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9例小于6个月的室缺肺动脉高压患儿围术期护理

2016-01-23王丽郭岚峰余庆娣毛永梅杨玲慧

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通气高压静脉

王丽 郭岚峰 余庆娣 毛永梅 杨玲慧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自然转归,约有1/3的患儿在1岁以内特别是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处于危重状态[1],且有极高的病死率。因此,只有在这个年龄段对多种危重复杂的先心病进行矫治或姑息手术,才能挽救这批患儿的生命并取得较好的疗效。随着心脏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于6个月高危的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VSD/PH)患儿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救治。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共完成小于6个月小婴儿VSD/PH心内直视手术339例,手术效果良好,现将围术期护理的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对339例小于6个月的VSD/PH患儿施行了手术治疗。本组患儿术前均确诊为大型VSD,非但没有自行闭合的倾向,而且已发生显著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合并中度至重度的肺动脉高压,PP/PS在0.41~0.79,表现为喂养困难,严重的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发育差,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难治性肺炎,心力衰竭等。

339例中,男197例,女142例,<1个月25例,1~3个月49例,3~6个月26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ASD)37例,主动脉瓣脱垂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2例,ASD/PDA 3例。体重2.7~9.5kg,平均(5.70±1.28)kg。

2.方法: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一期根治术,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2h~21d,ICU监护时间1~28d。

二、结果

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8例,肺不张12例,胸腔积液5例,开胸止血7例,死亡1例患儿为VSD/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并有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及慢性心功能不全,术后12d死于全身衰竭。存活者随访1个月~3年,发现残余 VSD 8例,直径1~3mm。

三、护理

1.术前护理:除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各项专科检查。护理工作还需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患儿家长的心理准备:本组患儿家长年龄多数在20~30岁,其中50%以上来自农村,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对疾病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但对手术的期望值都很高,因此术前我们要协助手术医生加强与家长沟通,深入浅出地介绍患儿的病情及手术概况,树立共同承担风险的意识,勇敢的面对患儿的病情及预后,取得他们对疾病规律的认可,可为手术成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术前家长心理疏导是否及时有效对孩子的愈后转归有直接影响,相反,没有良好的沟通不仅影响愈后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预防感染:要求病区环境符合规范,严格探视制度,减少陪护人员,尤其在治疗集中的上午,病区有专人看门,控制闲杂人员进入,保持病区安静、清洁,避免外源性交叉感染。

(3)指导合理喂养:鼓励提倡母乳喂养,保证热量的摄入,增强患儿的免疫力,为此我们加强了人性化管理,我们为哺乳期母亲提供舒适的陪护床,保证母亲们较好的睡眠质量,营养食堂可以根据母亲及孩子的需要,订制各种高汤,优质足量的母乳喂养可提高手术耐受的风险性,喂养困难者可行肠内营养和/或配合静脉高营养。

(4)改善心功能:对肺炎合并心衰者或慢性心功能不全者,除酌情应用抗生素外,给予低流量吸氧和普米克气泵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口服地戈辛以及多巴胺2~5μg/(kg·min)、酚妥拉明1~3μg/(kg·min)微泵输注改善心功能。

2.术后护理:患儿术后均带口(鼻)插管入ICU机械通气,VSD/PH患儿的护理重点是:保持患儿安静状态,重度肺高压者辅以NO吸入(1~20 ppm),鼻饲或口服万艾可(西地那非)、波生坦等降低肺血管阻力,做好呼吸道的管理,血管活动性药物的应用,防止肺高压危象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

(1)术后患儿48h之内保持绝对安静状态,机械通气时,避免人机对抗,确保有效通气,各项护理操作轻柔,减少刺激,在吸痰前后予纯氧吸入2min缓解一过性缺氧,交替使用吗啡(0.1mg/kg)、咪唑安定(0.1mg/kg)、鲁米那钠(5mg/kg)静脉缓推、5%水合氯醛(1ml/kg)保留灌肠等使患儿保持安静,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时可用芬太尼10~18μg/(kg·h)微泵输入。充分的镇静镇痛可以缓解肺血管的阻力,大大减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率[2]。

