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6-01-26郭蓓马新影邵丽
郭蓓 马新影 邵丽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造口患儿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郭蓓 马新影 邵丽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模式对造口患儿护理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方法164例首次住院治疗的肠造口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运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皮肤炎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配合造口患儿的家属,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提升造口患儿的最终护理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性和可行性都比较好。
造口患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比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医学界的有效探索,也是一个新兴趋势[1]。为了实现对疾病的治愈目标,给予患者必要的关怀照顾是必需的,家庭正是患者获得关怀和照顾的最佳场所。本院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新模式,在对造口患儿的护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实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5年第一季度收治的164例首次住院治疗的造口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观察组中男60例,女22例,年龄5个月~15岁,平均年龄(4.23±3.25)岁;造口类型分类:有回肠末端造口60例,乙状结肠造口20例,还有横结肠造口2例。对照组中男66例,女16例;年龄5个月~16岁,平均年龄(4.26±3.16)岁;造口类型分类:有回肠末端造口60例,乙状结肠造口20例,横结肠造口2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造口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执行疾病等级护理,患儿造口开放后实施造口护理,关注患儿的病情,患儿出院前仅对患儿家属进行造口护理方面的指导培训及进行常规性的造口手术和护理相关知识教育。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所应用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安排家属参加全过程的护理 医院要编制患儿造口护理方面的专业护理资料,结合临床上患儿造口的特点和部位,选择相应的造口护理方案。手术后的1周内需要观察肠管血运,因此需要采用暴露法。进行造口的开放时,要求家属在接近患儿时,必须身着隔离衣,进入病房前对手部进行消毒。常规的造口护理工作要认真做好,包括暴露法、覆盖法,粘贴造口袋法等。从护士做第1次造口护理开始,家属要在旁学习观察,其后每日15:00后未对患儿实施治疗时,可由患儿家属在护士指导下,自行对患儿进行造口护理。
1.2.2.2 给予患儿必要的心理关怀和鼓励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要求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关怀和照顾,在造口手术进行之前,医院应该组织对家属普及造口手术相关知识,造口图片、护理等内容,减轻家属的忧虑以及对造口手术的陌生感。医院应对家属的相关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并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在造口手术实施后,要求家属带到患儿病房的玩具必须经过仔细消毒,分散患儿对自身病痛的关注。
1.2.2.3 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要保证家属在护士指导后完全掌握造口护理的相关技能操作,才能允许患儿出院。患儿出院前,要将专业医生的咨询联系方式、预约挂号方式进行告知,组织专科医生和护士对患儿进行出院随访,帮助患儿及家属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且记录两组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的效果,通过患儿出院后的造口处及周围的皮肤发生皮炎的程度,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皮炎程度可以分为:第一期是患儿皮肤恢复较好,表皮开始变红;第二期是表皮层受损,存在破皮、水疱炎症,但并未出现坏死;第三期为皮肤损伤蔓延到皮下组织,出现了感染或坏死现象;第四期是造口处皮肤损透入皮下的脂肪到达肌肉组织。同时观察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皮肤炎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患儿入院、住院、出院每个阶段,以家庭为中心对患儿进行造口护理实践,医院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教育培训、心理疏导和家庭延续护理等各个方面的服务[2]。在小儿肠造口护理工作中引入以家庭中心护理模式的理念,造口患儿需要由家属在家中进行3~6个月的造口护理工作,因为患儿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成年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的要求相对更高,需要患儿家属的密切配合。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对于造口患儿护理效果较好,并且为其提供了家庭轻松和温暖的氛围,适合低龄患儿的年龄特征,有利于造口患儿的早日康复。专业医师和护士负责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借助亲情、轻松的气氛,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综合研究结果发现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提高家庭对患儿进行造口护理方面,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护理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不仅仅是要求医院对患儿的认真负责,患儿家属的配合很重要。家属应该在医生和护士指导下,在医院积极学习造口护理相关知识,在家中实施对患儿造口的护理时,要及时向医院进行护理情况的反馈。以家庭为中心的造口护理模式,通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了造口患儿的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感,符合中国家庭对促进儿童健康的需求,也和我国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相一致。
[1]施建文.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实施效果.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4):170-172.
[2]李天红,刘晓文,胡敏,等.“以家庭为中心”儿童肠造口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中国护理管理,2015(3):357-36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219
2015-11-25]
475000 开封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