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
2016-01-25丁燕萍李冬成
丁燕萍 杨 莹 李冬成
江苏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 无锡 214062
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
丁燕萍杨莹李冬成
江苏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无锡214062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临床诊断的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内科2011-12-2014-01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核磁共振(MRI)及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时期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结果。结果脑梗死发病的超急性期及急性期,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方法检测时病灶的显示率都为100.0%,T2加权像(T2WI)时脑梗死患者的病灶显示率分别为28.57%(6/21)、61.76%(21/34)、100.0%(29/29)。结论采用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结果较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序列准确,提高了临床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脑梗死;超急性期;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应用价值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可由多种因素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饮食不健康、超重等。脑梗死患者发病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重症表现,如不能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即便治愈也可造成后遗症,而影响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1-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内科2011-12-2014-01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临床上采用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超级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效果及其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脑内科2011-12-2014-01收治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4例,年龄51~75岁,平均(63.4±25)岁,男51例(60.71%),女33例(39.29%)。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瘫、发声不清晰或无法发声及神经系统症状。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头部CT排除脑出血,之后采用MRI进行详细检查。患者发病至送院时间:<6 h 21例(25.00%),6~24 h 34例(40.48%),24~72 h 29例(34.52%)。
1.2扫描方法及常规参数设置本研究采用西门子1.5T型号为Avanto的核磁共振机,正交头线圈,所有患者的扫描顺序为T2加权像(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1WI(FLAIRT1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T2WI)、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像时设置如下:TR/TE设置为4 000/90 ms,层厚/间隔设置为8.0/2.0 mm;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1WI时设置如下:TR/TE设置为8 000/100 ms,层厚/间隔设置为8.0/2.0 mm;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时设置如下:TR/TE设置为8 000/100 ms,层厚/间隔仍然设置为8.0/2.0 mm;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是设置如下:SE/EPI,层厚为8 mm,TR/TE设置为8 000/100 ms,间隔2 mm[3]。b1=2 s/mm2,b2=1 000 s/mm2,每次分2步完成低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1.3影像资料分析扫描采集的数据资料传送到特定的工作站,之后采用Fuction Tool 2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后续处理,借助公式ADC=In(s1/s2)/(b2-b1)得出ADC的具体数值并且通过软件绘制出ADC的图,公司中b1以及b2分别表示两种弥散敏感度(2 s/mm2和900 s/mm2),而其中s1以及s2的值分别表示b值为2 s/mm2和900 s/mm2时扫描的信号强度。
结果分别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判读,对84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CT诊断结果、常规核磁共振成像序列(包括T2WI、T1FLAIR、T2FLAIR)、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以及ADC图像进行对照分析,判断ADC值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病变的部位、信号改变、范围,最后结合临床手术进行确诊,从而对各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进行评价。
2结果
2.1不同发病时间各方法检测病灶情况(1)发病到入院检查时间在6 h内21例,T2加权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结果显示正常者15例,6例扫描信号稍高,病灶范围较小,并且边界不清晰;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1WI扫描结果为信号均表现出正常,其中4例脑沟变窄,脑回稍肿胀;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信号均显著升高,并且ADC图的结果显示扫描信号显著下降;(2)发病到入院检查时间在6~24 h 34例,T2加权像以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结果显示为稍高或高信号21例,13例未出现异常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1WI扫描结果信号正常5例,39例表现为信号低或者稍低;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测结果均表现出信号显著升高,患者病灶的边界较为清晰,同周围正常脑组织相比信号较为明显,并且ADC值与对侧相比出现明显的下降,ADC图像显示扫描的信号显著减低;(3)发病到入院检查时间在24~72 h 29例,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结果显示扫描信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T2加权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均出现不同程度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1WI结果均为低信号。
2.2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方法病灶显示率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时患者病灶显示率为100.00%(84/84);而T2加权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方法对发病到入院检查时间在6 h、5~24 h及24~72 h的患者病灶显示率分别为28.57%(6/21)、61.76%(21/34)、100.0%(29/29)。
3讨论
3.1急性期脑梗死弥散信号异常的病理基础及表现临床研究结果表明[4-5],患者在脑供血不足早期会引起患者脑部组织的水分子扩散出现异常,许多学者研究认为这与细胞毒性引起的水肿密切相关,在发生缺血初期的这个阶段中患者脑部缺血区中的含水量并未出现升高,仅仅是脑部细胞的内、外含水量出现少许变化。由于受到细胞器大分子结构及细胞膜的限制细胞内水分子的扩散降低,与此同时由于细胞发生了肿胀,引起正常的细胞外空间减小,因此导致细胞外间隙的水分子扩散也出现受限,从而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高信号。
有学者研究发现[6],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 h后患者的脑部局部的血脑屏障会出现功能被破坏,从而引起血管内部的水分以及血清蛋白进入到细胞之间的间隙中,同时由于细胞膜离子泵功能异常导致通透性升高,细胞内部的大分子物质也能够顺利出到细胞之间的间隙中。此时,T2加权像以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检测结果均表现为高信号,T1加权像则表现为低信号,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同时也显示为高信号。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该病的临床发病时间的不断延长,到患者发病第10天后,DWI信号出现下降,而ADC值则呈现出升高的趋势[7-8]。
3.2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上超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发病时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都相当高,因此对于该疾病尽早完成临床确诊,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脑部缺血的状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总有环节。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梗死的临床分期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但大多数情况下均默认急性脑梗死发生于6 h内为超急性期脑梗死[9]。这种情况下临床上常规的CT及MRI等方法都不能在疾病早期很准确的确诊患者病灶。本文结果显示,在梗死发生6 h内、6~24 h、24~72 h,常规MRI显示率分别为28.57%(6/21)、61.76%(21/34)、100.0%(29/29),而这三种情况下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显示率均为100.00%,这一数据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10]。并且在少于6 h的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方面,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高场强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结果较MRI准确,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唐贵超,陈希奎,贺君.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2,22(10):1 019-1 021.
[2]领雪峰.MRI弥散成像及ADC图在脑梗死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1,16(7):79-80.
[3]金银华,李吉,黄砚玲,等.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1):65-67.
[4]季鹏,袁晓毅,王全帮.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J].安徽医药,2012,16(2):204-206.
[5]王秀忠,韩壮,李虎臣,等.弥散加权成像和表观弥散系数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2,34(22):3 453-3 454.
[6]张荣江.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综述,2007,13(18):1 425-1 427.
[7]谢立旗,刘丽娜,刘健,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1):39-40.
[8]蒋宇宏,宋少辉,刘海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序列点分解频谱分析法和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临床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5):353-355.
[9]吴光任,张礼鹃,涂昌灼,等.DWI联合头颈部TOF-MRA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0,31(1):100-102.
[10]杨培林,田旭玉,陈建波.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34(8):895-896.
(收稿2015-03-12)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2-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