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2016-01-24马红振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指数值西格列汀

马红振

(河南省建筑医院 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患病人群越来越倾向于年轻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以胰岛素的抵抗和分泌缺陷为主。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以服用降糖药物,使患者的血糖维持平衡,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目前,较常用的降糖药物有胰岛素类、双胍类等,其中,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在治疗初发糖尿病中应用广泛[1-2]。但是,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类的应用,使患者出现体重增加,低血糖等症状。因此,选用更加有效安全的药物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的入选均按照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无严重的内脏疾病、对糖代谢有影响的其他疾病,及在近期未使用过影响糖代谢的激素类药物。对照组(磷酸西格列汀治疗)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35~80岁,平均(54.3±4.6)岁,病程为2~6年,平均(3.2±0.7)年;观察组(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9例,男18例,女21例;年 龄34~81岁,平均(54.9±3.8)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3.7±0.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前,通过饮食护理、运动治疗,待患者的血糖基本保持稳定,再给予其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磷酸西格列汀(默沙东意大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834,规格:100 mg×14片),10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磷酸西格列汀(100 mg/次,1次/d)后,同时服用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1,规格0.85 g×20片),0.5 g/ 次,3次/d;两组患者都以5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2 个疗程。

1.3 观察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的FBG(mmol/L)、HbA1c(%)、2 h PG(mmol/L)及 BMI(kg/m2)指数值分别为(9.5±1.8)、(8.3±2.6)、(15.2±2.3)及(24.7±5.4);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FBG(mmol/L)、HbA1c(%)、2 h PG(mmol/L)及 BMI(kg/m2)指数值分别为(9.1±2.9)、(8.2±2.0)、(12.4±3.0)及(24.3±4.8);观察组患者的FBG(mmol/L)、HbA1c(%)、2 h PG(mmol/L)及BMI(kg/m2)指数值分别为(9.3±2.4)、(8.2±2.7)、(15.1±2.5)及(24.7±5.2);治疗后,患者的FBG(mmol/L)、HbA1c(%)、2 h PG(mmol/L)及BMI(kg/m2)指数值分别为(6.8±2.3)、(7.3±1.2)、(9.1±1.3)及(20.8±3.4)。研究结构显示,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HbA1c、2 h PG及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BG、HbA1c、2 h PG及BM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4例(10.3%),对照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6例(15.4%)。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均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及腹痛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该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有研究认为与遗传、外部生活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初发2型糖尿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高血糖;患者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及身体消瘦[3]。2型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肥胖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一部分患者由于血糖较高,机体对胰岛素不够灵敏造成的。所以,临床研究表明,引起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4]。

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血糖,使胰岛素功能得以改善,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目前,临床常单独使用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该病。磷酸西格列汀能够延迟胃排空,让患者经常感到很饱,比较依赖血糖,随血糖的升降,其作用相应的加强和减弱;另外,该药物可以使胰高血糖素样肽分泌水平提高,保护B细胞增殖与分化,促使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二甲双胍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达到降糖的效果。所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更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5-6]。既往研究表明,磷酸西格列汀联合其他的降糖物质,可以提高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 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优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物,患者的FBG、HbA1c、2 h PG及BMI指数更大程度的下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在同时应用两种药物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该结果与之前磷酸西格列汀联合其他的降糖物质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相类似的结果,可以推广到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且这种方法安全可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李小燕,刘敏杰.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3):169-171,192.

[2]茹艳枝,马红,兰丽珍,等.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2):141-143.

[3]王进红,杨向华.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4):658-659.

[4]辛月,祝练.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比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4):2063-2066.

[5]胡郁刚,陈秋通,刘小翠,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22):3493-3494.

[6]周红燕,胡菊萍,陶冬青,等.罗格列酮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2):1933-1935.

猜你喜欢

指数值西格列汀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对对?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对
命悬一线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60例疗效探讨
油气管道风险专家评分方法的改进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