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即诗意,即世界
2016-01-22夏汉
夏汉
一
以作品去诠释一个诗人,或自以为与一个诗人熟识,因而能去解析他的诗歌,二者都可能是在冒险。或者也可以这么说,阐释的无效也是诗歌魅力的一种?面对11岁开始写诗且诗龄已有10年的蒋在,或许稍显靠谱的路径是,尝试放下我们业已趋于稳定而普同的品读经验,回到诗意发生的原初:“一首挽歌/梦想如大海/汹涌的血/一次又一次排列/倒下/目光/怀抱生命/流浪(《目光》11岁);“我去的时候/我只看见了一辆皮卡车敲击出的时间/那只是一堆废铁/没有花朵和传言” (《农妇》15岁);“我将如何把他们一一命名/我怕他们重复/所有的话都被所有的诗人说过了……用我最憎恨的方式面对你/一语不发”(《插线板》16岁)。
“原初”随时在与我们相遇。当我漫步在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句子背后,我发现了一种奇妙:真正的优秀诗人,他看世界其实是哲学的、宗教的,甚至就是不可思议的、超验的,而他乐于在表述这个世界时选择诗句——这便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诗意。90后诗人蒋在正是这样的奇妙体,通过她的诗行我有理由相信,优秀诗人是来自上帝对人间的馈赠。我知道,越想准确地阐释她就越是远离她,所有的解读和梳理都有可能是一次善意的玩笑。
诗人注定要为了这个荒诞的世界保留自己的无效。进一步看,或许诗人就是拿来无效的,伴随的定律就是:越是无效就越高贵。
蒋在是一个天生对时间的流逝有着深度敏感的人。因此,在这个表象世界被幻觉和自慰牵着前行的集体游戏中,她的读写和感悟力都可能无效,或者说她只是对文明的发生与弥散产生了不由分说的敬重和困惑。她万般向往耶路撒冷,总想用脆弱的肉身去体悟和分担基督降世的苦弱。这样的情怀,正是她精神留存于永恒圣途的初心,这种行走即是抵达。它是世界无极的远处,也是原初。而二者中间的一切,便是那些被我们用文化和感觉的谎言矫饰的意义和价值——而“诗人的无效”便成了世界的最美风景。蒋在的诗行与其心灵是一味的,同构的,她天然就与“中间”绝缘。她初心剔透,诗意无限,足以让俗物们汗颜。换言之,无论蒋在写与不写,走红与否,成名与否,她都是个不改初心的人。诗句,以外化的层面看,不过是她表情的一种。
犹如庖丁眼中无牛,蒋在太不诗人了,自然就太诗性了。这个邻家女孩,她的原创性和审美价值珍贵若此:“贯穿了陈旧的往昔/途中的路还有那匹老马/被谁的手轻轻地抹去”(《老马》12岁);“朝露/变成细小的眺望/梦醒了的影子/再荒凉一次/这样/再晃荡一次/就将变成为/昨日的瞳孔”(《干花》12岁)。
面对当下混乱而貌似热闹、喧嚣的诗坛,尤其近年不断涌现的诗人走红事件,我与王小妮的观点颇为相近,她说过:诗人走红与诗歌质量“这二者之间没必然联系。诗不适用‘度量衡,一个读者的感受不能替代另一个读者”。源于此,这篇文字里要谈及的蒋在以及她的诗——尽管欣喜于她十一岁即开始诗的写作,并被多家刊物刊发,得到过若干成名诗人的赞赏,但这些并不是我要关注的理由,我更乐于探寻其诗写的发生学背景,以及所关涉的诗学方向及可能的抵达程度。我希望遇见一个诗歌幽微处的蒋在,举证出一个有价值的诗学案例:“……把一个准确得不能再准确的时间/快点记录下来/将分秒后的那个数字也记录下来/我没有见过你/但我想我是认识你的/我想在一个时间张开手臂/碰触那个在某个大道或是酒馆里喝咖啡的一个人/即使是精确得不能再精确的时间/我也无法准确的说出你在哪里/你的面貌你声音的流沙里”(《声音的流沙里》17岁)。
诗人,诗意,世界,到底是怎样一个奇妙的组合?我想,我们若有误读或错解,上帝也会宽恕。因为蒋在。
二
