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茶叶无性繁殖技术及推广
2016-01-24魏书香王骏
魏书香 王骏
(湖北省大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属低山丘陵区。2007年以前发展的茶园全部为种子直播的实生茶苗,品种十分混杂,导致全县茶叶生产普遍存在单产低、整齐度差、芽叶大小、长短不一,给生产加工带来很大困难,茶叶产品高档茶少,中低档茶多,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该县茶产业发展。大力推广茶叶无性繁育技术,发展无性茶园是做大做强大悟县茶产业的必由之路。
一、无性繁殖技术要点
1.选建苗床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pH值为4.5~6.0,土质疏松,水源充足,避风向阳,交通方便的红、黄壤新开荒地或稻田建立苗圃。忌用烟、麻、薯、花生、老茶园和老蔬菜地作苗床。要用呋喃丹防治根结线虫,每亩施用4~5kg。苗圃地分两次耕肥,第一次全面深翻25㎝左右,第二次结合做厢复耕15㎝左右,要求土块整碎,拣除杂草、杂根、石块等,地面做到平整均匀。
2.施足基肥
每亩撒施腐熟饼肥100kg,过磷酸钙50 kg。苗床以东西方向为宜,尽可能与道路垂直。苗床长20m以内,厢宽1.2m。苗圃地设围沟和厢沟,围沟宽40~50㎝,深30㎝,厢沟宽35~40㎝,深15㎝。铺扦插土前,先将苗圃厢面打碎作平。选择红黄壤的生土,用孔眼1㎝的筛子过筛,将筛下细土铺在厢面上,厚度4~5㎝,整平后,稍压实划行。
3.短穗扦插
根据湖北省各地实践经验以秋插最宜。在母本园中选择剪取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茎粗3mm左右、中下部呈红棕色或黄绿色的半木质化枝条作插穗,要求生长健壮,腋芽饱满,叶片完整,插穗剪成3cm左右的短穗,带有一片叶子和一个完整的腋芽,上下剪口要求光滑,切口45度,上端剪口应高于叶柄3~4mm,不得损伤腋芽,上端切口与叶片方向相同,并使上、下端切口平行倾斜,就是说插穗标准应做到一个芽、一片叶、一寸长。插穗现剪现插,扦插密度以叶片不重叠为准。中、小叶种行距7~8cm,株距2~2.5cm,每亩扦插28万株左右。以60度的倾斜角度将插穗的三分之二插入土中,使叶片和叶柄露出地面。扦插完毕,及时充分喷足水分。
4.扦插苗圃管理
(1)适度遮荫
搭建小拱棚(双膜覆盖)或水平大中棚。遮荫棚材料采用黑色、2m宽、70%遮阳率的遮阳网。小拱棚用竹片(3~4cm宽,2m长)拱棚,每隔1m拱成弧形,每亩需440根。竹弓顶部用竹片连接牢固,再盖上遮阳网。茶树冬季不易受冻的地方选择搭建水平大中棚。将遮阳网相互横向并拢缝连在一起,长宽据苗圃地而定,在苗圃周围和中间用1.8m左右高的柱桩和铁丝固定遮阳网。遮荫程度应做到“见天不见日”,让插穗能够得到弱光照。
(2)调温调湿
经多天浇水至苗床土壤充分湿润后,在遮阳网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保湿;翌年4月中下旬揭去薄膜。当苗床内气温高达40℃,湿度高达95%以上,白天将苗床两头的塑料薄膜揭开,通风换气,晚上再盖上。炎热天气上午10点前,下午3点后揭网炼苗。
(3)水分管理
苗圃在盖薄膜前,晴天每天浇水1次,揭去薄膜后,晴天隔1~2天或3天浇水1次。
(4)施肥管理
扦插发根后开始追肥,应根据先淡后浓、少量多次的原则追肥。第一次每亩施尿素2kg左右,以后每隔15~20天施一次,适当增加施肥量至每亩施尿素6kg。还可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等。也可浇施农家肥,但施后要用清水浇淋,清洁叶片。起苗前一个月不宜施肥,以免苗木过于幼嫩影响定植成活。
(5)光照调节
用搭盖遮荫棚来调节光照,插穗生根前,应以漫射光和散射光为宜,需遮光70%左右。扦插生根后,应逐渐降低遮光率直到全部揭棚。80%以上茶苗达到20cm后拆除遮阳网,增加光合作用,促进苗木生长。
(6)除草除蕾
苗圃除草要做到早、小、了,用一手按住茶苗边的泥土,一手扯草,除草后浇水一次,以免松根死苗。当茶苗出现花蕾时,必须及时用手摘除花蕾,以免消耗养分。
(7)打顶摘心
当茶苗生长至25cm左右时,及时摘除顶芽,促进分枝,使茶苗生长整齐、粗壮。
二、效益分析
根据大悟县气候特点和生产水平,无性繁殖基地由2007年刚试繁时的亩育苗9万株逐步提高到现在亩繁育无性系茶苗23万株,扦插成活率大幅提升。按每亩生产茶苗23万株计算,每株茶苗0.26元,亩产值达5.98万元,除去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3.98万元。另据笔者在柏园茶场和万寿寺茶叶公司对无性系茶园与直播实生茶园所做对比试验,无性系茶园春茶每亩单产9kg,比直播茶园亩增产2 kg,且鲜叶整齐度好,色泽一致,95%以上鲜叶用于生产名优茶,每公斤成品茶比直播茶园多卖100~160元,而直播茶园因其芽叶整齐度较差,色泽不一,仅60%可做生产名优茶原料。综合对比,无性系茶园亩产值比直播茶园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全县茶园如果全部更新为用无性繁育技术所繁殖的茶苗种植投产后,可为全县茶农增收约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