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6-01-22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指标体系

许 坚

(中国美术学院 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许坚

(中国美术学院 体育部,浙江 杭州 310002)

摘要: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考核要素,完善的考核模式,是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准确反映大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把似乎属于“印象分”的学生平时成绩进行数量化,通过平时成绩的考核促锻炼,以锻炼强体质。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与习惯。

关键词:大学体育;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

0前言

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把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

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本研究从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增强学生体质的角度出发,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素质,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1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等院校体育考试成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应构建一套合理的体育课程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教学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真实性,逐渐改变以往那种简单、片面的体育考试评分方法。建立科学的平时成绩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教师评定学生体育课成绩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教师成绩评定提供标准和依据,对合理的评价学生平时成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所选专家的合适性是影响调查结果精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选取专家学者的三个标准:知识水平、可信度及精确度等资料不易取得,且缺乏适当的衡量工具,所以,此过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只得采用其他变通方式,如专家学者的自我评价、专家的经验、同事的评价、其信息的来源、责任感、权威性、专家知识能力、所受教育或一些综合性的客观指标与先前绩效。在进行多方位考察后,具体选择领域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及人数

2.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②专家访谈法,③问卷调查法。

3结果与分析

3.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要素构成

表2 第一部分问卷发放、回收以及有效率的统计表

在本部分的德尔菲法两回合调查中,第一回合共发放问卷25份,实际回收25份,有效问卷25份,有效回收率是100%;第二回合同样发放问卷25份,实际回收2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见表2)。

3.1.1第一部分第一回合之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从表3中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第一回合调查统计可得,在调查对象中选取的25位专家中,对“体育学习态度”的选择通过率为100%(共25人);在对“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调查统计中,96%(即24人)的专家对其进行了选择;其次“平时测验和进步幅度”和“课余锻炼”的认可率也比较高,都为87.5%,而对于期中测试指标,只有9位专家选择同意,比例为36%。

表3 第一部分第一回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

3.1.2第一部分第二回合之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由表4中统计结果可得知,在这一回合中25位专家对“体育学习态度“、平时测验和进步幅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呢”、“课余锻炼”这四个指标的勾选达到了80.0%以上,而对“体育学习态度”的选择率更是达到了96%。并且在这一回合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中,新增(或建议)指标栏中专家没有给出意见。

表4 第一部分第二回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

3.1.3第一部分两回合之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在指标筛选确定方面,主要有两个判定依据:一致性和稳定性,只有当问卷统计结果负荷一致性和稳定性两个原则要求时,将不再进行下一轮指标调查,否则,调查将继续进行。关于问卷的一致性,Murry和Hammons,于1995年指出,当大于80%的专家同意问卷的选项时,则视为一致性通过;另外,当问卷的部分问题已达到意见一致程度标准时,便可以问卷的整体稳定度作为是否结束德尔菲问卷调查的依据。而关于问卷的稳定性,Murry和Hammons(1995)提出的计算标准为:稳定度=(填答改变人数)/(总填答人数),界定稳定度需低于20%。而据相关资料显示,当问卷中所有问题项的稳定度平均值70%(如果小组成员共填写10个指标时,其中7个指标的稳定度20%,则稳定度平均值为710=70%),则德尔菲问卷调查即可停止。则“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一级指标前两回合德尔菲专家调查的统一性与稳定性见表5。

表5 第一部分第一回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

注:X1表示第一部分第一回合调查中,专家选取该项指标人数;X2则表示第一部分第二回合调查中专家选取该项指标的人数;Y表示第一部分两回合调查中,专家意见的改变人数

由表5可知:经过两回合的调查后,专家对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的意见达到了一致性和稳定性两方面的标准,因此,可以结束一级指标的筛选调查。而通过以上专家调查结果评价与分析,由表8和表9可知E期中测试专家勾选率仅为32%,小于80%。我们最终确定了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主要为:体育学习态度、平时测验和进步幅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课余锻炼四个部分,各一级指标又分别由若干个二级指标构成,共同组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

