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

2016-01-25韩佼佼徐俊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肝性脑病肝硬化护理

韩 美 韩佼佼 徐俊美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 淄博 255036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

韩美韩佼佼徐俊美

山东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255036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加强病情监护、对症干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结果45例患者中44例(97.78%)好转出院,1例(2.22%)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和有关体征的改变能够改善疾病的预后,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护理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一种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也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1]表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病死率高达23%。本研究总结我院收治的45例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01-2015-10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42~63(46.35±5.46)岁;发病诱因包括水电解质紊乱(28例)、高蛋白饮食(6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感染(2例)、便秘(1例)。符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肝性脑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同时患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谢性脑病及精神疾病、中毒性脑病、神经系统疾病及镇静剂麻醉剂使用等。

1.2护理方法

1.2.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①性格改变:原来性格外向的患者变得抑郁,而原来性格内向的患者变得欣快多语。②睡眠习惯改变:患者节息规律异常,表现为昼夜颠倒、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③精神错乱:表现为神志恍惚,沉默;智力下降,理解力衰退;甚至出现妄想、幻觉和思维紊乱等行为。④运动异常:患者表现出口角、舌头、四肢抖动,步履不稳,取物不牢等运动失调症状。

1.2.2疾病诱因干预:①保持大便通畅,可通过乳果糖口服或灌肠,维持稀便或软便(1~2次/d)。②定期抽血进行电解质及血气检测,记录每天出入量,维持电解质平衡;防止发生严重呕吐或腹泻;避免快速利尿及大量放腹水以使血氨升高,加重病情。③存在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应用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药品,预防消化道出血;糖尿病及其他限制饮食患者应避免出现低血糖反应。

1.2.3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应少量多餐,保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与维生素,尽量减少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不吃粗糙、坚硬、不易消化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存在昏迷症状的患者应完全禁止摄入蛋白质,尤其产氨较多的动物性蛋白质。等病情好转后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主要食用含植物蛋白的豆制品,开始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以20 g为宜,无不良反应可每隔3~5 d增加10 g,但最高不超过30~40 g/d。伴腹水或水肿的患者应限制盐和液体摄入:每天液体摄入量800~1 500 mL,钠摄入量不超过500 mg。

1.2.4用药护理: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各种药物的名称、作用、服用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时应告知患者不得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加强巡视,防止出现针头脱出、移位等情况,听取患者主诉,注意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

1.2.5安全护理:及时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要求家属进行24 h陪护;病房内放置安全警示标志,病床安排床档,防止发生意外;患者应去除假牙、发卡,修剪指甲,并戴上腕带标识以避免走失;在患者出现狂躁情绪时,护理人员应尽量进行说服和劝导,避免采用训责的语气与患者对话;在语言劝导无效的情况下,为避免患者伤人伤已,可使用约束带。

1.2.6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由于消化道出血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护理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口渴、频繁呃逆、全身皮肤瘙痒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值班医生,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如出现大出血时,嘱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吸痰,防止窒息等。迅速配输新鲜血液,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尿量的变化。如出血停止后,用生理盐水100 mL加食醋10 mL做高位清洁灌肠进行净化肠道,消除积存的粪便和血液,减少氨的游离和吸收,从而降低血氨。

1.2.7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以良好的职业素养赢得患者信赖;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让患者能够通过语言交流进行感情宣泄,减缓或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向患者讲述情绪与疾病的内在联系,鼓励其坚定治疗的信心,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1.2.8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肝脏疾病的相关知识、诱发因素,指导患者尽可能避免各种诱因的发生,如保持大便通畅,忌烟酒,合理安排饮食,对于有肝硬化、曾发生过肝性脑病的患者避免高蛋白饮食,不滥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指导家属注意密切观察患者性格及行为,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治疗。

2结果

45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44例(97.78%)好转出院,1例(2.22%)死亡。

3讨论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变化包括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继而出现肝细胞结节性再生以及肝组织纤维性增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体内毒性物质明显增加,进入体循环,可引起中枢系统功能障碍。研究表明,肝性脑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诱发因素,包括消化道出血、用药及饮食不当、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感染、低血糖等[3-4]。明确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阻断病情发展,减少复发率及病死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5]。

本研究围绕肝性脑病的各种常见诱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加强饮食护理,减少动物蛋白的摄入,防止出现便秘,及时发现和控制消化道出血,从而减少和消除各种发病诱因,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加强安全护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与治疗依从性,避免各种意外事件发生,对于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也有重要意义。

总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目前还无特效疗法。因此,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诱因,总结临床经验,给予科学对症治疗和系统科学的护理计划,从疾病诱因干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多个环节入手,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转醒率,挽救患者生命。

4参考文献

[1]李航,李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2):252-253.

[2]许戎,董捷.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腹膜透析治疗中的若干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7):543-546.

[3]张雁红.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2(10):524.

[4]陈婷.品管圈活动对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的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2):1 588-1 589.

[5]吴菊意.肝硬化并肝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74-75.

(收稿 2015-06-2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1-0141-02

猜你喜欢

肝性脑病肝硬化护理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肝硬化肝性脑病的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