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的“名后”发展还需多重催化
2016-01-27熊伟荣
熊伟荣
摘 要 名师的专业发展是“名前”和“名后”相统一的过程。制度化名师培养路径下,暴露出名师“名后”发展的深层问题,如思想境界的现实功利、职业精神的保守顺从、知能水平的固化停滞、辐射功能的不如人意。名师的“名后”发展仍需多重催化,可以从行政层面的智慧推动、专业层面的个性培育以及个体层面的成长自觉三方面,促进名师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名师 专业发展 问题 发展路径
近年来,各地都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名师工程”,通过制度化的路径,期望在短时间内打造更多的名师。与此同时,对名师的研究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内容涵盖名师的特质、选拔、管理、培训等多个方面。总的来看,无论是行政打造还是学者研究,主要偏重于“如何成为名师”或“怎样发挥名师辐射功能”方面,而对名师“名后”的发展关注较少。许多名师的专业发展开始出现停滞现象。[1]中国教育报也有类似报道,原本应该挑大梁的名师,不仅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出现专业停滞不前现象。
如果不能清楚名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那么通过名师去辐射其他教师成长的制度愿景岂不落空?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对名师“名后”发展的问题作深入探究。
一、制度化下名师“名后”发展的问题
名师工程的出台,改变了名师的产生方式,名师不再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自然事件,而变为由权力来安排和掌握的制度行为。名师的制度性供给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确立一套名师评选的资格标准、内容程序和操作规程。制度化的名师路径,试图从制度规范、制度公正和制度激励等方面,在短时间内标准化打造出更多的区域名师,确实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看,其现实价值不仅大打折扣,反而对名师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羁绊。
1.思想境界的现实功利
名师之“名”,在于名“德”。名师除了具备优秀的技能素养,还应拥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制度化的评选路径,给名师依附上多重性质,名师不仅作为一种个人荣誉,也把名师和普通教师区分开来,伴随的还有补贴、晋级、提拔等隐性机会。此外,参加评选的教师,往往以某一学校的身份参与,是否评上名师,也承载着集体的荣誉。所以,从功利的角度看,无论是个人、学校,还是行政官员,都需要名师来装点门面。从“名师名后专业发展变化”的调研来看(仅以某地区为例,下同),44.5%的名师认为其工作和名前几乎没什么区别,其他认为有区别的主要在带教和承担公开课方面增多。在生活方面,他们普遍承认比之前待遇增加不少。笔者在访谈某位主管名师工作的行政官员时,他目前最为忧虑的不是“钱的问题(因为政府有专项)”,而是“怎么来激励这些评上了名师的教师”。说明主管部门也意识到,名师“名后”发展停滞是一个现实问题。成名之前,在强大的权力控制和物质作用下,教师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和竞争力,这种发展动力源自制度规约,为了获取丰厚的现实回报,哪怕丧失一些个体的追求也值得。一旦成为名师,也免不了同样以“逐利”的心理和标准来评判自身的专业发展,包括要不要发展以及朝什么方向发展,社会要求和现实利益取代了个体追求和专业信念,这是影响名师“名后”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源,即名师对待自身发展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偏差,从而丧失了教育激情和发展动力。
2.职业精神的保守顺从
评上名师后,教师是否具有主动发展的意识和目标,直接影响其后续专业提升的高度。调研表明,选择“成为专家型教师、做到精益求精”的占总人数62%,选择“称为教育科研能手、发挥教学引领作用”的占总人数10%,选择“成为一名教育领导、在教学管理上发挥作用”的占总人数12%,说明大多数名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都很清晰,只有16%的名师“没考虑过此问题、暂无明确发展目标”。职业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对名师“名后专业发展的自我评估”调研表明,24.5%的名师认为有进步,52.5%的名师认为和名前没有什么区别,15%的名师认为还落后于刚评到时,其余的则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名师发展的职业愿景和实际水平有很大的落差,分析背后的原因,笔者发现,这和名师“名后”的低成就动机相关,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名师“名后”的职业精神变得保守顺从。名师工程本来是为了激励教师成长的,现在却成了教师成长的“藩篱”,看似不可理解,其实可以从制度化名师路径中找到答案。名师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名师个体知识不断消解,而公共知识和规约不断控制的过程。在外力介入下,教师只有顺应制度规约和标准,不得不放弃自身的特质和偏好,才可能评为名师。况且,即使成为名师后,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单纯地以制度和任务来“管理”名师,这种现实环境下,名师只有以制度标准来看待自己和要求自己,做事随大流,这既是现实利益的需要,也是一种求稳自封的心态,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离经叛道”而自寻烦恼呢?