3.2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要素构成

表6 第二部分问卷发放、回收以及有效率的统计表

由表6可见,在本部分德尔菲法两回合调查中,第一回合共发放问卷25份,实际回收25份,有效问卷25份,有效回收率是100%;第二回合仍然发放有效问卷25份,回收问卷2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2.1第二回合第一部分之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从表7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第一回合的调查结果的统计可得,专家对“B平时测验和进步幅度”一级指标下B1学生平时测验成绩和B2学生成绩进步幅度的选择率为100%;专家对“A体育学习态度”勾选的差异性较大,其中“A1.出勤率、A2.参与意识、A5虚心学习”的选择率都在90.0%以上,分别为100%、92%、96%;另外,“A3.思考程度、A4.按照要求着装”的支持率都在80.0%以上,而对于指标A6.帮助教师归还器材,只有13位专家选择同意,比例为52%;对于“C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部分,专家对所有指标的勾选率都较高,其中,C3.帮助他人C4.集体意识都达到了100%,C1.积极乐观、C2相互交流学习C5.师生配合也达到了90%以上;对“D课余锻炼”部分,专家对各指标的选择率分别为D1体育社团活动100%、D2晨跑100% 在删除(或建议)项目栏和其他建议栏中,有几位专家建议将“A6.帮助教师归还器材”筛除,理由为该指标是值日生应该尽的义务,因而不应将其列入评价对象当中。而在新增指标栏中,有专家建议在课余锻炼中加入一条参加校内外体育赛事,理由为,参加比赛也是学生课余锻炼的一种手段。

表7 第二部分第一回合各指标专家调查

3.2.2第二部分第二回合之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由表8的统计结果可看出,在这一回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中,虽然专家对某些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改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B运动成绩进步幅度、D课余锻炼、这两个指标各二级指标的稳定度均达到了100%。其次是C情谊表现与合作精神,其各项指标C1积极乐观、C2相互交流合作、C3帮助他人C4集体意识C5师生配合的选择率分别为:92%、92%、100%、 96%、 84%;而专家对于A体育学习态度评价客体指标选择的同意率相对比较低,对“A2.参与意识、A3.思考程度、A4.按照要求着装、A6帮助教师归还器材”的同意人数分别为22人、21人、21人、11人,勾选率分别为:88%、84%、84%、44%,其中A6.帮助教师归还器材这一指标稳定度低于80.0%的标准。新增项D3参加校内外赛事勾选率高达92%。

这一回合,在新增(或建议)项目栏中,专家仍然建议在课余锻炼中加入参加校内外体育赛事,在删除(或建议)项目栏中,仍有几位专家建议删除A6.帮助教师归还器材。

表8 第二部分第二回合各指标专家调查

3.2.3第二部分两回合之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在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二级指标筛选确定方面,仍然是以一致性和稳定性为主要判断依据。除“A6.帮助教师归还器材’的专家勾选率只有44%,低于80.0%的要求,而新增指标D3参加校内外赛体育赛事勾选率高达92%,其余指标均达到一致性要求;而由表9可见,所有指标在稳定度方面均与Murry and Hammons所提出的稳定性的要求相符合。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归纳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要素如图1所示。

3.3二级指标评价方式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二级指标的评价方式分析。为了避免在对二级指标量化评价过程中,单一评价者的主观因素会影响评价的真实性,确保评价过程中的合理性,本人根据不同的二级指标的特点吗,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方式,①平时测验和进步幅度采用客观评价法,教师根据具体标准进行评价。②课余锻炼采用登记、打卡等方式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参加课余锻炼登记打卡的次数进行评价。③对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定性指标采用教师评价、组内互评、学生自评3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价。

图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

A1A2A3A4A5A6B1B2C1C2C3C4C5D1D2N1N2M稳定度252500232214%222114%222114%242400131128%252500252500232300242314%250025252414%232128%252500252500

注:N1代表第二部分第一回合调查中,选取该项目的专家人数;N2代表第二部分第二回合调查中,选取该项指标的专家人数;M代表第二部分两回合调查中,改变意见的专家人数

3.3.2二级指标评价方式权重分析。本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体育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二个二级指标量化评价时实行师评、组评、学生自评方式,并同样请以上25位教师对三种评价方式的重要程度填写调查表,调查结果见表10。

