。二是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准,控制提问的难易度。设问的口子要小,设问要有延续性,前后有梯度。三是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提问以后要有学生考虑的时间,有讨论的机会,教师还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例如世界历史九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中关于华盛顿会议的讨论,可以设计连续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能够参加会议?”“中国有没有获得一些权益?”“中国在会议以后的实际状况又是如何?”这样安排,学生有研究的兴趣,过程中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教学的厚度不断加深,课堂教学会向课外延伸。
3.精心组织活动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学生活动是改变“满堂灌”和“满堂问”的主要手段。学生活动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但不等于多多益善。简教的历史课堂提倡学生活动的“适切”和“精当”。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辉煌的隋唐文化(二)”的比武课为例,精心设计了三个学生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练书法的同学经验介绍。PPT展示西安旅游景点大唐芙蓉园门口的五个颜体字,引入书法的探究。请班上练过书法的同学谈不同字体的特点,转而区分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作品的差异。第二个活动是请到过莫高窟的同学当小导游。在全班同学看了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和视频材料后,小导游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解,其效果是在了解莫高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选择不同朝代乐舞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在服饰和舞姿上是不是隋唐时期的,作用是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三、教学效果的“博见”之道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简教”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有化繁为简的教学艺术。“简教”是方法,目的是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等各个方面学生习得的“博见”,体现“简约而不简单”和“少即多”等简约主义的核心内涵。
1.突破概念瓶颈
厘清概念既是学习历史的前提,也是知识厚重的标志。笔者去年在某重点中学参加教学视导,听了一节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随堂课。课后调查问卷上设计了一个反向考题,为什么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基本上没有同学回答出“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个结论,说明学生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现行的历史课堂,概念教学特别是时空概念常常被忽视,有时候学生记忆了很多内容,但分不清不同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和空间分布,各类历史考试中时间性组合选择题也是重点失分题型。所以每堂课要有意识地强化概念教学,厘清其内涵,扩大知识的宽度。概念教学还要避免由于资料呈现的多样化而模糊学生的理解,课堂教学尽量使用经典语句,减少因文体表述的改变影响理解的精度。例如理解“孔子办私学”这一概念,孔子办学的理念,用“有教无类”;孔子的教学思想,用“因材施教”;论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等等,文字精练、层次分明,在助学上得天独厚。
2.联系生活实际
现实生活的内容能提高学生兴趣,学以致用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以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课为例。讲授清末状元张謇,可以这样设计:张謇是我们南通人,对于家乡情况应该很了解。为什么他的大生纱厂没有放在濠河边繁华的主城区,而是放在南通城北通扬运河边的唐闸镇?活生生的生活环境促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便于小组讨论的展开。生活化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现实,也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与当时现实生活有关的内容。还是以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为例,从巴黎和会转入华盛顿会议环节,进行这样的设计:历史上出现“奇怪的美国”,第一,美国居然没有参加自己提出成立的国际联盟;第二,美国的威尔逊总统虽草签了“凡尔赛和约”,但未能获得国会批准,最终美国没有在此和约上签字。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在此之后又做了哪些事情?这样的设问自然合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于美国主导华盛顿会议这个教学难点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
3.培养良好态度
“简教”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学科教学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前面两个目标操作性强,后者则有点难以把握。简约的教法和学法,不仅提供助学的空间,而且通过学生对于过程的观察和领悟,在情感和态度等方面获得有益的启迪。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课“宋明理学”,因为理学和心学本身理论性、思辨性极强,学习的难度非常大。教学必须简化,方法是归纳阶段特点和取其核心要点。首先明确当时新儒学发展的原因主要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其次是分朝代归纳特点。隋唐时期重在存在方式的发展,无论是“三教合一”还是编印儒家经典,都体现形式的变化;程朱理学在两宋时期,主要分析客观世界,无论是“天理说”还是“理气论”,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陆王心学在南宋和明朝时期,主要研究人的内心世界,陆九渊的“心即理也”,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体现的都是主观唯心主义。通过简教,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简教”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懂得生活中化繁为简处理问题的重要性。所以,“简教”既是方法,也是一种态度,是能够让人受益一生的生活理念。
简约历史课堂通过简教压缩了时间成本,减轻了学生负担,提供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建构了一种民主化的新型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潘庆玉.当前国内教学理论研究热点扫描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学研究,2013(2).
[2] 李树全.从四个角度看教学主题的确立与落实——基于高中历史课堂的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6).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