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瀛鳌学术思想探讨——基于余瀛鳌著述、成果的分析

2016-01-27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00700张卫李哲李洪涛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古籍学术文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00700)张卫 李哲李洪涛

·医林人物·

余瀛鳌学术思想探讨——基于余瀛鳌著述、成果的分析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张卫 李哲1李洪涛2

本文通过对中医临床与文献学家余瀛鳌先生医著、文章的分析,总结余瀛鳌先生的学术思想,并提炼出其学术造诣可以归纳为逐渐上升的四个阶段,即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到“去粗取精,由博返约”,再到“临床文献,相互印证”,最终力求达到“学而不泥,圆机活法”的境界。

学术特色余瀛鳌中医临床中医文献

著述丰盈是余瀛鳌先生的学术优势,50多年来,以编撰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中医辞书、现代医药著作为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传统医学大系》、《历代中医名著精华丛书》、《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此书荣获2013年首届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奖)、《中医古籍临床新用丛书》、《现代名中医类案选》(此书有日译本)、《中医通治方精选丛书》、《中医文献辞典》、《中医大辞典》(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尚未出齐)、《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词典》、《中医临床必读名著30种》、《宋以前医方选》、《中医古籍珍本提要》、《新安医籍丛刊》(此书获华东科技十省市学术编著一等奖)、《未病斋医述》等。整理出版古籍30余种(包括专著、辞书、临床医学丛书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撰写序言70余篇。本文通过对余先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出版和发表的著作、文章的研究,探讨余先生在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中的主要贡献,从中亦能看出余先生的学术特色。

介绍与评述中医古籍文献

余瀛鳌先生发表的文章中有相当比例的文章都是这一工作的体现。相关的文章有“《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介绍”,“《证治准绳》、《医脉正统》、《医宗必读》、《医学心悟》介绍”,“《伤寒论》的三大注本体系”,“《伤寒论》研究性著作简介”,“《伤寒杂病论》中的外治法”,“《金匮要略》古注本选介”,“评介《重订严氏济生方》”,“明刻本《心印绀珠经》简介”,“王肯堂主编两部医学丛书赞述”,“明代临床各科名著《证治准绳》”,“武林孙志宏及其《简明医彀》”,“清代脉学著作简介”,“《傅青主男科》中的临床方治”,“评介《医权初编》”等50余篇。如余先生所著《<伤寒论>研究性著作简介》、《伤寒论三大注本体系》两篇文章就宋代以来其代表性的注释研究性著作进行一一介绍,并依据其学术思想的特点传承将其分为成无己系,方、喻系(方有执和喻嘉言)和钱塘二张系(张志聪和张锡驹),从而使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初步掌握了《伤寒论》研究的简要脉络情况。余先生对于中医古籍文献的研读是全方位的,举凡医经、诊法、方剂、本草、针灸、临床各科、养生、医案医话均无所不涉。同时,余先生既强调对我国早期经典医著的传承与解读,也十分重视隋唐以后名医、名著的贡献。

这些文章除了介绍书籍的作者、成书年代、编写体例、版本、内容、价值和流传体系等项目外,往往对书中与中医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文献资料,结合余先生自己的阅习或临床实践的体会,以平实提示性的语言加以阐述。如“《傅青主男科》中的临床方治”一文中余师说:“最后我们谈一谈治疗臌证的‘决流汤’(此方亦见于清初陈士铎《石室秘录》),方用黑丑、甘遂各二钱,肉桂三分,车前子一两。这是一首治疗水臌的经验效方。傅氏用此方最多不超过二剂,用后消水迅捷,其后再以五苓散、六君子汤善后,治疗意在健脾利水扶持正气。回忆先父余无言先生于上世纪1935年在上海仁济医院治张姓水臌重证,患者男,年40余,症见两足俱肿,腹大如鼓,脐部突出肿胀,上至两胁,气急而喘,小便不利,口干而燥。医院诊为肝硬化腹水,曾在病房放水3次,每次抽水后寻日即又腹肿如鼓,体况日衰。经人介绍请先父诊疗。在此之前,先父曾选古方结合个人经验诊治水臌多例,或效或不效,但从未用过《傅青主男科》中‘决流汤’。根据患者症情反复,肿势颇重,遂以决流汤增量与之。药用牵牛子四钱,制甘遂三钱,上肉桂一钱(另燉冲),川桂枝三钱,车前子一两。此方与傅氏原方略有变化,傅氏原方丑、遂各二钱,肉桂三分,车前子同,无桂枝。今因证重而改其制。晋剂后小便甚利,臌肿消势迅捷,后以香砂六君子汤善其后,患者水臌消而体况日渐康复。”[1]