表10 二级指标评价方式专家汇总表

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应当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学生的成绩评定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作用,但也应当重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大学生是具备一定评价知识的群体,他们能够实际参加体育教学的评价活动,并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从表11三种评价方式的权重系数可以看出,在对二级指标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重要性要高于学生,避免在评价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感情因素而影响评价的真实性,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的单一评价不可能避免评价时的感情因素.因此,采用一定比例的组评、自评会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合理化,对学生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更加真实,真正实现“评价主体互动化”。

3.3.3制定二级指标评价表。

3.3.3.1体育学习态度评价表。根据体育学习态度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方式的分析,制定出体育态度学习评价表。

3.3.3.2学生成绩进步幅度评价表。由于进入高校的大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设计评价指标是应考虑学生的进步情况突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评价首先应遵循生物进化“用进废退”的原则,充分体现在同一时期内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进步幅度一般呈减速增长的规律,也就是说愈是运动水平低的学生,提高的幅度愈大,相反则小,依据累进评分法(即使分数增加的幅度与成绩提高的难度相适应的评分方法)的原理,并结合体育教学实际编制运动成绩进步幅度评价表(见表 11)。

表11 运动成绩进步幅度评价表

注:使用举例:如某学生体能原始成绩为60分现测成绩为70分,70-60=10分为进步分对照进步幅度评价表60-64一栏从左至右横向查进步分10分则进步成绩为80分

3.3.3.3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表。根据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的分析,制定出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评价表。

3.3.3.4课余锻炼评价表。根据课余锻炼指标权重及评价方式分析,制定出课余锻炼评价表。

3.4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表

依据以上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研究,对评价内容的一级指标进行科学分解,通过专家问卷进行二级指标的选取,将不重要指标进行剔除,同时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价主体所对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主体权重的研究结果,从而设计得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2)。

表1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表

注:本评价指标体系是平时成绩100分为基础分,计算出相应分值之后,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重,计算出最终平时成绩,例如,某高校学生李某平时成绩测评为80分,平时成绩在该校体育课程综合考评占比重为50%,李某最终的平时成绩为40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本课题构建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内容更加充实丰富,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体育学习态度、情绪的控制、人际交往、合作等等。验证结果显示新的评价体系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更加客观、有效。

4.1.2本课题构建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式动态化、日常化、通俗化。评价以质性评定为基础,不仅重视学生的结果性评价,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的实现自身价值,为发展终身体育服务。

4.1.3本课题构建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多元性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1.4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国民体质,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

4.2建议

4.2.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的理论体系、还需要广大的体育教师不断地探索研究。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本校的评价内容和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和提高。

4.2.2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体育教师的不断反思和学习,更新思想观念,使评价体系的实施成为教师自觉的行动,成为关注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4.2.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平时成绩评价方法的改革,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为基础,服务于体育教学目的,服务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寿堂.大学公共课程平时成绩考评手段质疑及商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74-176.

[2]曹超,刘一兵.大学体育课成绩的量化探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3).

[3]张卓.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学生平时成绩考核中的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62-64.

[4]黄敢基.大学公共课程平时成绩评定的新思考[J].高教论坛,2011(4):80-82.

[5]贺鲲鹏.关于改革沈阳大学平时成绩考评体系的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84.

[6]封进,黎孟珠.平时成绩量化管理的教学探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8-99.

[7]龚成太.论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公体课成绩评价[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79-81.

[8]Williams P L, and C Webb. The Delphi technique: a methodological discuss[J].Journal of Advances Nursing,1994(19):180-186.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Ordinary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y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XU Jian

(PE Department, China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310002, China)

Abstract:College sport clas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chool education, rational examination factors and perfect examination mod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urricular health developmen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flect the college student fitness correctly. The daily performance, which regards as impressive mark is quantified and makes examination on it. The main purpose is to guide the college students life-long exercise habit.

Key words:college; grad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体育类)(12CTYJ11)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4-0061-04 1004-3624(2015)04-0055-06

作者简介:刘树洋(1980-),男,山东济宁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李静(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收稿日期:2015-04-14 2015-03-26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职业学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军事体育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