(2)呼吸道的管理:①选择有效的机械通气:本组均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根据术后肺的顺应性,调节呼吸参数呼吸频率22~32次/min,潮气8~15ml/kg,PEEP2~10cmH2O重度肺高压可过度通气使PCO2保持在25~35mmHg,维持良好的血气状态,使血氧饱和度>90%、PO2>85mmHg。②正确有效地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按需吸痰,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各2min,增加肺泡氧储备,每次吸痰时间5~10s,不宜过长过深,注意气道的湿化,吸痰前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0.5~1ml,吸痰管选择一次性多侧孔透明硅胶管,外径不能超过气管插管内径1/2,插入深度超过气管插管1~2cm,吸痰中深刻体会到除吸痰前肺部理疗,吸痰后加强肺部理疗效果更佳,患儿在吸痰后负压会引起细小支气管痉挛,吸痰后及时通过改变体位,拍背可以缓解痉挛,降低肺血管阻力。适当配合NO吸入,浓度1~20ppm/kg,机械通气的供气管道吸入,在吸痰操作时,呼吸机与人工气管脱离时可暂接膜肺,排泄的废气接呼吸机排气口用3~5cm粗软长管道接至室外排风处,以避免监护人员的二次吸入。掌握停机指征,拔管后给双侧鼻导管吸入或CPAP吸氧。根据肺高压的程度术后24h给予鼻饲或口服万艾可(西地那非)0.5mg/kg及波生坦等。

(3)控制感染,注意无菌操作,呼吸机管道使用超过7d则需每日更换,中途有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管道冷凝水要及时倾倒,注意不能随地倾洒,湿化壶每日更换,每日做痰培养,切口敷料及深静脉置管有渗液及时更换,接触患儿之前后必须洗手,观察体温及四肢末梢情况。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8例,肺不张12例,均经及时处理后愈合。

(4)维持有效循环功能:要持续监测动脉血压、肺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末稍温度及血氧饱和度。保持心率在120~140次/min,防心律失常,避免容量负荷过重,注意强心利尿,以减轻心脏后负荷,缓解肺血管阻力。注意观察胸腔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注意出血的速度、量、色,若引流出的血性液术后第一个3h超过4~5ml/(kg·min),则注意止血,必要时开胸止血。本组开胸止血7例,均愈。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本组选择性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10μg/(kg·min),肾上腺素0.01~0.1μg/(kg·min),米力农0.1~0.5μg/(kg·min),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舒张功能。控制液体出入量[3],包括所有各种药物和冲洗管道液24h均衡输入,根据胸引及尿量,量出为入,第一个24h2ml/(kg·min),晶胶体交替每小时记录统计一次出入量,观察尿量、尿色,监测血气,查电解质,维持尿量1~2ml/(kg·min)以上,速尿可0.1mg/(kg·min)泵入,减少静脉推注对血管的刺激及血压波动,避免患儿躁动增加肺血管阻力,各种泵入药均需从深静脉输入,要有明显的标示,浓度剂量准确,交接清楚。

(5)进一步的营养支持:术后常规置胃管防止腹胀,血液动力学稳定后即给予胃肠内营养,尽可能提供母乳喂养,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循环功能早日恢复,配合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血浆、静脉高营养,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同时注意多种维生素的补充。

(6)恢复期的健康宣教:注意卫生宣教,不宜太多的人围观,注意洗手带口罩,保持病室整洁安静,教会家长正确喂养及肺部理疗方法,重点观察:口唇面色、呼吸状况、四肢温度、尿量及排便通畅。做好出院指导:坚持按医嘱服药,学会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循序渐进按年龄阶段增加辅食,不可过量运动,2年之内1~3个月定期门诊复查及开通电话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家长的疑问。本组有2例出院后复查时发现胸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均经穿刺治愈。

[1] 钱龙宝,谷兴琳,莫绪明,等.婴儿及新生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208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25(4):328-330.

[2] 沈立,钱龙宝,莫绪明,等.208例婴儿和新生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后的处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11):613-615.

[3] 丁文样,苏肇伉.小儿心脏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07-609.

猜你喜欢

通气高压静脉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腰静脉及腰升静脉变异一例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反腐高压震慑!这些官员选择自首
2015年全国两会最高检、最高法2014年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