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形象大于思想的杰作——重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2016-01-23王福湘
王福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45)
一部形象大于思想的杰作
——重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王福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45)
摘要:重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应深入到对官僚主义的理论认知和文学书写。 小说描写的形象所显示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作者王蒙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水平。 中心人物刘世吾并非王蒙主观上要反对的官僚主义者, 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领导干部。 对韩常新和刘世吾这两个新旧副部长及其关系的真实描写, 其深层的典型意义不在人物性格本身, 而在他们身处其中的官僚体制。 小说的现实主义超越了作者的思想水平而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关键词: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刘世吾; 韩常新; 林震; 现实主义; 官僚主义
1《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引起的争议
王蒙的成名作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十分难得地始终享有盛誉, 对它的评价则演绎了一场长达五六十年的悲喜剧, 至今尚未落幕。 撇开打棍子式的教条主义批评和出于政治运动需要所作的褒贬, 围绕这部小说的争论, 主要集中在林震与刘世吾的矛盾斗争是否符合“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现实主义的经典原则, 而争论各方几乎一致认定小说是50年代反官僚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刘世吾是一个官僚主义者的形象。 例如, 在1956年《短篇小说选》的序言里, 侯金镜就说:“刘世吾这个官僚主义者的形象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它的出现是几年来文学作品中的新现象。”[2]到1999年钱谷融、 吴宏聪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里, 还认为小说创造了“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刘世吾的形象”[3]38。
值得注意的是, 也有几位评论者质疑这一定论, 如毕光明从王蒙原作与编辑修改的比较中提出“内部视角”与“外部视角”的新解[4], 胡焕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把刘世吾‘成功’地塑造为官僚主义典型, 关键因素就在于小说主人公林震的‘内部视角’”, “显然, 他的视角由于缺乏人生阅历的磨练而缺乏人性深度, 带有一厢情愿的幻想性偏差, 而小说恰是以林震的眼光为准绳, 引导读者去审视、 评判刘世吾”[5]。 汪双英则认为“刘世吾的处世方式并非官僚主义而是领导艺术”[6]。 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真知灼见, 但还可以再深入, 更明确, 深入到对官僚主义的理论认知和文学书写层面, 明确指出小说描写的形象所显示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作者王蒙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水平。
至于编辑秦兆阳对王蒙原稿所作的部分修改, 虽然王蒙后来表示不满意, 秦兆阳也在压力下作过检讨, 但他的修改其实并未偏离王蒙创作的整体思路, 主要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都保持了原貌, 小说发表时他因“一夜成名”而“得意洋洋”[7], 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几十年来无数次印刷传播, 在文坛及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也多为1956年《人民文学》 9月号发表的版本, 少用王蒙的原稿。 所以, 本文的论述仍以正式发表的初版本为依据, 小说的题目也仍以《人民文学》版为准, 以下简称《组织部》。
2关于“典型环境”和反官僚主义的主题
首先, 笔者要反驳一下当年李希凡就“典型环境”进行的批评, 他不否认小说人物性格创造上的真实性, 但是他认为“作者只完成了艺术创造的一半工程, 在典型环境的描写上, 由于作者过分的‘偏激’, 竟至漫不经心地以我们现实中某些落后现象, 堆积成影响这些人物性格的典型环境, 而歪曲了社会现象的真实”[8]。 细读文本, 小说以对麻袋厂不称职的官僚厂长王清泉的处理过程为主要情节, 真实地展示了区委会的生活和工作, 矛盾和斗争, 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者用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 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三轮车工人不收林震的钱, 工厂门口的警卫不要林震签名; 区委书记忙于肃反和私营企业的改造, 区委办公室连日开会到深夜, “从汉语拼音到预防大脑炎, 从劳动保护到政治经济学讲座, 无一不经过区委会的讨论”; 团中央向青年推荐《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号召青年学习娜斯嘉; 等等。 