“现代观看方式是碎片式观看。人们觉得现实在根本上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无止境的。依此,则所有界线、所有统一的概念都必定是误导的、蛊惑人心的:充其量是临时性的;长远而言几乎总是不真实的。根据某些统一的概念来观看现实,对塑造和形成我们的经验有无可否认的合理性。但它也——现代观看方式如此教导我们——否认真实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它压抑我们再造我们希望再造的东西——我们的社会、我们自己——的能量,确切地说,权利。我们被告知,注意更多、更多,才是真正的解放。”在《同时——随笔与演说》里,苏珊,桑塔格的这番话既道出事物的多样性,也为我们对事物多种呵能性的表达提供了依据,或者说,探寻事物更多的表达可能是现代人的基本冲动与欲望,诗人的表达尤其如此。
以我陈旧的诗学视阈,当我读蒋在《夜晚用哀求挖一个涧》时就是如此的感受。因为我一直被这标题吸引从而咀嚼着——这是一个百思方能得其解的妙句,这或许是给孤独的一个献祭。那孤独是孩子气的,也是最本真的。而答案却只存在于我的臆测,以至于得动用哀求这极致之心为深夜挖了一个洞。我相信,这小是轻而易举就能得来的一个句子,它一定是在天光韶然的刹那问世的。有天空就有小鸟,谁能解释又何需解释?这也许就是蒋在在一个访谈里对天才这个让每个妙龄少女都暗自称喜的字眼,既保持了矜持又不过于厌弃的缘故,因而她说:天份“也不过是老火在你出生的瞬间,给你的一点光亮,就如同一粒种子落了下来,想想看如果后天的土壤贫瘠,那粒种子连生根的可能性都不会有了,就更不要指望它开花结出果来”。显然,她更在意后天的土壤,对她来说,就是童年孤独的内心体验、近乎偏执的想象以及勤勉于读书让天赋闪烁于诗篇里,或者说,是那份特别的童年时光,内心有条小径,她在那儿遭遇过这个世界的另一种颜色和形状?或生活,或异禀,或兼而有之?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理由去探寻其更多的诗学可能。
在一首诗里,蒋在写下“在我家的谷堆上”这个句子,诗里还有“一棵榆树”,这里透露出一个生活的细节——乡村。而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诗里所彰显的是一个人的逃离或者说是急于离开。那是诗人的小伙伴?一个城里小孩?诗人的重心偏于劝说——也就是说,诗人并没有沉溺于日常物象的描述中,而是游离之外,落脚于内心的阐发(这里奠定』,一个抒情诗人的基础——如此,会让一个诗人走得更远)。在这首诗里,还披显着一种诗歌的真相,这是一个十匕岁少女的真实:在她这个年龄,关注的往往不是日常物象,而是其敏感的内心。应该说这是年轻诗人基本的诗歌实现方式——在这里,吻合着文艺心理学的原则。
蒋在立足于自身的想象力,从童年孤寂的内心生活里派生的精神密码,也是诗的可能性中一种让人惊悚的实现。比如在一首诗里,她写道:
等天暗了
从乌黑的时间
从后面的门出发
海鸥变成了雏菊
从诗里,依稀能够回味童稚灵魂里的对等待的惧怕与绝望,乃至于让时间浸透了黑暗,海鸥也幻化为雏菊的黛墨之色。一个孩子的内心无所不知,失去心爱的玩具,抑或是一种意欲带来的亏欠感,经由 上帝的轻抚,都成为诗意的原初,而世界也由此生动和真切。
在《农妇>这首诗里,我们则看到了死亡意象,据诗中交代来自一个传说:
油菜花迅速地开在农妇腹部
但在文本里,我们依『日感到震撼,那是一种波德莱尔意义上的“恶之花”,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技艺卜.催生的意象拼贴。我想,当年十六岁的蒋在,可能还没有接触波德莱尔的诗及其现代派诗学,不过她幼年时学过油画,那么她或许接触过毕加索等立体派画家,从中领悟了现代艺术的某种意趣,从而滋生了可贵的富有现代性的死亡的质素,也显示了诗人“早熟的憬悟”——我想起阿波利奈尔评价毕加索的绘画时所说的话:他“正致力于奇思异想,恰当地掺混美妙的和可怖的、高尚的和卑鄙的”——而唯此,作为诗的精神空间才会在另一个高度洞开,这其实预示厂蒋在的又一个诗学可能性:一种哲学视角的诗性抵达。
无论是纵观人类文明史,还是就终极意义上看,文化不曾拯救过什么,世俗的宗教亦然。真正的救赎根本不在别处,它仅是个体的初心不退,感召上帝能够于我们的时间原点上复活。令我伤怀的是,活出这种救赎的人又在哪里?如同蒋在一般的诚实者有几个?也罢,言语道断,岁月平凡,受尽平凡者方能自赎真心。
