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代文献中六博戏史料考究

2016-01-22董丽霞

山花 2015年16期
关键词:棋盘棋子

董丽霞

古典文献中六博戏的史料记载

从《楚辞》《论语》《说苑》《说文解字》等著作中可以窥视六博史料记载。例如东汉时期的许慎《说文解字》称,夏桀的臣子鸟曹作博。“簿,局戏也,六著十二棋也。从竹,博声。”可以推测早在夏朝六博游戏业已存在。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楚辞·招魂》中记载:“蓖蔽象棋,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玉白些。” 在先秦史籍中有很多关于六博的记载,还有一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广为流传。据《左传·庄公十二年》记载,“宋南宫长万杀闵公于蒙泽”。两汉时期是游戏大发展时期,六博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从上层高官显贵到下层的黎民百姓,都为这种靠运气取胜的游戏着迷。在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许博昌,安陵人也,善六博。窦婴好之,常与之居处。其术曰:方畔揭道张,张畔揭道方,张究屈玄高,高玄屈究张。三辅儿童皆诵之。后又作《六博经》一篇。”

二十四史中六博戏的史料记载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王武乙曾作木偶人,称它是“天神”,与它玩六博。“帝武已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穆天子传》中说:周穆王满是个六博迷,他与神仙井公下了三天的六博,结果都输了[1]。春秋时,周庄王十五年,宋国发生大将军南宫长万用“博局”棋盘杀死宋闵公的重大事件。《史记·宋微子世家》卷三十八中也记载了这一事件。“宋浩公十一年(前681)秋,湣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湣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湣公于蒙泽。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著门阖死。”《史记·魏公子列传》卷七十七中记载:战国时,在魏国的宫廷中,魏安釐王与其弟信陵君魏无忌玩六博的情景。[魏]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史记·吕不韦列传》卷六十五:“始皇九年(前238),有告嫪毐实非宦者,……。”[注]《集解》:《说苑》曰:“以与恃中左右贵臣博弈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假父也,寠人子何敢乃与我争!'所与斗者走,行曰始皇。” 《史记》中在描述战国时代齐国临淄的繁荣情景时,讲到当时许多人“六博蹴鞠”[2]。《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末年,荆轲曾游历赵国邯郸,与鲁勾践玩六博,因抢占棋道,惹得鲁勾践大怒,叱骂了荆轲。“荆轲游予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之。”《史记·游侠列传》卷一百二十四:“剧孟行大类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戏。”[注]《索隐》按:[博],六博戏也。从以上史料记载考察,六博盛行于齐、魏、燕、赵、韩、秦、楚国等诸侯国。

据史料记载,汉代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都喜爱六博棋[2]。还设有专门陪皇帝下棋的官职“博待诏”。当年六博棋之盛行可想而知。汉代,民间也流行六博之戏,且亦赌博化。汉宣帝在民间生活了十七年,在一次博戏中欠了陈遂一笔赌资。他即位后便将陈遂提拔为太原太守。且赐书“制诏太原太守,官尊禄厚,可以偿进矣”。(《汉书·陈遂传》)《汉书·荆燕吴传》卷三十五:“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注]师古曰:“提,掷也。”《汉书·景十三王传》卷五十三:“去即缪王齐太子也,师受《易》《论语》《孝经》皆通,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卷六十四上:“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注]苏林曰:“博之类,不用箭,但行枭散。”孟康曰:“格音各。行伍相各,故言各。”刘德曰:“格五,棋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师古日:“即今戏之簺也。”师古曰:“博,六博。弈,围棋也。进者,会礼之财也。谓博所睹也,解在《高纪》。一说进,胜也。帝博而胜,故遂有所负。” 南朝宋范晔编纂《后汉书·粱统列传》卷三十四:“[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性嗜酒,能挽满、弹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骋马斗鸡。”[注]《艺经》日:“弹棋,两人对局,白里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更先弹也。其局以石为之。”《前书》吾丘寿王善格五。《音义》云:“簺也。”《说文》:“簺,行棋相塞谓之簺。”鲍宏《簺经》曰:簺有四采,塞、白、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得行,故谓之格五。”《楚词》曰:“琨蔽象棋有六博。”王逸注云:“投六著,行六棋,故云六博。”鲍宏《博经》日:“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掷头谓之琼。琼有五采,刻为一画者谓之塞,刻为两画者谓之白,刻为三画者谓之黑,一边不刻者五塞之间,谓之五塞。”《三国志·吴书·王楼贺韦华传》卷六十五:“韦曜字弘嗣,郡云阳人也。……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其辞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曰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虽有太牢之馔,《韶》《夏》之乐。不暇存也。……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衮龙之服,金石之乐,足以兼棋局而贸博弈矣。假令世士移博弈之力而用之于诗书,是有颜、闵之志也;用之于智计.是有良、平之思也;用之于资货,是有猗顿之富也;用之于射御,是有将帅之备也。如此则功名立而鄙贱远矣。”《宋书·张畅传》卷五十九:“元嘉二十七年(450),索虏托跋焘南侵。太尉江夏王义恭总统诸军,出镇彭、泗。……焘始至,仍登城南亚父冢,于戏马台立毡屋。……畅于城上视之,……。焘复遣使令孝伯传语曰:“魏主有诏语太尉、安北,近以骑至,车两在后,今端坐无为,有博具可见借!”畅曰:“博具当为申启。但向语二王,已非逊辞,且有诏之言,政可施于彼国,何得称之于此!”……俄顷,送博具出,因以与之。”[3]《旧唐书·文苑传上·骆宾王》:“骆宾王,婺州义乌人。少善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 绝唱。然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新唐书·陈子昂传》:“子昂十八未知书,以富家子,尚气决,弋博自如。它日入乡校,感悔,即痛脩饬。”弋博射猎博戏。《旧唐书·文苑传下·崔颢》:“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蒲博饮酒。”