校释中医古籍文献,编撰《中医文献辞典》

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中,目录学、版本学和校勘学是从事文献研究必备的研究技能。余先生从事中医文献的研究工作,也必不可少要用到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中医古籍著作进行整理、校点、注释和语译。由于余先生的工作重点在于从古籍文献中筛选切实有用的临床文献,因此,他所点校或语译的著作并不是很多,主要有《伤寒论语译》、《金匮要略语译》、《内经类证》、《妇人大全良方》和《简明医彀》等书。其中《内经类证》是在余先生的业师秦伯未先生的指导下,对老师的《内经类证》原著进行了重编,书中的按语不偏不倚、公正平允,从中可以看出他已经能融会中西医学两套理论。按语中将《内经》学术精粹娓娓道来,中医理论讲得深入浅出,且饱含趣味。这部书1962年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学术上有很大的影响,40年后本书仍被再版发行。而《中医文献辞典》可以说是余先生多年从事中医文献工作积累的总结,是一部中医文献工作者所必备的案头工具书。所收条目约6100条,古代至1949年之前的书目约占五分之四,其中善本、珍本、孤本等书目约占十分之一。各书目之释文,对所录书籍做了简明扼要的内容介绍和学术特色总结,使读者一目了然。

筛选与提炼中医临床文献

清代名医赵晴初《存存斋医话》说:“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返约。”在编撰整理中医古籍方面,余瀛鳌先生更注重“由博返约”。他主张“去粗取精,由博返约”,故所选古书,往往不一定按照刊本原貌,而是主张选取切于实用的内涵。因此有“精华”本、“集要”本和“精要”本等。如《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医学卷》、《新安医籍丛刊》、《中国古医籍珍本提要》、《现代名中医类案选》、《历代中医名著精华丛书》、《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中医古籍临床新用丛书》、《宋以前医方选》、《中医通治方精选》等都反映了他重视筛选与提炼切于实用的中医古籍和古今名医的学验精粹。

其中的《新安医籍丛刊》,他和安徽中医名家合作,对新中国成立后地域性医学整理研究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部丛刊共15分册,大约一千余万字,出版发行后,荣获华东科技十省市学术编著一等奖。《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选取了《医学衷中参西录》、《医门事亲》、《医宗金鉴》、《景岳全书》、《脾胃论》、《证治准绳》、《古今医统大全》、《外台秘要》、《千金要方》、《普济方》等10部重要中医古籍。选取这些古籍中涉及临床和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对其进行点校、评注,并对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和一些创新应用予以补充介绍。该书立足点不仅是给古医籍点校作一番“整容”,而且是根据古籍的基础,在临床研究与实践上,做些印证、检索和说明。该书于2007年出版发行后,荣获2013年首届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奖。

探讨中医诊疗理论与思想

在《略谈学习中医古典著作》一文中,余瀛鳌先生说:“要善入善出。阅读中医古典著作,光是端正态度、刻苦专研和适当背诵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善入善出。所谓‘善入’,就是要钻进去,穷极义理;所谓‘善出’,就是要出得来,能够联系实际,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服务。化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运用古方,并进一步探讨其疗病机制,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疗遗产并创立我国新医药学派,打下牢固的基础。”[2]

从临床文献所反映的规律出发,余先生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如余先生从自己多年的临床和古典医籍阅读实践中认识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乃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他从医学发展的观点分析指出,辨病论治要早于辨证论治,《内经》、《五十二病方》、《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医方都具有辨病论治的特点,即使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同样具有不少辨病论治的阐述。进入21世纪后,余先生进一步提出临床诊治疾病,不应只是重视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还须融入“溯因论治”。他认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学说,是诊疗各科病证的重要基础理论,也体现于多种疾患的治疗之中[3-4]。