从普遍意义上看,诗或许来自于梦境,或许是幻象,或许来自畅想和阅读中与神共舞的刹那,哪怕只是在书本和冥想中活过,但只要诗里拥有了超现实主义的质素,总让人眼前一亮,而唯有这样的句子可以给诗添加更多新的可能。比如:“眼里揉满了石灰还有孩子”,这已经被搬离现场的真实,在诗里却精确地抵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本真,乃至于它是无可替代的。蒋在的《罗马花园的街道》似乎就践行了这一路径:
我花了五年的时间 睡在街上
让我替你点上让你前往罗马的蜡烛吧
假如这是我最后一次为你盖上被褥
把他们发放给穷人的汤汁
一滴不剩的全部喝下去
我抱住大腿
也抱住了颜色无法相衬的手臂
下咽
起互
让我们的肠道起舞
跳一种节日参拜的时候
才能出现的舞蹈
停止再去读书
让我替你点上
让你前往罗马的蜡烛吧
而另一首诗《带上大麻去耶路撒冷》则源于《福音书》;《夜莺与玫瑰》在西方文化里更是耳熟能详的镜像——但这些类文化遗产在诗人笔下却演绎着自己独有的镜像(蒋在写下这首诗时大概16岁,她还不知道济慈),成就了一首首语象丰满的诗。总之,在10年的写作中,蒋在一直在诗里展现着更多的可能,除了早期的童年孤独、无奈,对亲人独有的依恋和心疼,还有耽于幻想的超现实具象,以及对生命意识乃至宇宙意识的觉醒——而对生命的悲悯却始终贯穿于创作之中,想必这已是诗人生活的常态?或许在蒋在这里,西方文化和宗教感并非是其创作上的某类可利用资源,而是与她的情怀本然相应。就诗写意趣来看,随着成长和视野的拓展,蒋在近年的诗歌似乎还多了一份情爱,一抹对身体的礼赞与对异性的揣测,同时感性的魅惑和智性的尊严似乎己能双重在场,悲天悯人的特质也更为明显。
三
一般而言,少年得志者易于轻浮,而我们考察蒋在的诗,似乎并没有此类忧虑,尤其近年,对生命的敬畏让蒋在意识到个体的卑微感以及对内心的审察,这都不是她这个年龄所能有的,而她居然拥有了。同时,缘于西方古典哲学原著的阅读和对事物的理性省察,令她的诗里反而增添了知性的元素,这对于一个少女来说尤为难得。
在写作中,探索语言的可能是一个诗人的天职,也就是说,诗人会一直游走在语言的边界上,让词语古老的生命传说唤起新的表达。蒋在当然也走在这条路上,无论是生命的省悟使然,亦或是诗性的自觉,我们时常觉察到这种语言痕迹。比如“把舌头放进领带”这个句子,就引来我的注目,它表达的意蕴相当曲隐,而语性则颇为具象化,让你读了顿感奇崛。蒋在耽于诗的写作已有年头,一定会在怎么写上考量过,不妨说,技艺这个层面是每一位严肃写作的诗人都不会轻视的,哪怕在诗里并不刻意或不露声色。我们看得出蒋在诗里面的技术的质素,比如通感,她就经常会运用。她状写一个体育场,那里会有掌声、欢呼声,她如此写道:
里面有瀑布的味道
取瀑布的声响己足够了,她却落足于味道,这是一种延宕,让诗句复合,感觉则愈加丰厚。而缘于儿童时代的寂寥养成长久专注于一境一物的习性,滋生出蒋在超常的想象力和丰盛的内心生活,以及天然性灵的力量复苏,乃至于显现迥异的幻象,这能力给诗的创造带来不言自明的惊喜。比如她能够这样写道——
我从她的身体里看到一棵树
然而,诗人是不以天才自恃的,或者说,他/她是不依赖天才写作的。但诗人敏锐而独特的感受力和独有的想象力却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能力——这恰恰成为诗人的财富。蒋在在不自诩为天才的背后似乎看重的也是这些。
有时候,一个诗人的完成并不仅仅来源于诗,那是一个合力塑造,诗可能是很少的力量,而艺术的其它分支,比如小说、戏剧、绘画、摄影等为之启蒙,哲学等也成为基点,但最终都要听命于内心的感受与感悟所诉诸的语言而呈现最高抽象的沉默。蒋在所走过的路大致如此,但她无疑是正确的。
阅读蒋在的近作,你会觉得她的诗写越发老道而干练,《你把我含在嘴里>这首诗,就给人一种语气硬朗而境界宽远的感觉:
在哪一个温存的节日里
我能够从远方送给你一头山羊
......
