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采用不同方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的比较
2016-01-26张乐
张乐
胸腰椎骨折采用不同方式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的比较
张乐
目的比较分析胸腰椎骨折采取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与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6.2±7.6)min,短于对照组的(90.3±8.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2.7±10.3)ml,少于对照组的(201.5±32.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为(4.2±1.3)cm,短于对照组的(10.3±2.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引流量为(15.5±5.2)ml,少于对照组的(72.2±1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后凸Cobb角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术后ODI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ODI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较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以及改善生理功能的优势,技术操作更为简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段骨折多是骨科的一种常见性疾病,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1]。为了保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多采用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手术,目前以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与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为主[2]。本科对两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34例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37.7±10.3)岁,受伤时间2~6 d、平均受伤时间(3.1±1.2)d;受伤原因:高空坠落29例、重物砸伤18例、车祸伤20例;Cobb角(15.3±5.9)°、椎体前缘高度比为(63.3±9.9)%、ODI(66.2±10.4)。观察组患者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38.1±10.5)岁,受伤时间1~5 d、平均受伤时间(2.9±1.3)d;受伤原因:高空坠落31例、重物砸伤15例、车祸伤21例;Cobb角(15.8±6.1)°、椎体前缘高度比为(63.8±10.1)%、ODI(65.8±10.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时间、受伤原因、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和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后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上下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伤椎椎弓根、置入椎弓根钉后扩大钉道并拧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杆后恢复伤椎高度,复位满意后螺钉固定。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全身麻醉后俯卧位,C型臂下定位伤椎部位及体表投影标记,于标记处切开皮肤至深筋膜,将伤椎上下椎弓根用空心手锥钉穿刺后置入导丝,空心套管扩撑后置入攻丝,撤出套管后拧入椎弓根螺钉。选择适宜的连接棒撑开伤椎至满意复位。逐层予以缝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量、术后1年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以及ODI[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90.3±8.7)min、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6.2±7.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1.5±32.6)ml、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2.7±10.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切口长度(10.3±2.7)cm、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4.2±1.3)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引流量(72.2±15.6)ml、观察组患者引流量(15.5±5.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分别为(88.7±9.4)%、(91.2±9.7)%,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后凸Cobb角分别为(5.7±3.0)°、(5.4±3.2)°,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后凸Cobb角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ODI分别为(34.3±6.2)、(18.9±5.6),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ODI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脊柱骨折多表现为胸腰椎骨折,比例高达50%[4]。多年的临床总结认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一定的缺点,术中需要大范围的剥离和牵拉其周围的肌肉组织,不可避免的造成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及萎缩,导致肌力下降等预后不良[5]。国内研究报道: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手术切口小、出血少、不需要对椎旁的肌肉进行大范围剥离,从而减轻损伤肌肉;同时通过椎间孔进钉能够有效的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导致的肌肉萎缩;最后微创手术治疗是沿分离的肌纤维之间进针,操作简单易学,适于基层医院开展[6,7]。与吴昊[8]的研究结论相符合,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的长度和引流量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的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均优于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术后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ODI分别为(34.3±6.2)、(18.9±5.6),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ODI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微创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采用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较传统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以及改善生理功能的优势,技术操作更为简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张启斌.微创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6,37(4):265-266.
[2]侯江业,姜棚菲,张宁,等.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14(1):41-43.
[3]周竖平.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评价.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4):694-695.
[4]熊永发,宁旭,闫飞,等.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4):916-917.
[5]汪涛,潘选平,唐先红.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贵州医药,2016,40(5):524-525.
[6]薛文,管晓鹂,刘姝娆,等.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Meta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23):4403-4412.
[7]王军,黄健,郭伟康.微创经皮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 31-32.
[8]吴昊.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河北医学,2016,22(6):936-9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82
2016-07-25]
110024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