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中的疗效
2015-07-09张素青
张素青
【摘 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5例研究组和25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干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9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均未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皮疹、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可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高凝状态,提高妊娠率,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肝素;高凝;复发;流产
复发性流产指连续2次以上的流产,与机体高凝状态有关。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经酶解聚后产生的片段,分子量低,有极强的抗凝及纤溶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凝治疗中。因此我们拟收集近3年我院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高凝状态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25例研究组和25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低分子肝素干预。研究组平均年龄(30.3±2.8)岁,平均流产次数(2.7±1.8);对照组平均年龄(31.2±3.9)岁,平均流产次数(2.8±1.7);2组人员年龄、流产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①年龄大于18周岁。②高凝状态定义为APTT<30s或D-二聚体>1mg/L。③无子宫解剖、内分泌、感染等原因导致复发性流产者。
1.3 排除标准
丈夫精液、夫妻染色体核型异常者。
1.4 治疗标准
1.4.1 对照组 口服维生素E、叶酸,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有先兆早产时抑制宫缩、保胎治疗。
1.4.2 研究组 基础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加用低分子肝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90,生产厂家: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干预,每日注射5000U,APTT延长1.5倍以上停用。每周监测 D-二聚体和APTT。
1.5 评价方法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倾向、皮疹、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等指标。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9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均未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皮疹、骨质疏松、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复发性流产病因众多,除与内分泌,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外,与血液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众多研究[1]指出高凝状态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增加,如流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可能与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损伤、微血栓形成有关、胎盘微血栓形成后,可影响胎儿血氧供应,使胚胎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增加流产风险。
众多研究[2]显示复发性流产患者体内可以检出以抗心磷脂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以上抗体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促进血小板聚集,并且与血小板磷脂结合,诱导血小板激活。此外抗心磷脂抗体还可以阻止蛋白质C的激活,抑制纤溶酶原活化。而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改善高凝状态的同时,还可以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间的平衡。研究[3-4]指出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1~2周后,可减少抗磷脂抗体介导的补体激活,使体内粘附分子、炎症介质表达下降,抑制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聚集。但是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使用期间需要严密检查D-二聚体和APTT,避免骨质疏松、骨折、出血等不良反应。
有学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但阿司匹林服用后有导致出血、胎儿畸形的危险[5]。而免疫疗法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不作为推荐治疗方法。但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在给药途径、剂量、适应证及安全性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本次研究认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可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高凝状态,提高妊娠率,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毛立群,李瑞民,闫燕华.自身抗体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J].河北医学, 2011,7(12):1077-1078.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891.
[3]江明性,杨藻宸.药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08-209.
[4]乔娟,张园,钟梅,等.低分子肝素在子痫前期和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2):1894-1896.
[5]刘宗话,王谢桐.低分子肝素治疗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07,47(20):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