这些看似忙中偷闲之笔, 三言两语甚至一句话, 就勾勒出当时整个社会环境的主流:沸腾着、 前进着、 紧张而热烈的社会主义革命高潮, 事无巨细都在党组织领导下的政治局面, 不辞辛劳地工作着的党的干部, 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组织及其成员的信任和热爱, 青年团在社会生活和斗争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这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在这个背景下的这一个区委会的具体的复杂矛盾的人物关系, 就为各式各样人物的性格及其活动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典型环境。 李希凡的批评既不符合文本实际, 也曲解了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理论。
其次, 关于小说反官僚主义的主题。 何谓“官僚主义”?中国现代辞书是这样解释的: ①指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不关心群众利益, 只知发号施令而不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9]②指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 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 不了解实际情况, 不关心群众疾苦, 饱食终日, 无所作为, 遇事不负责任; 独断专行, 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 有命令主义、 文牍主义、 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 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10]1016
这些解释主要来源于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中关于反对官僚主义部分的要点。 此前从30年代到50年代, 毛泽东的文章和党中央的文件中已多次提到反对官僚主义, 虽然言简意不赅, 但是基本意思还是相同的。 周恩来说:“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 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长期统治的遗产。 中国长期是封建社会, 一百年来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官僚主义更是有深远的影响。 官僚主义与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 命令主义、 事务主义、 分散主义、 本位主义、 宗派主义, 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们反对官僚主义, 也就必须联系到反对这些主义。 当然, 不单单是这七种, 但这七种特别突出。”他列举了官僚主义的20种表现, 比如高高在上, 孤陋寡闻, 不了解下情, 不调查研究, 不抓具体政策, 不做政治思想工作, 脱离群众, 脱离实际, 狂妄自大, 骄傲自满, 主观片面, 粗枝大叶, 不抓业务, 空谈政治, 不听人言, 蛮横专断, 不顾实际, 胡乱指挥, 不学无术, 耻于下问, 浮夸谎报, 瞒哄中央, 弄虚作假, 文过饰非, 功则归己, 过则归人等。 最后他强调, “官僚主义的态度和作风已经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许多损失, 如果听其发展, 不坚决加以克服, 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 我们绝不能容许官僚主义再继续发展下去。”[11]
官僚主义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普遍存在的现象, 反对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 则是中共党和政府领导人一贯重视并经常提醒下属注意的。 毛泽东还多次以运动形式开展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因此, 当苏联政治改革和文学“解冻”思潮传入中国, 团中央和作家协会同时推荐《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等作品, “干预生活”的口号在中国文学界和新闻界引起反响的时候, 作者们揭露和批判的矛头就不约而同地首先指向了官僚主义顽症。 在王蒙看来, 娜斯嘉的成功似乎太轻易了。 在现实生活中, 一个与落后现象作斗争的青年, 往往由于经验不足, 而被人抓住弱点, 陷入困境, 直至败下阵来。 于是, 王蒙决心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 提供一幅学习娜斯嘉不顺利的图画, 以期引起社会的重视, 达到更有成效地改造社会、 推动生活前进的目的。 揭露官僚主义, 反映先进青年学习娜斯嘉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不顺利, 这就是他创作《组织部》的缘起。 王蒙说自己写这篇小说时, “想到了两个目的, 一是写几个有缺点的人物, 揭露我们工作、 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 一是提出一个问题, 像林震这样的积极反对官僚主义却又常在‘斗争’中碰得焦头烂额的青年到何处去”[12]。
3创作意图与人物形象不一致
然而, 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他创造的人物形象却很不一致。 他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描绘的具体现实图画中, 居于中心位置的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 并非他主观上要反对的官僚主义者, 实际上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领导干部。
