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学生为例

2016-01-26王高洁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研究——以福建省高校学生为例

王高洁

(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为进一步解释和预测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本的构架理论,引入主体行为态度、个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假设模型。对122名大学生志愿者采取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中的主体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两个变量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影响显著,认知程度、利他性、利己性、重要他人、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福建大学生志愿者;行为意向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志愿服务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参考国内学者陈文冬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定义[1]和国内学者张乾坤对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定义,[2]我们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强调大学生的自愿服务;主体是由具备较高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在校大学生构成;大学生志愿者们具有基本固定的组织形式。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研究多集中在志愿者行为特征分析与组织管理研究方面,涉及大学生志愿者个体行为特征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深层研究缺失。而在志愿者行为过程化研究中,相关学者大多从理论层面出发,缺少定量研究,需要一个理论上的模型框架使行为意向的研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自上世纪90年代依赖被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的预测研究,而研究结果也表明:TPB能较好的预测行为的产生,并能合理解释行为意向与行为过程。[3]

国内学者冯琰在借鉴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从态度、主观规范和主观控制感三个维度出发,提炼出影响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模型(如图1所示),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态度”、“主观规范”、“主观控制感”这三个变量对“行为意向”均有显著影响,且“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大。研究表明该模型在研究我国社区志愿服务问题上具有一定的适用性。[4]

因此,笔者选择以TPB为基本理论架构,引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三个变量,构建大学生志愿者行为意向模型,以期为合理引导大学生志愿者行为的产生与保持提供有力的理论参考和现实途径。

一、模型构建

(一)TPB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由A-jzen于198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行为意向决定,而行为意向则受主观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因素的影响。包括实际行为、行为意向、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五个基本要素,其中个体的实际行为是由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意向表明个体采取某种特定的行为动机,而个体的行为意向又受主体行为态度、个人主观规范和自我的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影响,其中自我的知觉行为控制从各个方面,或多或少,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和控制着行为。个体通常拥有许多有关行为的信念,Ajzen认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只有少数的特定行为信念能够通过影响和改变主体行为态度、个人主观规范和自我的知觉行为控制三个方面,间接或直接影响行为意向,并最终导致某种行为的产生或改变。实践证明,如果一个人的主体行为态度越积极、个人主观规范越清晰、自我知觉行为控制越强,个体采取某种行为的意向越强烈,也就越可能最终执行某种行为,而这三个变量对行为预测的准确程度是相对的,会因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3]

图1: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假设模型

(二)研究假设

依据TPB行为理论,将其经典理论模型与大学生志愿者实际服务行为进行对比发现,Ajzen强调一致性原则的对象、行动、环境和时间四个元素,在大学生实际志愿服务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变量来看,影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因素具体有哪些,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如何,现有研究中并没

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笔者采取小组访谈与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三个方面的开放性问题,即目标行为有哪些益处和害处、哪些个人或团体会影响目标行为的发生、哪些因素会促进或阻碍目标行为的发生来获得突显信念,来收集大学生志愿者行为意向的真实情况,并依据所收集的内容,引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三个变量,构建如下假设模型:

图2: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假设模型

二、调研设计与数据获取

(一)调研设计

在概念性定义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定性访谈成果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人口学信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预测结构三个部分。在预测结构部分,主要围绕模型中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行为意向产生影响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参与意向变量以及对这三个参与意向变量各自有影响作用的变量,如认知程度、社会支持程度、自我肯定等变量,进行了测量,总共形成了28个测量项目。这些测量项目的测量均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法,并根据符合程度或影响程度的不同相应地给予赋值。[6]

行为态度变量用3道题目进行测量,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是一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行为”。主观规范变量用4道题目进行测量,如:“当你拒绝提供无偿志愿服务时,能感受到来自周围老师、同学带来的群体压力”。知觉行为变量用2道题目进行测量,如:“在缺少社会支持与认可的情况下,我确信能将志愿服务活动坚持到底”。认知程度变量用3道题目进行测量,如:“你完全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特征”。社会支持变量用4道题目进行测量,如:“我周围的人都认可我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付出”自我肯定变量用3道题目进行测量,如:“你完全不在乎他人对你所提供志愿行为的评价,完全任何志愿行为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主张”。除此之外,量表还包括对其他影响变量进行检验的题目9道。

