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在新生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6-01-27张力召王德友
张力召 王德友
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在新生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张力召 王德友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用于新生儿下腹部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围麻醉期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骶管阻滞后10 min、手术切皮、手术15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清醒迅速平稳,无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在新生儿下腹部手术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
七氟醚;骶管麻醉;新生儿
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特殊的生理结构,麻醉相对于成人有很多不同之处,麻醉要简单、安全,对小儿生理干扰小,从而增加了麻醉和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因此七氟醚复合骶管麻醉用于新生儿麻醉,尤为重要。现将本院麻醉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患儿,其中男25例,女15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年龄6 h~28 d;体重1.8~4.3 kg;急诊手术30例,择期手术10例。手术种类:嵌顿疝8例,肠脐瘘6例,脐膨出4例,肛门闭锁8例,各种先天性肠闭锁、肠坏死、结肠造瘘术14例。
1.2 麻醉方法 常规放置胃肠减压器,空气加热床保温,监测患儿HR、RR、SpO2、BP、心电图(ECG)、氧饱和温度(T)(迈瑞9000),密闭呼吸回路(Datex-Ohmeda),七氟醚8%,氧流量4ml/min,面罩紧闭吸氧10~20 s后,小儿意识消失后,七氟醚浓度降至1%~2%,观察患儿胸廓起伏,避免呼吸抑制。开放静脉通路,给予长托宁0.01~0.02 mg/kg,患儿取左侧屈曲卧,骶裂孔体表定位,常规消毒,用5ml注射器上的7号针头行骶裂孔穿刺,针杆向尾侧倾斜与皮肤呈30~40°进针,有落空感时回吸,无血及脑脊液,推注无阻力即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0.8%~1.0%利多卡因或0.20%~0.25%罗哌卡因,0.7~1.0ml/kg容量计算。骶管注射完毕后,仰卧位观察生命体征,观察2 min后调节麻醉平面,待麻醉平面固定在T10(最多不超过T6),开始消毒铺巾手术。术中持续1%~2%七氟醚面罩吸入,氧浓度维持在40%,氧流量1~2ml/min维持麻醉,术中监护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体动,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七氟醚,大流量通气去醚,待患儿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
1.3 术中监测指标 连续监测ECG、HR、RR、SpO2、BP、T,并记录麻醉前、骶管阻滞后10 min、手术切皮、手术15 min、手术结束时的变化。观察手术牵拉、口腔分泌物、呼吸幅度、术中出血量(大于全身血容量10%的患儿采取等量输血),末梢循环及患儿温度的变化。观察患儿术后有无恶心、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儿均在阻滞后5 min出现麻醉效果,10 min后阻滞平面固定,平面上界达T(6±2),整个术中患儿呼吸和循环平稳、肌松良好,无不良反应,麻醉效果满意。骶管阻滞后10 min、手术切皮、手术15 min、手术结束时的HR、RR、BP、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儿苏醒无肢体不自主运动、无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术后随访无尿潴留、无肢体运动障碍。
表1 40例围麻醉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比较(±s)
注:与麻醉前比较,aP>0.05;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1mm Hg=0.133 kPa
指标 麻醉前 骶管阻滞后10 min 手术切皮 手术15 min 手术结束HR(次/min) 150.11±1.78 148.44±1.68a 146.35±1.68a 146.45±1.48a 148.32±1.79aRR(次/min) 31.86±0.79 30.30±0.78a 30.40±1.48a 30.20±1.65a 31.70±0.66aSBP(mm Hg) 91.08±1.56 87.80±1.45a 86.68±0.98a 89.79±0.88a 91.66±1.22aDBP(mm Hg) 55.12±0.82 54.56±2.08a 55.20±1.03a 54.29±0.85a 55.78±1.86aSpO2(%) 98.00±0.12 97.78±2.32a 99.00±0.34a 98.00±1.08a 99.00±0.98a
3 讨论
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各项功能不健全,代谢能力差,全身麻醉对其生命体征影响大,而成为麻醉的一大难度[1]。新生儿骨性标志明显,骶裂孔容易扪及,再加上骶管穿刺简单、创伤小,与硬膜外阻滞相比骶管阻滞更不易误入蛛网膜下腔而至全脊髓麻醉[2]。另外,新生儿脊神经细、鞘膜薄、脂肪组织疏松等特点,故硬膜外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以往新生儿麻醉多采用氯胺酮或其他静脉复合麻醉,由于阵痛效果或手术牵拉,手术中要不断加大麻醉用量,对新生儿呼吸、循环影响较大[3]。在再加上手术时间长,新生儿肝肾功代谢比较差,麻醉后苏醒和以后小儿的认知都可能有影响,所以,骶管麻醉阻滞完善,阵痛效果好可以弥补之一缺点。
新生儿手术一般身体发育比较差,同时合并其他并发症,对呼吸和循环都有一定的影响。新生儿骶管阻滞后循环功能比较稳定,这可能与新生儿膈肌以下的血管发育不全,交感神经节调节作用在循环功能调节所占的比例少,血容量不足主要靠心脏代偿有关[4-7]。骶管阻滞主要是经骶管给药,减少静吸复合麻醉药的用量,有利于麻醉后苏醒和麻醉药的代谢,且其具有术后镇痛或者是超前镇痛的作用,减少术后躁动的优点[8-12]。
综上所述,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新生儿下腹部手术,是一种麻醉效果显著,麻醉速度较快,恢复迅速,且安全性高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庄心良,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14-1319.
[2]任玉琢,金立民.0.2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新生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麻醉与镇痛,2010,4(17):64-65.
[3]张泽勋,周江明,冯新林,等.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0): 17-19.
[4]圣莫里斯.实用小儿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6.
[5]罗晓琴.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9):2343.
[6]许文军.喉罩联合骶管阻滞在婴幼儿腹部以下手术的应用.中外医疗,2010,29(36):37-38.
[7]张建强,吕之勇,李传定,等.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546-547.
[8]潘永英,陈柳妹,田航,等.右美托咪定对预防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广东医学,2013,34(4): 623-625.
[9]张维娥,刘奕君.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脐以下手术中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2):1095-1096.
[10]黄景贤,何二宁,甘伟耀.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微创医学,2013,8(4):412-414.
[11]彭波.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应用.吉林医学,2012,33(16):3463.
[12]叶玉萍.七氟醚复合骶管内麻醉在婴儿手术中的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7):79-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2.132
2016-03-22]
712000 咸阳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