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肺癌汤对晚期血瘀痰凝型肺癌患者血瘀症状的影响

2016-01-26王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凝症候血瘀

王斌

自拟肺癌汤对晚期血瘀痰凝型肺癌患者血瘀症状的影响

王斌

目的探讨自拟肺癌汤对晚期肺癌(血瘀痰凝型)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140例晚期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肿瘤及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自拟肺癌汤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瘀症状及KPS评分变化。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体倦乏力和舌暗瘀斑方面,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卡诺夫斯基评分(KPS)分别为(72.25±8.99)分 和(71.24±8.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93.12±8.44)分和(82.43±8.32)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用药安全性较好。结论自拟肺癌汤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方面效果明显,并可明显缓解中医症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肺癌;高凝状态;血瘀痰凝型;中医药

临床研究发现晚期肺癌患者多合并血液高凝状态[1]。而血液高凝状态不仅是血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促进肺癌的生长、转移,是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2]。因此积极预防血液高凝状态,是肺癌治疗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自拟肺癌汤采用活血祛痰法防治晚期肺癌血液高凝状态,观察干预效果,希望能为晚期肺癌血液高凝状态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140例晚期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中男4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89±13.67)岁;腺癌38例,鳞癌32例;临床分期:Ⅲ期36例,Ⅳ期34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6.37±14.16)岁;腺癌35例,鳞癌35例;临床分期:Ⅲ期35例,Ⅳ期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病理确诊为晚期肺癌; ② 符合血液高凝状态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血瘀痰凝型者;③年龄18~80岁; ④KPS>60分,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⑤ 纳入前2个月无活动性出血;未行抗凝、抗血小板、溶栓及中药活血化瘀等治疗;⑥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 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者;② 同时参加其他药物试验者;③对本研究已知药物成分过敏者; ④因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观察者。

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血瘀痰凝型”诊断标准:主症:①面色晦暗、②体倦乏力、③ 肢体疼痛、④皮下瘀斑;次症:①肌肤甲错、②肢体麻木、③头晕目眩;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沉弦。具备主症2项,次症1项以上,结合舌脉可诊断。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肿瘤及对症处理,给予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口服治疗,治则为活血祛痰,组方如下:黄芪30 g、人参15 g、白术12 g、丹参12 g、红花12 g、水蛭12 g、枳壳10 g、陈皮10 g、半夏10 g、当归12 g、甘草6 g。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以2个月为1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 中医症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虚血瘀证”相关标准。按照症候的程度由轻至重,分别为0、2、4和6分。生活质量:采用KPS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表示健康状况正常,无主诉或明显客观症状;10分为最低分,表示垂危,病情急剧恶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及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体倦乏力和舌暗瘀斑方面,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面色晦暗 体倦乏力 疼痛 肌肤甲错 肢体麻木 舌暗瘀斑 脉涩 总分观察组 70 治疗前 2.32±1.24 2.83±1.33 1.53±0.44 0.99±0.24 0.87±0.24 2.33±1.15 0.95±0.24 11.43±3.44治疗后 2.16±1.37 1.53±0.74ab 1.47±0.35 0.82±0.24 0.59±0.17 1.25±0.67ab0.85±0.23 7.45±2.14ab对照组 70 治疗前 2.26±1.23 2.87±1.37 1.57±0.45 1.01±0.24 0.93±0.24 2.37±1.15 0.94±0.24 11.85±3.27治疗后 2.33±1.24 2.93±1.34 1.53±0.37 0.92±0.25 0.63±0.19 2.44±1.24 0.84±0.24 10.95±1.34

2.2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KPS评分分别为(72.25±8.99)分 和(71.24±8.6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93.12±8.44)分和(82.43±8.32)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安全性分析 观察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无明显变化,用药安全性较好。

3 讨论

肺癌归属于中医学“肺积”病的范畴,而血液高凝状态与中医学血瘀证关系密切[3]。中医学认为“肺积”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研究通过活血祛痰法治疗肺积血瘀痰凝型,以期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以肺积血瘀痰凝型为病因病机。组方中黄芪、人参、白术功以益气健脾,丹参、红花、水蛭功以活血化瘀共为君药;枳壳、陈皮、半夏功以化痰行气为臣药,当归功以补血活血为佐药,辅佐黄芪、人参及白术,所谓气血同源,气为血之母,血为气之帅,即气能生血、行血及摄血,而血能载气;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痰、化痰行气之效。目前为止已有不少关于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报道[4]。邓生明等[5]报道采用川芎、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血液高凝状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组方中含有以上三种药物,取得的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效果可能与以上药理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自拟肺癌汤在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方面效果明显,并可明显缓解中医症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潘倩雄.纤维蛋白原、vWF及D-二聚体与肺癌关系的临床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4):291-292.

[2]韩啸东,张侠,刘畅,等.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调查.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5):882-886.

[3]阎丽珠.注射用血栓通改善中晚期肺癌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广西中医药,2014,37(1):32-33.

[4]张翔,周建伟,顾芳红,等.补阳还五汤治疗中晚期肺癌血液高凝状态的疗效观察.实用肿瘤学杂志,2013,27(5):414-416.

[5]邓生明,陆用莲,林小清,等.活血祛痰方对中晚期肺癌高凝状态作用运用分析.中医临床研究,2012,4(18):74-7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94

2015-12-24]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高凝症候血瘀
更正说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话说血瘀证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