3.知能水平的固化停滞
对名师“名后教科研成果”的调研表明,28%的名师“名后”论文成果在杂志报刊上发表过,笔者深入所发表的论文内容分析发现,除了不到10位的名师所发表的成果质量较高、数量较多外,其他的质量一般,有的甚至连起码的学术规范都达不到;一些名师获奖论文,也只是一些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的总结式叙事文章,处于经验水平,没有明显的理性思考和个体风格。某校长直言,名师在教科研方面的滞后,是名师知能结构固化的明显标志,制约其专业发展后劲。专业发展应该贯穿教师职业的整个生涯,名师只代表教师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优秀”,并不意味着教师拥有了“名师”这个优秀称号,就定会取得未来的专业成就。作为优秀教师的名师,同样需要在自身知能结构上持续不断地学习更新。笔者通过访谈发现,对于名师“名后”的使用存在两种偏差,一种是不管不问,不去关注名后的激励,有的学校为平衡各方利益,甚至规定名师不再参与其他评优;一种是过度包装和使用,大量增加名师的工作内容或其他活动,导致其任务繁重,缺乏学习时间。这只是外在的表面原因,教师的成长毕竟源于自主的内驱力,如果结合名师工程的制度流程来看,名师的知能固化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名师评选的过程也是如此,行政主导的非专业标准的制度模式很难确保名师的质量,名师评选标准注重综合素质和课堂教学,包括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和工作成效等,看似公正全面,其实并不科学。例如“道德”、“态度”、“责任心”方面的素养很难测量,其职业信仰可能就被忽略;教学成效往往又以学生成绩和教学排名为依据,而取得的过程也很难被理解和评定;评委在听课打分时,往往受到自己的偏好经验、主观情感,以及场外因素的影响,很难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所以,这种评选标准和方式下,名师本身的质量可能“名不副实”,其知能水平本身就不高;即使评出的是真正优秀的教师,所反映的更多是“行政标准”,而非“专业标准”,其知能水平的提升只是迎合更多的行政规约,并不是其专业发展的真实表现。
4.辐射功能的不如人意
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功能,既是“名师工程”的政策初衷,也是名师“名后”自身专业成长的体现。名师在成就他者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教学的专业理解和认识,实现自身的“二次成长”。笔者就名师作用的发挥分别访谈了部分名师和普通教师,在被问及“作为名师的作用得到发挥了吗”,有名师坦言:“我个人觉得评上名师后,压力更大了,特别是精神上的,因为别人会以更挑剔的眼光看待名师,自己在工作上、特别是在教学成绩上,不能比别人差,这样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面对这些无形的压力,我时常感到精疲力竭,总觉得自己需要静下心来充实提高一下自己,但在现实面前,虽然也有一些教科研、带教等要求,但跟考试比起来,不是利害的,也就只能应付,况且这些活动也是流于形式、没人会较真。”同时,笔者就“你认为名师对你的影响如何”访谈了部分教师,有教师直言:“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名师对我几乎没什么影响,可能对社会或家长而言,影响会有一些,目前社会上特别是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名气的,就好比买东西,追求名牌一样。”这些看法或许有些偏激,但似乎印证了前面那位名师的烦恼。名师光环带来的不仅是个人荣誉和现实利益,更有对工作成绩的压力,与辐射引领周围教师的功能相比,提高自身的教学成绩(现实主要体现为学生分数)才是硬道理。况且,没有成绩的说服力,任何个人的探索或理论思考在老师眼里都是空的,这便导致了“教科研、带教等”仅是一种“流于形式、没人较真”的认识,其实,这些恰恰是教师自我专业成长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二、多重催化:名师“名后”发展的路径
1.行政层面:智慧推动
名师工程,实际上就是以行政化推动专业化。不可否认,名师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行政的支持,但行政支持不等于对名师专业成长的直接干预。不能孤立来看名师的“名后”发展,名师的“名后”发展同“名前”的培养、评选,同教育行政的过程介入有很大关系。教育行政应采取智慧的方式,来助力名师的发展,关键是要做到“实评”和“善治”。“实评”就是培养和评审出真正名副其实、有发展能力的名师。特别应淡化工程意识,不能机械地规定评选数量和时间,尤其要制定体现名师专业水平的评审标准,标准要突出名师的专业情意、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评审方式上,重视采取质性的真实性评价,深入名师的教学现场,与被评名师及所服务对象深入交流,整体而综合地获取被评名师的资料。