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生后早期不同方式喂养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超重肥胖对比观察

2016-01-25张艳秋何守森李桂梅

山东医药 2015年47期
关键词:超重肥胖婴幼儿

张艳秋,何守森,李桂梅

(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 250000;2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



出生后早期不同方式喂养的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超重肥胖对比观察

张艳秋1,2,何守森2,李桂梅1

(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 250000;2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出生后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体格发育及超重肥胖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出生后全程随访至3岁的健康婴幼儿1 180例,根据其出生后前4个月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597例、混合喂养组496例、人工喂养组87例,记录其出生后第42天及第3、6、12、18、24、30、36个月时的体质量及身长,并计算其6、12、18、24、30、36月龄时的超重肥胖发生率。结果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在前6个月(不含6月龄)以母乳喂养组占优势,与混合喂养组体质量相比,人工喂养组身长、体质量相比,P均<0.05;6月龄后以混合喂养组婴幼儿体质量及身长占优势,与母乳喂养组相比,P均<0.05;婴幼儿超重肥胖的总体发生率混合喂养组最高,在24、30、36月龄时,与母乳喂养组相比,P均<0.05。结论 出生后早期母乳喂养的婴幼儿6月龄前体质量及身长占优势,以后增长减慢;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婴幼儿超重肥胖发生率随月龄增长呈降低趋势,但母乳喂养下降更明显,母乳喂养可能有助于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婴幼儿;喂养方式;体格发育;超重;肥胖

目前,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疾病。儿童期肥胖是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儿童肥胖中单纯性肥胖症最多见,约占儿童肥胖总数的95%。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比较困难,而且预后也不理想。目前只能采取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加以控制。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出生后早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为指导婴幼儿合理喂养、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截止2012年2月在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建档并完成3年系统健康管理的幼儿中随机抽取1 180例,男633例、女547例。排除标准:出生时Apgar评分<8分、早产、过期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及先天性疾病患儿,出生后患有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的心、肝、肾、血液系统等疾病及慢性疾病,因疾病而服用激素的患儿。依据出生后前4个月的喂养方式将1 180例婴幼儿分为三组:①母乳喂养组597例,出生后4个月内只用母乳喂养;②混合喂养组496例,出生后4个月内母乳不足,需要每天添加婴儿配方奶粉,每日添加量超过100 mL以上;③人工喂养组87例,出生后未吃过母乳或出生后第1个月内吃过少量母乳,不足1个月起即转为婴儿配方奶粉喂养。三组婴幼儿出生时的身长、体质量、BMI(均来自产科记录)相比,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婴幼儿出生时身长、体质量

1.2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及观测方法婴幼儿生长发育指标包括身长、体质量。分别于小儿出生第42天及第3、6、12、18、24、30、36月龄对其身长、体质量进行测量并作记录。体质量的测量采用杠杆秤,精确到0.1 kg。身长的测量采用婴幼儿标准量床,精确到0.1 cm。

1.3超重及肥胖的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WHO规定的儿童生长标准,M+1SD≤BMI/年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三组婴幼儿身长、体质量比较不同时间点三组婴幼儿身长、体质量测量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婴幼儿身长、体质量比较±s)

注:与混合喂养组同一时间点相比,*P<0.05;与人工喂养组同一时间点相比,#P<0.05。

2.2三组超重肥胖发生率比较超重肥胖儿母乳喂养组6月龄为202例(33.9%)、12月龄为166例(27.8%)、18月龄为115例(19.2%)、24月龄为93例(15.5%)、30月龄为60例(10.0%)、36月龄为52例(8.7%),混合喂养组6月龄为168例(34.0%)、12月龄为143例(28.9%)、18月龄为122例(24.6%)、24月龄为117例(23.6%)、30月龄为76例(15.3%)、36月龄为70例(14.1%),人工喂养组6月龄为26例(29.9%)、12月龄为25例(28.8%)、18月龄为18例(21.2%)、24月龄为19例(21.9%)、30月龄为13例(14.9%)、36月龄为9例(10.4%);三组超重肥胖发生率随着月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母乳喂养组下降更明显;婴幼儿超重肥胖的总体发生率混合喂养组最高,在24、30、36月龄时,与母乳喂养组相比,P均<0.05。

