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1-27刘月华
刘月华
探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月华
目的探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患者产后出血原因采用不同方式的缝合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给予不同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后,33例患者止血成功32例,止血成功率为96.97%,治疗总体满意率为100.00%,无一例产妇出现并发症以及晚期后出血症状。患者手术操作时间(57.23±18.06)min、手术中出血量(879.52±135.68)ml,术毕2h后出血量(37.20±12.68)ml。跟踪随访无一例产妇出现并发症。42d后经B超检查,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其止血效果,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是降低出血量的首选术式之一,在临床医学上值得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子宫压迫缝合术;产后出血;临床疗效
出血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产后并发症,若不及时对症治疗,给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为此,重视和预防产后出血显得尤为关键重要。相关实践调查发现,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效果良好,深受患者青睐[1]。现本文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浅析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33例,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70±3.10)岁;孕周37~43周,平均孕周(39.1±2.0)周。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齐全患者、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够配合治疗者、存在有活动性心肺疾病患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根据患者产后出血原因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的缝合术,具体如下。
1.2.1 Hayman术 充分暴露机体子宫组织,将患者的膀胱腹膜往下推动,对于顺产患者,其进针点位置为距离宫颈内口上3~4cm处或者距离子宫内侧2~3cm处;对于行剖宫产患者其进针点位置为距离子宫内侧 2~3cm处或者距离子宫切口右侧下缘2~3cm处,从子宫前壁开始进针,一直到后壁为止再出针然后将针线绕道患者的宫底后在进行打结,左侧操作方法与此相同。
1.2.2 Cho缝合术 定位出血问题最为严重的组织结构,确定进针点A后,以子宫前壁为起始点,对其子宫组织进行贯穿式缝合;于进针点A附近约3.0cm处再选择进针点B,以子宫后壁为起始点进行缝合;于进针点B附近约3.0cm处选择进针点C,以子宫前壁为起始点进行缝合;于进针点C附近约3.0cm处选择进针点D,以子宫前后壁为起始点进行缝合,确保缝合团呈方形。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止血效果、治疗总体满意率、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及术毕2h后出血量以及并发症情况。
1.4 评估标准 止血成功:手术后,患者机体子宫组织收缩条件较好,切口并未出现渗血现象,且0.5h内阴道出血量<50.0ml。止血失败:手术后,机体子宫组织收缩条件较差,切口处出现渗血现象,同时0.5h内阴道出血量明显>50.0ml,且转为手术切除子宫。
2 结果
33例患者给予不同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后,止血成功32例,止血成功率为96.97%,治疗总体满意率为100.00%,无一例产妇出现并发症以及晚期后出血症状。患者手术操作时间(57.23±18.06)min、手术中出血量(879.52±135.68)ml,术毕2h后出血量(37.20±12.68)ml。跟踪随访无一例产妇出现并发症。42d后经B超检查,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3 讨论
在产科中产后出血是一种很常见的产后并发症,胎儿分娩后在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500ml(剖腹产产妇出血量>1000ml),则判定为产后出血。对于产妇来说,产后出血若不及时控制治疗,给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更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正确选取积极有效的产后处理方式显得极其关键和重要[2]。
对于接受剖宫产的患者,其产后出血诱发因素涉及凝血障碍、宫颈撕裂、前置胎盘以及宫缩乏力等[3]。在完成分娩之后,产妇通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宫缩乏力的现象,这会使得患者的子宫肌肉不能进行正常的收缩止血,进而很容易促使其子宫出现过量出血的现象。如果产妇出现出血现象,其子宫组织切除率高达0.14%,所以必须进行防治,并落实子宫压迫缝合手术。临床中,子宫压迫缝合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常用方法,一般包括有Hayman术、Cho缝合以及B-lynch 缝合术等,针对不同的出血原因采用不同的缝合术,达到显著的止血效果[4-8]。通过对患者展开子宫压迫实验,判断其出血状况,再纵向压迫机体子宫壁组织,对其子宫壁表面血管、子宫肌纤维组织内血管产生压迫作用,促使患者子宫组织进行被动收缩,有效降低其血流量,从而达到止血目标。与传统的纱条填塞、宫缩素等治疗方法相比,止血效果更优[9-12]。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给予不同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后,33例患者止血成功32例,止血成功率为96.97%,治疗总体满意率为100.00%,无一例产妇出现并发症以及晚期后出血症状。患者手术操作时间(57.23±18.06)min、手术中出血量(879.52±135.68)ml,术毕2h后出血量(37.20±12.68)ml。跟踪随访,无一例产妇出现并发症。42d后经B超检查,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来说,正确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其止血效果,减少手术操作时间,是降低出血量的首选术式之一,在临床医学上值得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1]贾惠琴.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5(6):106-107.
[2]朱启娟.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5(2):405-407.
[3]魏红,戴哲凡,黄修治.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国性科学,2014,7(3):18-20.
[4]袁翠玲.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10):138-139.
[5]吴媛.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42):57-62.
[6]应豪,王德芬.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72-74.
[7]刘艳,蒋小亚,吴婉林,等.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2):78-79.
[8]柴秀兰.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中国药物与临床,2009,9(b7):60-61.
[9]段瑞青,薛琳娜.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吉林医学,2014(17):3694-3695.
[10]李列琼.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中国医药指南,2013(34):8-9.
[11]王焱,董武.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78-79.
[12]李桂霞.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止血效果.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8.064
2016-09-02]
45005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