《祖国医学对肾炎的认识与治疗》一文中,余先生通过系统梳理古今文献,从中探索出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水”、“肿”可与中医所说的“水气”、“水肿”、“肿胀”等病证相联系,而水肿的发生与脾、肺、肾关系密切。肾炎的病因病机为脾阳虚惫、肾火不温、肾阴不足、肺气不充等。因为肾阴虚则阳无以化,肾中命火衰,则不能蒸动肾关,脾阳虚则失去健运,脾肾俱虚则气化失宜,肺气不充则治节有亏。在治疗上,慢性肾炎(间有表证)以补肾益脾、开发腠理,佐以利水为主。一般慢性肾炎,水肿明显者,利水十分重要,并当健脾温阳;慢性肾炎身体虚弱者当以益气扶阳、温肾利水;肾炎兼有肠胃症状者以调中健脾,佐以渗湿;肾炎兼有感冒者先治标;肾炎水肿已消退者,以补肾气为主。余先生在对肾炎病位、病因、病机、辨证、治则概括分析的基础上,也总结了常用的治疗方剂及常用药物,如五皮饮、五苓散、胃苓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实脾饮、真武汤、八味肾气丸、当归芍药散、越婢加术汤等,为中医临床治疗肾炎指明了诊疗思路[5]。

《中医对癌瘤病因的突出贡献》一文中余先生指出“脱营”、“失精”是我国对癌瘤病因症候认识的早期记载,而肝郁等情志因素是癌瘤比较多见的致病内因[6]。这些规律的探讨为治疗癌瘤提供了很好的古代文献依据和治疗思路。

学而不泥,治疗注重圆机活法

孙一奎《医旨绪余》云:“仲景不徒以伤寒擅名,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奏绩,阳有余阴不足之论,不可以訾丹溪,而撄宁生之技,亦可不朽。”意指学习不可拘泥,要灵活变通。

余瀛鳌先生后期的撰文重在有关诊治中的圆机活法,如《活法巧治》、《“常法”治病失效之后》、《对学术流派要“学而不泥”》等文均是此类。如治疗头痛我们习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而余先生在《“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一文中列举了两条有趣的病例。一则《名医类案》中病案,记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曾经治疗一妇女,患偏头痛已数年,间有眩晕,眼睛红肿,大便燥结,脉象急数有力,张子和认为是“阳燥金胜”,用大承气汤加味法治之而愈。一则《医宗必读》载李士材曾治一患者“头痛如破,昏重不宁,风药血痰药久治无功,脉之尺微寸滑,诊断为肾虚水泛为痰。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等方遂愈”[7]。类似这样的病证诊治变法,散见于各类临床医著中。

在临床上真正能做到圆机活法实非易事,它是以广泛阅读临床文献和不断积累诊疗实践为基础的,往往是通过细致地诊察、思考所得出的“点睛之笔”,如非学验俱富,是很难达到的一种极致状态。余先生在整理临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古代医家的生动治例,加以理解分析,力求学而不泥,学习、掌握圆机活法。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余瀛鳌先生的学术造诣可以归纳为逐渐上升的四个阶段,即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到“去粗取精,由博返约”,再到“临床文献,相互印证”,最终力求达到“学而不泥,圆机活法”的境界。

[1]余瀛鳌.《傅青主男科》中的临床方治[J].山西中医,2008,24(1):32.

[2]余瀛鳌.略谈学习中医古典著作[N].健康报,1962-02-24(8).

[3]余瀛鳌.辨病论治和通治方[J].中医杂志,1987,(1):55-58.

[4]余瀛鳌.溯因·辨证·辨病——论治三大要素[J].中医药学刊,2003,21(3):329-330.

[5]余瀛鳌.祖国医学对肾炎的认识与治疗[J].中医杂志,1959,(1):196-222.

[6]余瀛鳌.中医对癌瘤病因的突出贡献[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853-1854.

[7]余瀛鳌“.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N].健康报,1963-03-27(8)

Review on YU Ying-ao's Academic Ideas:Analysis of Works and Achievements

ZHANG Wei,LI Zhe1,LI Hong-tao2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700,China 1.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700,China 2.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Medical Science,Beijing 100700,China)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Dr YU Ying-ao's works and writings for his bei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 and a literature scholar,to summarize his academic ideas.In this paper,his achievement could concluded into four phases with continuous development,that is,"Diligent study from classics with wide adoption of various prescriptions.","From being general into essential,from being sophisticated into concise.","Mutual benefits between clinical practices and literature study",and finally to reach"Research without solid laws by flexibility with wisdom."

academic characteristic;YU Ying-ao;clinical practi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ter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249

A

1006-4737(2016)01-0050-04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猜你喜欢

古籍学术文献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学术动态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