3讨论

人体身长(即头顶至足底的垂直距离)主要反映人体的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和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人体体质量包括各器官、系统和体液的总量,主要反映人体近期营养状况。本观察结果显示,6月龄内的婴幼儿,母乳喂养组身长、体质量均大于混合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因此,支持“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和饮料,可作为6个月内婴儿最佳的营养来源[1]”这一观点及2000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提出的所有婴儿前6个月都应接受纯母乳喂养的建议。本观察结果显示,6月龄以后混合喂养组婴幼儿的身长、体质量大于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的婴幼儿。原因可能是混合喂养的婴儿乳量摄入较大,除了吃入一定量的母乳外,还摄入配方奶,配方奶的给予量容易观察,如有余量,父母或看护人常担心婴儿吃不饱,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刺激婴儿食欲,增加喂养量,造成过度喂养[2]。母乳喂养组婴幼儿6月龄后体格发育并没表现出最佳,可能与过分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忽视了适时、适量添加辅食有关。WHO推荐婴儿从6个月起开始添加辅食,我国婴儿膳食指南也提出相应建议[3]:随着月龄的增长,6月龄以后的婴儿单靠母乳喂养已不足以供给足够的营养,必须添加辅食(米粉、水果、蔬菜、肉等),以满足其快速生长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额外需求。辅食添加不及时,喂养不当会影响婴幼儿的体格发育[4]。而Dewey[5]认为母乳喂养婴儿在6月龄以后体质量增长速率减缓似乎并非营养素供给不足所致,而是婴儿对能量摄入自我调节的结果。Eilerskov等[6]通过队列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婴儿脂肪指数容量。

本观察结果显示,婴幼儿从出生至3岁,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超重肥胖发生率均呈下降趋势,母乳喂养组下降更为明显,且在24、30、36月龄时明显低于混合喂养组。提示母乳喂养有可能是预防肥胖发生的一项有效的保护性措施,但这种作用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来,而是喂养一段时间后逐渐表现出来。Oddy等[7]研究发现,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以上,对预防肥胖的发生有长期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儿童期、青春期直至青年期肥胖的发生。而婴幼儿阶段配方奶喂养儿体质量增长过快,使BMI处于高百分位数[8],可能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孕期以及婴儿期是生命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两个时期机体逐渐适应各种不良营养环境下的各种条件,同时产生相对的适应性反应,并且通过“程序化”对机体的生理、代谢进行持续影响,这与后期的代谢性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关。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肥胖的预防机制有以下几点:①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可促进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数目增多,进而引起脂肪堆积。Lucas等[9]发现,人工喂养儿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要显著高于母乳喂养儿,其原因可能为,配方奶中含有较多的支链氨基酸,被机体代谢后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②影响血清瘦素水平。瘦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由肥胖基因编码,被脂肪细胞分泌,瘦素缺乏会导致肥胖,母乳喂养儿体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人工喂养儿[10]。③母乳中含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多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的释放,而这些物质可控制食欲和产生饱腹感,对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11]。

总之,本观察结果提示,母乳喂养的婴幼儿6月龄前体质量及身长占优势,以后增长减慢;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婴幼儿超重肥胖发生率随月龄增长呈降低趋势,但母乳喂养下降更明显,母乳喂养可能有助于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薛辛东.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6.

[2] Lonnerdal B, Havel PJ. Serum leptin concentrations in infants :effects of diet, sex, and adiposity[J]. Am J Clin Nutr, 2000,72(2):484-489.

[3]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

[4] 孙晓红,甘春芳,蔡珊,等.贵阳市6~24月龄婴幼儿生长发育现状及与辅食添加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0):1772-1774.

[5] Dewey KG. Nutrition, growth, and complementary feeding of breast-fed infants[J].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48(1):89-103.

[6] Ejlerskov KT, Christensen LB, Ritz C, et al. The impact of early growth patterns and infant feeding on body composition at 3 years of age[J]. Br J Nutr, 2015,114(2):316-327.

[7] Oddy WH, Mori TA, Huang RC, et al. Early infant feeding and adiposity risk: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J]. Ann Nutr Metab, 2014,64(3-4):262-270.

[8] Cole TJ. Children grow and horses race: is the adiposity rebound a critical period for later obesity[J]. BMC Pediatr, 2004,4:6.

[9] Li L, Parsons TJ, Power C. Breast feeding and obesity in childhood: cross sectional study[J]. BMJ, 2003,327(7420):904-905.

[10] Savino F, Costamagna M, Prino A, et al. Leptin levels in breastfed and formula-fed infants[J]. Acta Paediatr, 2002,91(9):897-902.

[11] Das UN. Is obesity an inflammatory condition[J]. Nutrition, 2001,17(11-12):953-966.

收稿日期:(2015-08-11)

通信作者:李桂梅

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47-0069-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47.027

猜你喜欢

超重肥胖婴幼儿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脂肪分解和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超重和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代谢的影响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