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和广泛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
——5年以上随访结果比较

2016-01-23YangJS,DobbsMB,胡玮

关键词:距骨松解术活动度



微创和广泛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
——5年以上随访结果比较

先天性垂直距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扁平足畸形,舟骨相对于距骨向背侧脱位,将距骨固定于较垂直的位置,同时伴随相关跟腱、背外侧软组织挛缩以及跟骰关节半脱位和/或脱位。单纯应用矫形支架和/或矫治鞋无法矫正畸形,还常常导致疼痛和长期功能丧失。广泛软组织松解术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的常规方法,多数病例初次矫正效果不俗,但存在伤口坏死、骨坏死、畸形矫正不充分、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极个别病例甚至需要截肢。微创手术主要借助系列石膏矫正(serial cast correction)技术,多中心研究结果表明,该手术可使畸形即刻获得矫正,使足踝关节保持良好的活动度。本研究对微创手术和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先天性垂直距骨患者的远期随访结果进行了比较。

本研究纳入标准:①足部最大跖屈位X线侧位片证实为垂直距骨,舟骨相对于距骨头呈持续性脱位,且距骨纵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35°;②矫正术后至少随访5年;③手术前后X线片资料完整。1998年至2007年间圣路易斯圣地儿童医院共收治符合标准的先天性垂直距骨患者27例(42足),其中男15例,女12例;孤立性垂直距骨17例(24足),非孤立性垂直距骨10例(18足);16例(24足)采用微创手术(微创组),开始矫正的平均年龄为6.6个月,11例(18足)采用广泛软组织松解术(广泛松解组),开始矫正的平均年龄为15.2个月。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与畸形程度无关,完全由医生自行选择;平均随访时间7年(5至11.3年)。

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术后平均踝关节活动度优于广泛松解组(42.4°vs 12.7°,P<0.0001),微创组踝关节平均背屈、跖屈角度均大于广泛松解组(18.5°vs 5.0°,P<0.0001;23.9°vs 7.7°,P = 0.0006)。两组术前X线片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所有变量组间比较,均P>0.18),微创组对后足外翻的矫正(前后距骨纵轴-第一跖骨基底部夹角)优于广泛松解组(40.1°vs 27.9°,P = 0.03),两组其他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1)。末次随访时微创组PODCI(Pediatric Outcomes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疼痛得分更高(51分vs 34.1分,P = 0.041);两组在移动和基本活动方面无明显差异;在标准化综合功能评分方面,微创组优于软组织松解组(48.3分vs 34.3分,P = 0.03)。进一步的亚分型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孤立性垂直距骨,微创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大范围的活动度和更高的PODCI标准化综合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微创组2例(3足)初次手术1年内复发,其中1例采用重复石膏矫正联合距舟关节钢钉固定技术,不需软组织松解,另1例行重复石膏矫正联合局限性软组织松解;软组织松解组1例需行皮肤坏死清创手术,另3例(6足)畸形复发后再次行广泛软组织松解术加双侧骨矫正术。平均7年的随访结果提示,与广泛软组织松解术式相比,微创手术治疗垂直距骨踝关节可获得更优的踝关节活动范围及疼痛评分。

(摘自Yang JS, Dobbs MB.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vertical talus: comparis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and extensive soft-tissue release procedures at minimum five-year follow-up.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5, 97(16): 1354-1365.胡玮摘译,夏远军审校)

骨科快讯

猜你喜欢

距骨松解术活动度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腹腔镜下松解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挛缩性瘢痕松解术联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的应用探讨
距骨全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节镜辅助下自体髌股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治疗HeppleⅢ~Ⅴ期距骨骨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