毋庸置疑,六博棋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有大博、小博之分,棋盘形制大同小异,可惜规则都失传了。

历代诗赋中六博戏的史料记载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相和歌辞·猛虎行》中描述:“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 ”其《梁园吟》:“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其《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之一:“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送灵师》写道:“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战诗谁与敌,法汗横戈锤。饮酒尽百斛,嘲谐思逾鲜。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唐代诗人李益《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巧为柔媚学优孟,儒衣嬉戏冠沐猿。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市宿桃根。相逢杯酒一言失,回朱点白闻至尊。”描写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的情景。

《颜氏家训》《古博经》等中记载六博戏的形制

六博的棋盘在当时称为“榍”,一般都是木质的,呈方形。棋盘的表面用黑漆或白漆涂抹。在棋盘四周是一个大方框,中间还有一个小方框。小方框的周围布有棋路,当时称为“曲道”,共有十二条。棋盘小方框的四周还有四个圆点。六博中有十二枚棋子,一般都是用象牙、玉石或金属制作的。十二枚棋子分为两组,有的分为黑、红两组,有的分为黑、白两组。棋子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一般同等大小,但是也有一大五小的。每组的六枚棋子中都有一个称为“枭”的棋子,其它的五枚则统称为“散子”。六博中的箸,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骰子,一般有六根。箸是用半边细竹管制成的,中间填金属粉后再涂上漆料,剖面呈新月形。六博行棋之前,要先投掷六根箸,根据投掷的结果行棋。在投掷时,六根箸根据正反的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数目的筹码。西汉时候的“箸”已经用“茕”代替。“茕”一般是用竹子、木头或者骨头制作的。有些呈正方形,有些则是十八面体。十八面体的茕中的十六面刻有一至十六的数字,还有两个相对的面分别刻有胜负的符号。行棋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但具体的玩法早已经失传。据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记载:“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茕,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茕十二棋,数术浅短,不足可玩。”

1.大博。大博的具体玩法:对弈的双方先在各自的棋盘曲道上布置六枚棋子。六枚棋子中有一个“枭”子,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捕杀对方的“枭”,其它的五枚“散”子分别是卢、雉、犊、塞(有二枚)。双方轮流进行投箸,然后根据投掷的结果(即箸的正反数量)走棋。需要说明的是,投出的数越大,走棋的步数自然就越多。双方互相进攻,步步紧逼。“枭”可以吃掉对方的“散”子。双方要通过自己的“散”子配合“枭”来杀掉对方的“枭”。

2.小博。西汉之后,特别是进入东汉之后,以茕为博具的小博玩法盛行。这种玩法中的胜负关键是看双方谁吃的子多。小博的玩法在古籍中的记载比较详细,晋人张湛在《列子》的注里,引用了一段《古博经》:“博法:二人相对为局,局分为十二道,两头当中为‘水',用棋十二枚,古法六白六黑。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二人互掷彩行棋,棋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骁棋'。即入水食鱼,亦名‘牵鱼'。每牵一盔,获二‘筹',翻一盔,获三‘筹'……获六‘筹'为大胜也。” 小博玩法的用具有了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用原来的六博棋盘。双方还是各自拥有六枚棋子,分别布置在十二条曲道上。但这时候棋盘上十二条曲道的两头中间被称为“水”。双方各有一个圆形的棋子“鱼”,被放在“水”中。走棋之前,双方轮流投掷茕,然后根据投掷茕后得到的数字走棋。棋子行进的过程中,一旦进入到规定的位置,就可以竖起来,此时的这枚棋子被称为骄棋。“骄棋”入“水”扑捉“鱼”的过程,称谓“牵鱼”。“牵鱼”一次可以赢得两根博筹,二次为三根博筹。最先赢得六根博筹者为胜者[4]。

综上,六博源自夏朝,盛行于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得到了大发展时期,传遍大江南北。从上层高官显贵到下层的黎民百姓,都为这种靠运气取胜的游戏着迷。三国两晋时期,六博游戏因为汉代六博的“赌”化而失去大众的喜爱。在晋代之后,六博在中国的历史上消失。隋唐之后,在国外“流窜”的六博也销声匿迹。 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六博也传到了外域。东晋十六国时已传入印度,据后秦释道朗《大般涅盘经·现病品第六》记载:“樗蒲围棋,波罗塞戏,狮子象斗,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率道,一切戏笑,悉不观作。”隋唐以后传至外域的六博也逐渐地不见记载了。

[1]王宏凯.中国古代游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45.

[2]周伟中.棋类游戏100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78.

[3]翁士勋.二十五史体育史料汇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17.

[4]张立辉.和古人一起玩游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113.

猜你喜欢

棋盘棋子
棋子多少颗
摆棋子
有趣的棋子
移棋子
每行一枚棋子
棋盘人生
方寸棋盘,硝烟弥漫
棋盘战争
棋盘疑案
棋盘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