这个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 也是给读者印象最深的人物, 性格颇为复杂, 或曰有两重人格, 是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典型。 他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原则性, 联系群众, 对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人和事有周密的调查了解, 能作出精辟的分析判断。 小说写他对王清泉的官僚主义作风了如指掌, 知道王上班时间不是打扑克就是下棋, 对此并不满意。 当韩常新前后汇报的情况不一样时, 他能细心地听出并且当面指出来; 他偶尔也讽刺一下韩常新, 如说“至少在这个行星上看不到您的大作”。 他在喝了酒以后对林震吐露真情:“你这个干部好, 比韩常新强。”他有对待新事物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对文化生活有广泛的兴趣。 他主动学习并迅速掌握了前一个月公布的汉语拼音草案; 喜欢读书:小说、 诗歌、 包括童话。 他爱读外国文学名著, 但他深知文学与生活的距离, 尤其反感当前中国文学掩盖现实生活真相的流弊。 他关心爱护青年干部, 坦率真诚, 通情达理, 对林震和赵慧文, 从思想、 工作到恋爱婚姻, 都很关怀。 他社会经验丰富, 工作能力很强, 老练、 自信, 当上级提出任务以后, 雷厉风行积极行动, 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 如后来对王清泉的处理, 有板有眼, 干脆利落。 他努力工作, 不谋私利, 质朴单纯, 不居功自傲, 勇于解剖自己。 他对林震坦露自己的内心:“那时候……我是多么热情, 多么年青啊!我真恨不得……”“解放以来从来没睡够过八小时觉, 我处理这个人和那个人, 却没有时间处理处理自己。 是啊, 一个布尔什维克, 经验要丰富, 但是心要单纯。”连天下雨时他想到的都是“这场雨对麦子不错”。 这种广阔的胸怀、 真诚的感情, 的确是很感人的。 这是刘世吾性格的一个方面, 作为一个有高度文化素养的负责干部的主导的、 决定性的、 基本的方面。 另一方面, 他在对待具体问题时却又缺少主动性, 缺少激情。 他坐等“时机成熟”, 没有党报的揭发和区委书记的过问, 不去主动处理王清泉的错误。 他承认:“我们, 党工作者, 我们创造了新生活, 结果, 生活反倒不能激动我们。”他“忙得什么都习惯了, 疲倦了”。 他有一句口头禅:“就那么回事。”仔细琢磨,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 复杂的思想感情, 准确地表明了他的性格特征。 正是这种似乎“冷漠”的处世态度, 引起了林震和赵慧文的不满。
作者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两个所谓“正面人物”就是作者的化身。 王蒙通过林震和赵慧文批评了刘世吾, 认为刘世吾的“那些独到的见解, 精辟的分析, 好像包含着一种可怕的冷漠”, 责怪他“容忍”王清泉的错误, 拖延着不予处理, 认为他“不再操心, 不再爱也不再恨”, 是在忙忙碌碌地“应付一切”, 总之, 是一个革命热情衰退、 心灵蒙上了灰尘的官僚主义者。 同时, 作者对刘世吾这样的老干部还是带着尊敬和期待, 严格地按照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没有故意丑化, 对他的优缺点的描写都恰如其分, 并没有用自己主观的好恶歪曲人物的真实面貌, 所以在刘世吾的整体形象中, 心灵上的灰尘还没有掩盖他性格中可贵一面的光辉。
我们且看看小说中刘世吾说他那句个性化的口头禅的几处地方。 第一处是在林震报到时说的:“好, 对, 好极了, 组织部正缺干部, 你来得好。 不, 我们的工作并不难作, 学习学习就会作的, 就那么回事。 而且你原来在下边工作的……相当不错嘛, 是不是不错?”“当然也可能有困难, 可能。 这是个了不起的工作。 中央的一位同志说过, 组织工作是给党管家的, 如果家管不好, 党就没有力量。”第二处是接下来向林震借书时说的:“怎么样?这么一薄本有半个夜车就开完啦。 四本《静静的顿河》我只看了一个星期, 就那么回事。”第三处是对赵慧文“诚恳地说:‘相信我的话吧, 没错。 年青人都这样, 最初互相美化, 慢慢发现了缺点, 就觉得都很平凡。 不要作不切实际的要求, 没有遗弃, 没有虐待, 没有发现他政治上、 品质上的问题, 怎么能说生活不下去呢?才四年嘛。 你的许多想法是从苏联电影里学来的, 实际上, 就那么回事……’”第四处是当林震向他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说“来了区委会以后发现了许多许多缺点, 过去我想象的党的领导机关不是这样……”刘世吾开导他:“当然, 想象总是好的, 实际呢, 就那么回事。 问题不在有没有缺点, 而在什么是主导的。 我们区委的工作, 包括组织部的工作, 成绩是基本的呢还是缺点是基本的?显然成绩是基本的, 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 我们伟大的事业, 正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着的。”
这四个“就那么回事”都表现了刘世吾讲求实际, 在“看透了一切”之后的自信和超然的性格和心理。 他对问题有全面的清醒的认识, 他关于成绩和缺点的分析是合乎辩证法观点的, 也是合乎当时实际情况的。 他既肯定组织工作是了不起的工作, 十分重要, 又不认为它有什么神秘可怕的地方。 他承认生活中有些不美好的东西, 但是又告诫青年人不要作不切实际的要求, 从苏联电影和小说里学来的想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他认为条件不成熟时鲁莽从事只会事倍功半, 条件成熟时处理事情才会事半功倍, 他的“条件成熟”论比娜斯嘉的“对坏事决不容忍”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要现实得多, 正如林震对赵慧文说的:“除了跟着他走, 似乎没有别的路……”跟青年人比较起来, 他显得那么成熟、 老练、 超脱、 冷静、 自信, 讲究实际, 却又好像缺乏激情和主动性。 “就那么回事”这句口头语, 集中体现了他的全部个性, 优点和缺点都统一在里面了。 问题在于他在看透了“就那么回事”之后, 即清醒地看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苏联和中国的差别之后, 放弃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放弃了对现实生活的改造, 失去了生活的激情、 斗争的勇气和主动创造的精神, 他在现实面前感到力不从心, 无可奈何, 于是屈服了, 容忍了, 淡漠了, 而且他还要用这种人生态度去影响朝气蓬勃的青年人。 这就是作者极力反对的刘世吾式的“官僚主义”。