你把土地的根须
用来推开教堂门外栅栏的沉默
......
你把这一头我送你的羔羊
拴在了我不能找到的山上
于是人类的眼泪和大海
都被我父亲含在嘴里
读着这样的诗句,你不会想到是出自一个女孩之手,而一个史诗人的语言的硬朗总是我们所期待的,因为如此,就可以让一个女性写作者尽快摆脱唯美与小情绪的窠臼,从而进入真正的写作。同时,我从这里读出了颇多的复杂,而这复杂却不是一个二十岁少女所该有的,这里只有一个解释:不是蒋在身世的复杂,那就一定是其内心的曲折而致词语的裹挟最终所塑成的语言效果了,或者说,冠之天赋仍『日合理和洽切。同时,我们还看到她语言层面上的日常化与质朴、安静。但在这表达里却并非平直,语言深处的激荡随处可见。比如这首《船舶》:
深谷行驶的船舶
选择一条更远的路回家
整夜歌唱的男人
浩森
写一封信通过
嗓音寄给我
这首诗虽然很短,但蕴涵的精神强度与意义非同寻常,这里有着深情的思念与猛烈的心灵撞击,而诗人仅仅凭借船舶、远行、歌唱就如此完美地达到了,体现出小诗的不易与诗艺的趋于完熟。
一个诗人的感觉与想象力固然重要,甚至决定了诗的高下与能否成立。而这些都具备之后,语言随之到来,诗人对语言的把持就成为关键。蒋在是属于听从语言召唤的那类诗人,因而她给了我们诗的原生态而不是匠心的追逐与刻意。说白了,蒋在不断地领受“神谕”与语言的原始认定——这其实正是真正的诗人的正常态。当然,一个诗人要继续向前走,变化是肯定的。她拥有系统的西方古典哲学修养,加上渐趋丰厚的知性感悟,相信她在各种诗学技艺得到的融通后,或许能迈入智慧性诗人的路径,那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异和丰腴的期许。
在我看来,人类文明的土壤没有东方西方之别,地球天生是圆润的,东西方文化的关节并不难于打通。难点在于我们不肯提升领受的能力,从而无法经受真相。我们自以为对本土的熟知可能是一种表象和日常倦怠。或是出于亏欠感引发的焦虑,我们总想去别处。而别处,却仍旧是本地光景的另类注脚,最后发现重复的是感觉与情绪的烟尘,出走和敲门竟然只是一个狡猾的把戏。绕开表述系统,一切声色犬马部在原点的同构之内。排除世俗化拟定的“他人格”的纷扰,这种当下,应该是人类获取智性尊严的某种方向。它不仅意味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更有可能回归“根源和存在的真相”。但这种智性观待鲜有国人从社会学及其技术性思考的层面去面对。因此汉语本有的表意系统在西方中心文化的全面打扰下,渐渐缺失了它内在的支撑,导致我们实则上对东西方文化双重失忆。
文学何为?诗人何为?以此换名利度日是一种,小感小觉玩票也是一种,而用诗意建立一种参照——在那一种绝然的世界发出的微光,或许无人识得。这是文学的无效,更是诗人的寂寞。我却以为寂寞原本是生命最好的馈赠,是这微光维系着牛活,维系着人类的尊严,维系着世界。自占圣贤多寂寞,这或许是靠近上帝的唯一路径。其实我想说的是,蒋在离上帝很近,她的形体不过是造化的方式,她或许就是爱和美的化身,四季轮转不息,她已经亿万次来到人间。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