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州市畜禽免疫副反应原因及对策
2016-01-27刘针伶广西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45000
刘针伶 (广西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5000)
浅析柳州市畜禽免疫副反应原因及对策
刘针伶 (广西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45000)
在现代养殖生产实践中,畜禽接种相关疫苗后经常性产生免疫副反应,轻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应激性综合征,造成短期生长抑制,重者直接造成免疫死亡,是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常见情况之一。本文分析柳州市发生免疫副反应的一般性原因,通过采取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畜禽免疫副反应;原因分析;综合防控
1 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柳州市2010~2012年间,每年发生免疫副反应的动物有800多头,其中因免疫副反应死亡的分别为131头、123头、146头,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直接影响了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从2013年起,柳州市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2013~2015年,每年发生免疫副反应降到400头左右,免疫副反应死亡数量也下降到87头,41头,31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畜禽免疫副反应一般症状概述
临床实践中,畜禽接种相关疫苗后,由于不当的免疫程序及操作方法,导致畜禽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及免疫应激性猝死等,即是免疫副反应。总结一般性免疫副反应症状主要包括:畜禽接种疫苗后短时间内出现食欲不良或绝食,精神萎顿,猝然倒地或卧地不起,皮肤及可视黏膜色变 (充血或出血),暂时性呼吸及血循环障碍等,最顶级的免疫副反应是发生猝死或在免疫期内产生疫苗应激性综合征并逐渐演变为全身症状并可致死。
3 畜禽免疫副反应原因分析
3.1 疫苗自身质量影响
疫苗包装破损、变质、过期等,仍然勉强使用;在疫苗运输、贮存、取用期间冷链不到位,中间断链造成疫苗质变;疫苗取用后或稀释过程掺入其他杂质,包括置常温环境过久,未按规定时间用完启用后的疫苗等,就会造成疫苗不能产生有效免疫应答,反而会令动物产生过敏、少食或绝食,皮肤色变,呼吸及脉搏异常,生理及代谢紊乱等病理反应。
3.2 免疫操作技术失误
未按规定保存和取用疫苗,疫苗变质、污染或失效;稀释浓度不精确,注射剂量不足或超量;注射部位选择不准确,皮下、皮内、肌肉注射 (浅层、深部肌注)混淆不清;未坚持无菌操作规程,导致继发感染;接种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未经视诊检查勉强给不适合接种个体进行免疫,如临产母畜、低龄畜禽 (母源抗体干扰期)、发病动物、极度营养不良个体等。
3.3 被接种畜禽存在个体差异
被接种畜禽存在个体差异,比如临产母畜、母源抗体保护期幼龄动物、隐性患病动物、罹患各种常见病的动物 (含免疫抑制疾病)等,以及高度过敏体质动物 (注射时见极度紧张、出汗、肌肉震颤、肌肉僵硬等异常反应)等,若采取粗暴接种,就容易导致不良免疫应激反应乃至于免疫死亡。
3.4 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
首免日龄确定不合理,产生母源抗体干扰致使不产生免疫应答;几种互相干扰的疫苗同时接种;不同种疫苗连续接种间隔期不足,产生排斥、干扰等。
3.5 免疫期饲养管理不善
免疫期间使用不当的药物、微量元素等,导致疫苗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养殖环境条件恶化,高温、高湿、污染严重、通风不良 (有害气体超标)、过度拥挤等诱发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接种前后水食供应不足、饲料营养搭配比例不当,兽医卫生防疫及消毒不严,生物安全防范措施执行不到位等,诱发各种常见畜禽传染病等,造成免疫失败及不良免疫反应。
3.6 免疫期内养殖环境条件恶化
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未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消毒制度不严,养殖环境 (圈舍)污染严重,致使动物生活在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环境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动物,无论是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以及营养供应不足、营养搭配比例不当、霉菌毒素中毒、饲料重金属物质超标等,均可造成畜禽机体免疫系统损伤、免疫力下降、不产生免疫应答等。
4 应对策略
4.1 提高畜禽养殖水平
养殖环境及畜禽自身机体健康状况均是影响免疫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使用的强制免疫疫苗多用于健康动物,机体机能较弱的畜禽不用或慎用。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水平,从而增强畜禽机体机能状况。合理配置营养成份,保证充足的营养,适时适当添加维生素、电解多维、免疫调节剂等,增强畜禽的综合抗病力。坚决淘汰、依法处理重大动物疫病病原监测阳性动物,加强动物疫病防控,避免畜禽带毒与传染。坚持全进全出,倡导规模养殖,努力实现养殖标准化,提倡动物福利,不断改善养殖条件,提高畜禽自身健康状况。
4.2 接种时避免应激
免疫接种前、后,避免畜禽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激。注射疫苗前对畜禽要严格进行健康检查。凡体温异常,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或疑似有病的畜禽一律暂缓注射疫苗。在预防接种前,要全面了解和检查畜禽健康状况,如年龄、免疫状况等。成年、体质健壮或饲养管理较好,接种后会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
4.3 规范接种疫苗
加强对基层动物疫病防疫员的防疫技术培训,特别是对疫苗保存、运输、免疫操作程序、免疫副反应处置和消毒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防治员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人为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副反应。
4.4 妥善处理免疫副反应
在疫苗注射之后,应加强对畜禽的观察。个别牲畜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减食1~2d,随之又逐渐消失的一般反应,这样轻微的免疫副反应只需加强饲养管理、密切观察即可,勿须药物治疗。对个别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 (如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甚至鼻腔出血等),应及时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减少副反应损失。
刘针伶 (1988.9-),女,广西人,大学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