我们只需把小说中描写的刘世吾的具体形象用前述辞书和文件中的官僚主义概念加以衡量, 就不难发现刘世吾与官僚主义根本不搭界, 把刘世吾称为“官僚主义者”显然名不副实, 他的缺点是不能用官僚主义定性的。 早就应该洗去作者的主观误导和诸多评论家的误读所加给刘世吾的“官僚主义”污名, 还人物以本来的真实面目。
4超越作者思想的现实主义成就
《组织部》里刻画的另一个官僚主义者的形象是工厂建党组组长韩常新。 他少年得志, 官气十足, 弄虚作假, 飘浮浅薄。 小说通过韩常新在处理麻袋厂问题的全过程中的言行, 揭露出他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的官僚主义面目。 虽然这个人物由于活动不太多而显得不够丰满, 但性格还是鲜明的。 特别发人深思的神来之笔是, 韩常新新婚燕尔之际, “最近被任命为组织部副部长”, 这跟韩常新的实际表现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职务升迁和本人素质如此不相称, 这才真正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韩常新这样不学无术的政治投机分子却官运亨通, 在攫取权力的道路上“春风得意马蹄疾”, 说明他是得到某些有权势的上级宠爱和支持的。 这正是党和国家的隐患。 小说鞭挞了韩常新这种依靠欺骗上级、 训斥下级而飞黄腾达的官僚主义新贵,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这种干部正受到信任提拔的现实状况, 暴露了党内生活和干部体制中潜伏着的真正危险。
《组织部》的现实主义成就, 不只是塑造了刘世吾和韩常新这两个中国文学史上未曾有过的执政党机关工作者的典型形象, 而且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微妙关系触及官僚体制的深层痼疾。
从前文引述的细节可以看出, 刘世吾对韩常新是很不满意甚至看不起的, 但仍然待之以礼。 他发现韩常新的弄虚作假并当面指出, 点到即止, 希望对方反省改正。 他把《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转借给韩看, 也有推动韩学习进步的意思, 虽然不抱多大希望。 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韩常新并不把这位第一副部长很当回事。 麻袋厂的问题区委曾经让韩处理, 他直接和区委副书记谈过, 副书记也同意他的意见。 这还是小事, 关键的一笔是韩常新最近被任命为组织部副部长。 韩的被提拔当然不会是刘世吾推荐的, 如果上级事先征求刘的意见, 刘肯定会表示反对, 然而上级似乎并没有给他反对的机会。 在小说中韩常新的精神焕发与刘世吾的深沉郁闷形成强烈对比。 与韩的得意心态相反, 刘显然是失意的。 事情要靠他做, 权力不交给他, 职务不予提升, 刘世吾处于被冷落的状态, 这才是他缺少激情和主动性的真正原因。 赵慧文和林震认为刘世吾冷漠, 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是他的激情被压抑, 他没有主动处理问题的权力。 无意于仕途的刘世吾将被锐意进取的韩常新所取代, 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优质干部被冷落, 劣质干部被提拔, 正如经济上有所谓“劣币淘汰良币”的现象一样, 政治上必然出现劣胜优汰的逆淘汰现象, 这就是官僚主义体制无法克服的弊端。 《组织部》对韩常新和刘世吾这两个新旧副部长及其关系的真实描写, 其深层的典型意义不在人物性格本身, 而在他们身处其中的官僚体制。 小说的现实主义超越了作者的创作目的取得了意外的成功。
《组织部》写于1956年, 当时王蒙只有22岁, 虽然他入党已经8年, 但毕竟年纪太轻, 没有受过系统的良好的教育, 单凭聪明、 激情和上进心, 面对复杂的社会人事, 缺乏深刻的清醒的认识, 不能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 其思想浅薄是无须苛责的。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 那么多评论家甚至大学者都把刘世吾定性为官僚主义者, 犯了和王蒙同样的错误, 究其根源, 都是因为对官僚主义的理论认知有严重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官僚主义这个外来词, 和许多外来主义一样, 国人只知输入名词, 却没有深解其意。 1948年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至今仍是这个领域的权威著作。 他认为:“官僚政治是专制政治的副产物和补充物。” “官僚政治得从技术的社会的两方面去说明, 而当做一种社会体制来研究的官僚政治, 宁是重视它的社会的方面, 虽然我们同时没有理由不注意到它的技术的方面。 一旦官僚政治在社会方面有了存在依据, 它在技术上的官僚作风, 就会更加厉害, 反之, 如果官僚不可能把政府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并按照自己的利益而摆布, 则属于技术的官场流弊, 自然是可能逐渐设法纠正的。”“比如说, 讲形式, 打官腔, 遇事但求形式上能交代, 一味被动的刻板的应付, 一味把责任向上或向下推诿……诸如此类, 都是所谓官僚主义的作风。 ……所有这些作风和流弊, 通是属于技术方面的。”“我们把官僚政治当作一种社会体制来讨论, 虽然也注意它的技术面, 但同时更注意它的社会面, 从社会的意义上理解官僚政治, 就是说, 在此种政治下, ‘政府权力全把握于官僚手中, 官僚有权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 官僚把政府措施看作为自己图谋利益的勾当。 像这种社会性的官僚主义政治, 是依存于诸般社会条件, 而又为那些社会条件所范围着的, 它可能增大前述技术性的官僚作风, 却不可能单在技术上去谋求根治。”[13]19-23
