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

2016-01-25高海燕汤哲锋李冬雷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

高海燕 汤哲锋 李冬雷

河北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CT室 保定 072750



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

高海燕汤哲锋李冬雷

河北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CT室保定072750

【摘要】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脑动脉瘤合并SAH患者的CT血管成像(CTA)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经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VE)技术等技术处理,将该结果与DSA或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83例患者中,DSA或手术结果检出瘤体93个(单个瘤体73例,2个瘤体10例),CTA共检出瘤体91个,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漏诊2个,CTA的诊断敏感性为97.8%,诊断符合率很高(χ2=25.632,P=0.011)。结论CTA检查脑动脉瘤合并SAH快速、无创,且敏感性很高,能够显示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以及载瘤动脉与血管的关系等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脑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造影;应用价值

SAH的发病原因较多,但以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最为常见[1]。SAH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剧烈头痛,且常伴昏迷或严重的神经系统受累症状,致死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CTA诊断SAH具有明显优势,更短的检查时间能够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无创检查可降低患者的危险系数,检出率高能够为临床确诊提供重要参考[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2014-06收治的83例脑动脉瘤合并SAH患者的CTA影像学结果,认为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对脑动脉瘤合并SAH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01-2014-06收治的83例脑动脉瘤合并SA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或手术证实,且均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三维成像检查。男68例,女15例;年龄19~76岁,平均(52.7±12.3)岁。SAH诊断符合1996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相关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未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无昏睡、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

1.2检查方法

1.2.1CTA检查方法:纳入此次研究的83例脑动脉瘤合并SAH患者均在发病后24~48 h内行CTA检查。所有患者的CTA检查均采用GE 64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电压120 kV、自动毫安、扫描层厚0.625 mm、螺距0.969:1、转速0.4 s/周、床速19.37 mm/s。先行头部CT常规平扫,而后以4.5~5.0 mL/s速度缓慢注入40 mL造影剂(20 mL造影剂+20 mL生理盐水),并在C4水平监测双侧颈动脉充盈时间-密度曲线,以此计算出最优延迟时间,采用平扫+增强双期自颅底至颅顶进行头部扫描;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并经此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60 mL优维显,注射速度为4.5~5.0 mL/s,而后再以相同速度注入30~40 mL生理盐水。

1.2.2DSA检查: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 V30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行DSA检查,对比剂为碘海醇(300 mg/mL),并根据造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对比剂的注入量,以Sedingle置管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行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造影,每个系列均进行正、侧、斜多体位投照,直至病灶显影满意。

1.3图像处理检查所获得的图像均经工作站进行处理,分别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VE)技术等技术处理;而后进行图像合成,能够多方位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的解剖关系。

1.4图像评价图像评价神经外科和CT中心的经验丰富(至少5 a的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各2名,对瘤体大小、瘤颈宽度、瘤顶指向及瘤体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进行观察。评价方法为双盲法,对于不同评价结果则由4位医师通过商议达成一致。

1.5统计学处理本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CTA检查结果CTA共检查出瘤体91个,单发71例,双发10例,另有2例未见瘤体。瘤体分布情况,颈内动脉C1~4段动脉瘤35个,前交通动脉瘤21个,大脑前动脉瘤9个,大脑中动脉瘤15个,后交通动脉瘤11个。瘤体直径0.2~0.5 cm 41个,0.6~1.0 cm 44个,>1.0 cm 6个。

2.2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CTA共检查出瘤体91个,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漏诊2个,CTA的诊断敏感性为97.8%,诊断符合率很高(x2=25.632,P=0.011)。2例漏诊原因为颈内动脉虹吸部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

3讨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它能够根据时间顺序来显示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不仅可判定血流方向还能够计算血液循环速度,还可准确显示瘤体的尺寸、形态以及载瘤动脉还允许同时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其优点突出,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极高,是除手术外唯一能够准确判定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方法。但DSA的不足同样非常明显,DSA操作复杂,检查时间长,需要介入检查、对机体有创,检查可能导致患者合并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或者其他神经系统并发症[5];另外DSA检查需要SAH患者在出血5 h后才能进行[5],然而SAH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病死率高,过长的检查等待时间有可能延误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CTA目前已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神经内外科,其临床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逐步得到神经内外科医师的信任。多层螺旋CT快速容积扫描是无创检查方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操作简便、图像采集信息量大、后处理方式多样化等优点[6],能够完整且清晰地显示颅底动脉环,对脑血管分支达4~5级[7],因而可检查脑血管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经工作站处理的CTA图像由于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观察,可检查颅脑内部是否存在动脉瘤及瘤体的尺寸、形态、与载瘤动脉夹角、与邻近血管关系、动脉瘤血栓形成及其与颅骨的空间关系等。文献报道[8],64排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非常高,敏感性为92%~94%,特异性为91%~100%。另有研究结果显示[9],MSCTA对不同尺寸的颅内动脉瘤诊断敏感性存在差异,对<0.4 cm的颅内动脉瘤,其诊断敏感性为92%;对>0.4 cm的颅内动脉瘤的,其诊断敏感性为100%。

在本研究中,所选83例脑动脉瘤合并SAH患者均给予64排螺旋CT头颈部CTA检查检查,图像经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VE)技术等技术处理后,获得了高质量的影像学结果,最大限度地显露了瘤体及周围解剖结构。本研究中的83例患者行CTA,共检出瘤体91个,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漏诊2个,CTA的诊断敏感性为97.8%,诊断符合率很高(χ2=25.632,P=0.011)。这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证实了CTA在脑动脉瘤合并SAH患者检查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64排螺旋CTA无法像DSA一样显示动态血流情况,不能够依据重建图像来直接观察前交通动脉瘤优势动脉供血、血流方向等,也无法准确判断动脉瘤内、畸形血管团内的血流[10];同时,64排螺旋CTA无法显示前交通动脉、基底动脉、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等发出的小穿通支动脉等类似的细小血管;最后,即便精确调整扫描延迟时间,也无法保证64排螺旋CTA检查中动脉和静脉的同时线影,干扰成像质量。本研究中存在2个瘤体漏诊,应该与此相关。

综上所述,CTA检查脑动脉瘤合并SAH快速、无创,且敏感性很高,能够显示瘤体大小、瘤颈、瘤轴指向以及载瘤动脉与血管的关系等信息,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脑动脉瘤合并SAH的首选检查方法。我们认为,一旦SAH的临床诊断成立,需要即刻行多排CTA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准确参考。

4参考文献

[1]牛秀兰,都玉梅,王忠民.头颈部CTA在诊断脑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5):271-272.

[2]陈平,吴发银,郑庆生.64层螺旋CT在头颈部联合CTA扫描方案中的优化设计[J].安徽医学,2011,32(4):504-506.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陈卫国,陈燕萍.临床急诊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374-376.

[5]牛宏图,孙晓丽,徐健华,等.头颈部CT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与DUS和DSA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 740-1 742.

[6]冯会蓉,刘祥,陈玉华,等.1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CTA)对后循环缺血的病因诊断及指导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65-67.

[7]张远忠,周建承.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3):81-82.

[8]米建,王勇.64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1(7):932-934.

[9]朱斌炜,何翱,王辰果.头颈部动脉CTA检查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2):154-156.

[10]闵辉东,谢文花,姚斯元.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1(1):173-174;176.

(收稿2015-03-18)

【中图分类号】R74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2-0086-03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