积极引入相关利益方作为评价主体,甚至采取第三方评价。强调评审结果的学术意义和专业认定,弱化其物质意义和额外奖励。在激励名师“名后”发展时,应改变之前待遇上的平均主义,采取课题或项目招标的形式,给予相应的项目经费和奖励政策,激发名师专业引领的积极性,也帮助其自我成长、形成特色。无论是“实评”或“善治”,都应遵循公正、阳光的原则,使所有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名师的培养、评审和治理的行政平台中来。教育行政的智慧推动,就是在名师成长的“自发”和“强制”的两极之间找到一种适切的方式,既不能光是教师的“自我摸索”,也不能是制度路径的“权力控制”,行政力量和工程方式必须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尊重教师个人发展的空间。
2.专业层面:个性培育
教育教学丰富多样,是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名师,在不断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中,凸显和完善自己的教育主张和个性。基于名师教育实践的个性培育,是引领名师“名后”发展的重点,也是名师区别于普通教师和自己过去的显著标志。专业支持名师“名后”发展,在于形成区域名师学习的实践共同体,可以采取下述实践形式:一是开展名师课例研讨,形成名师特色课堂,围绕名师课堂教学为题、改进行动研究,提炼具有一定适用价值的名师课堂教学模式,加深名师对学科课程思想的理解。二是提高名师对教育实践现场的感知和概括能力,包括到外校交流实践考察、开阔视野,培养名师的实践学习能力;组织名师对所任学科的教学诊断,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培养名师的问题研究实践能力;每次学习、诊断和研究性实践考察,都形成报告,有价值的在区域内推广。三是加强最新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精读理论书籍,夯实名师的学术素养;举办“名师精品”系列讲坛,推广名师在本学科领域研究改进中的经验探索和个性知识;著述立说,整理名师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为名师形成个性化的研究心得创造条件。名师的“名后”发展,既是凝练自身教育风格和范式的过程,也是名师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引领和改变周围教师的过程。
3.个体层面:成长自觉
教育的实践性本质,反映了教师成长的丰富和不断创造的可能性,教师发展永远在路上。名师的“名后”发展,除了行政支持和专业引领的外在因素,关键还取决于名师的“自我觉醒”。正确的专业情意,坚定的职业信仰,以及主动发展的愿望,是名师“名后”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优秀的教师,往往都有与众不同的偏爱、气质和情意,对专业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独特视角,这在名师的“名后”发展会表现得更明显。名师“名后”发展的过程,正是其高度敬业情意不断发挥作用的过程,是教育素养不断更新的过程,是不断反省的实践过程。名师的成长自觉体现在三方面:阅读、反思和写作。通过阅读,涵养学识,充实自我,在不断与他人主动对话中,获得理论指导。名师,更应是一个自觉的反思者,懂得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从本身的教学问题出发,以开放的态度和批判的精神,反复的交换、研究与评估各种教育经验,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形成个性化认识。这种个性化的独特认识,往往以对教育实践问题解决的一个个鲜活案例,作为隐性知识存在于名师个体中。写作一方面能使名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另一方面能进一步梳理和物化名师的教育思想。成长自觉是名师“名后”发展的内因,真如有学者所言:“所谓成长主要是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性、主动性与终身性。教师成长意味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由专家或政府培训部门预设的,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的;教师发展不是被动、被迫、被卷入的,而是自觉主动地改造、构建自我与世界、他人、自身内部的精神世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周建国.名师赋闲为哪般[N].中国教育报,2008-08-08.
[2]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