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
2016-01-26郭桂梅
郭桂梅
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的治疗价值分析
郭桂梅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10例老年癫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片),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4%(53/55)、72.7%(40/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商值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3/55)优于对照组的29.1%(16/55)(P<0.05)。结论在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能获得较苯巴比妥片更为显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老年患者;癫痫;丙戊酸钠缓释片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癫痫类型,老年性癫痫的患病率较高,多发于>60岁老年人。老年性癫痫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考虑与脑血管病、脑卒中、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当前,临床上多采用丙戊酸钠等广谱抗癫痫药物对老年癫痫进行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但是,国内针对老年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等药物治疗的研究仍较少。本研究以110例老年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癫痫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含既往病史或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含重要脏器损伤的患者及存在心脏功能异常的患者。将1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2±4.2)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8±5.2)年;22例为强直阵挛性发作,14例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1例为单纯部分性发作,5例为肌阵挛,3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阵挛发作。对照组患者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5.4±4.3)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6±5.3)年;24例为强直阵挛性发作,13例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0例为单纯部分性发作,4例为肌阵挛,4例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强直阵挛发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批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常规抗癫痫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41124)治疗。初始剂量为500 mg/d,治疗7 d后,对患者血药浓度进行检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控制发作的血药浓度的有效剂量的最低值,维持剂量为750~1000 mg/d。对照组采用苯巴比妥片(吉林省东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41101)治疗。180 mg/d苯巴比妥片口服,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商值,得分越高,提示认知功能越好[1]。①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75%~100%,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74%,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以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差[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4%(53/55):2例无效,30例有效,23例显效;对照组则为72.7%(40/55):15例无效,22例有效,18例显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商值评分分别为(8.2±0.2)、(9.3±0.4)、(15.8±0.4)、(104.6±2.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1±0.2)、(6.2±0.4)、(12.4±0.3)、(75.0±3.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24.4±3.7)分,对照组则为(24.5±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18.0±2.2)分,对照组则为(24.0±1.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3/55):1例恶心,1例上腹不适,1例嗜睡乏力。对照组则为29.1%(16/55):8例恶心,5例上腹不适,3例嗜睡乏力。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癫痫是一种常见临床综合征,主要是因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致使大脑出现短暂的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的疾病。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癫痫的发病机制,考虑与患者自身遗传、脑炎、颅内肿瘤、大脑灰质异位症等因素有关。而且,近年来,老年性癫痫发病率不断提升,多为继发出现,有着更为复杂的成因,这就导致其治疗难度较大。多数患者癫痫发作时能被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系统的治疗。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苯巴比妥片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不良反应,降低其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4]。而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广谱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缓释片能降低机体内的r-氨基丁酸水平,且能促进r-氨基丁酸在突触前、突触后的传递,从而有效抑制r-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此外,丙戊酸钠缓释片还能直接影响Ca2+、Na+通道,对神经元的持续性发放作用进行减弱,从而有效抑制机体丘脑皮质环路,达到抗癫痫的目的。而且,丙戊酸钠缓释片安全性高,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可在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普及。本研究中,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突显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的安全性。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果表明,在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能获得较苯巴比妥片治疗更为显著的效果。而且,治疗后,实验组认知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作者认为,这可能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能对癫痫样放电进行控制,从而减少癫痫发作有关。而且,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均明显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能获得较苯巴比妥片更为显著的效果,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王浩.妥泰加用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的临床效果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41-142.
[2]林若庭,洪志林,蔡若蔚,等.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612-613.
[3]林晓静,杨建波,邹全,等.丙戊酸钠片对老年癫痫患者腺苷酶水平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349-5350.
[4]李欣.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医学工程,2015(10):4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132
2016-07-27]
110031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