然而, 几十年来的反官僚主义运动, 只反对技术方面的官僚主义作风, 同时却强化社会方面的官僚主义体制, 连辞书对官僚主义的解释也是避重就轻, 误导读者, 作家王蒙和评论家们的失误自然更不难理解了。
值得肯定的是, 王亚南的研究在1980年代得到了正面的回应。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说:“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体制必须对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因此, 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制度。 当然, 官僚主义还有思想作风问题的一面, 但是制度问题不解决, 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 所以, 过去我们虽也多次反对官僚主义, 但是收效甚微。”[14]327-328
当我们站在这个理论和历史高度上重评《组织部》时, 所有的矛盾和困惑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J]. 人民文学, 1956(9).
[2]侯金镜. 激情和艺术特色——1956年《短篇小说选》序言摘录[J]. 文艺报, 1957(1).
[3]钱谷融, 吴宏聪.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毕光明.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重读[J]. 琼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2): 62-66.
[5]胡焕龙. 一个被历史性误读的艺术典型——重读王蒙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4): 10-15.
[6]汪双英. 官僚主义还是领导艺术——质疑《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61-63.
[7]王蒙. 大起大落: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J]. 百年潮, 2006(7): 68-69.
[8]李希凡. 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N]. 人民日报, 1957-05-08.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第5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10]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缩印本)[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11]周恩来. 反对官僚主义[N]. 人民日报, 1984-08-29.
[12]王蒙. 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N]. 人民日报, 1957-05-08.
[13]王亚南.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14]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A Masterpiece of Image Than Thought——Reevaluation of Wang Meng’sANewYoungManintheOrganizationDepartment
WANG Fuxiang
(College of Nanguo Busines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545, China)
Abstract:Reevaluation ofANewYoungManintheOrganizationDepartmentshould focus on the theory of bureaucracy and literatu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age depicted in the novel is beyond Wang Meng’s intention. Liu Shiwu, the protagonist, is not a bureaucrat that Wang Meng subjectively opposed to, but in fact, is a very good leading cad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ue-to-life description of the new and old deputy ministers and their relations lies not in character, but in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in which they live. The realism of the novel transcends the author’s thought and has made an unexpected success.
Key words:Wang Meng;ANewYoungManintheOrganizationDepartment; Liu Shiwu; Han Changxin; Lin Zhen; realism; bureaucracy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1646.2016.01.016
作者简介:王福湘(1946-), 男, 教授, 从事专业: 中国现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5-10-25
文章编号:1673-1646(2016)01-007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