(二)信效度检验

为了判断本次调查所用的调查问卷是否可靠,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对此次问卷的信度进行信度检验,其中行为态度与影响因素认知程度、利他性、利己性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1,主观规范与影响因素重要他人、社会支持程度的Cronbach α系数为0.678,知觉行为控制与影响因素掌握资源、自我肯定的Cronbach α系数为0.575,行为意向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的Cronbach α系数为0.590。该检验结果显示,这些测量项目均达到较好的信度。

(三)数据获得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福建省内在校大学生,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98.36%。有效样本中,男生54.1%,女生45.9%;大一学生6.56%,大二学生31.15%,大三学生29.51%,大四学生32.79%;人文社科学生45.9%,理工科学生54.1%;党员34.43%,团员61.48%,群众占4.1%。

三、研究结果

(一)现状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列举了六项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如:“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为社区提供环境整治服务”、“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设立医疗点或家电维修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关爱留守儿童”、“文教卫生、科普法律宣传”、“参与社区文体活动,送文化艺术到社区”、“捐赠、慰问活动”。调查显示:

有64%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过“文明城市创建,为社区提供环境整治服务”的志愿者活动;有35%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过“文化教育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活动;有27%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过“文教卫生、科普法律宣传”的志愿者活动;有16%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过“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设立医疗点或家电维修服务”的志愿者活动;有19%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过“参与社区文体活动,送文化艺术到社区”的志愿者活动;有14%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过“捐赠、慰问活动”的志愿者活动。调查结果说明,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类型丰富、内容多彩,但能体现大学生志愿者专业知识的志愿活动又相对较少。

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大学生志愿活动多以集体活动形式进行,虽然参与人数较多,但是参与过程缺乏主动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理解处于比较模糊的状况。同时,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组织形式缺乏创新,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在环境卫生清扫、留守儿童慰问、社区文明宣传等方面,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变化,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志愿者往往会出现第一次积极、第二次倦怠、第三次逃离的情况。

(二)假设检验

本研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检验,分别检验模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何,以期得出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

图3: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

图3结果显示:在行为意向维度,大学生关于志愿服务的态度评价和主观规范对其志愿服务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关于志愿服务的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志愿服务行为意向无显著影响;在行为态度维度,认知程度、利他性、利己性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态度”均有显著影响;在主观规范维度,重要他人和社会支持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在知觉行为控制维度,掌握资源和自我肯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知觉行为控制”均无显著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构建行为意向假设模型,并以福建省内部分高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相关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影响显著,知觉行为控制

影响不大,证实了计划行为理论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意向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同时,笔者将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行为意向的主要因素,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二是大学生关于志愿服务的利他性和利己性动机;三是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决策的重要他人;四是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程度。

(二)结果讨论

在影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因素中,利他性和利己性表现最为明显,证实了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引导的重要意义。结合学校目前所倡导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正在在思想教育之外的一项重要的行为教育。大学生志愿者在实际的志愿行动中,体验到的真实感受正是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有益补充。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从点滴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而另一方面,由于利己性也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意向的重要因素,因而我们应正确认识大学生对发展自我的合理诉求,采取正确的方式合理引导。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引导中,应善于利用重要他人对大学生的影响。在自我心理学中,重要他人的示范作用贯穿人的发展。大学生处于人格发展最核心的阶段,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人际交往模式的建立、自我道德养成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将重要他人投射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参与前期学长学姐的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进行过程中,老师的鼓励、他人的任何、同学的接纳,参与后期的组织嘉奖,这些都会成为持续激发参与行为的发生与延续。

因此,在目前高校所进行的各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行为意向的过程研究,并加强引导与示范作用,使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增强体验,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愿。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的效能研究》,项目编号:FJCGZZ12-039)

参考文献:

[1]陈文冬.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述评[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3):41-44.

[2]张乾坤.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3]李乃文,马跃,牛莉霞.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矿工故意违章行为意向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0):3-9.

[4]冯琰.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研究——以北京市ZJ社区为例[D].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06.

[5]刘春济,高静.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行为意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7):56-64.

[6]余益兵,汪义贵.大学生志愿者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5):23-26.

猜你喜欢

计划行为理论
上海市居民新能源汽车出行行为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和PWM整合模型对大学生锻炼行为意向预测的研究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与行为的差异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
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休闲农业旅游行为意向研究
消费者低碳消费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锦州市居民家庭固体废弃物循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仿冒奢侈品意愿的研究陆施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