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会议骨缺损骨不愈合进展
2016-01-21张永红,潘奇,焦绍锋等
2015年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会议骨缺损骨不愈合进展
张永红1,潘奇2,焦绍锋2,秦泗河2
(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 太原030001;2.民政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北京100000)
扫一扫微信见
11月4日至7日,2015年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大会在美国南部瑰丽的海边城市迈阿密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Ilizarov技术研究与推广及骨重建协会及北美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联合举办。国际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领域顶尖的专家与会,就临床经验、基础研究、器械及技术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包含全体会议、专题研讨会、自由发言及workshop四个主要部分,分10个主题会场同时召开。全体会议6次,系统的回顾了Ilizarov技术的诞生、发展、传播历程及目前国际创新应用进展。专题研讨会60场,自由发言300余次,内容覆盖脊柱、关节、创伤、足踝、上肢、小儿骨科、畸形矫正、骨感染与骨不连、体质性骨病、骨肿瘤、器械创新及基础研究,workshop则汇集了Smith&nephew,Orthofix,Stryker等国际骨科大公司的先进技术与器械展示。本次大会代表着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领域最高水平的盛会,先进的思想与技术在会上不断碰撞与交融。
以中国秦泗河、李刚、黄雷、舒衡生、余斌、张群、康庆林为代表的20名中国外固定肢体延长与重建学科领域医生参会,发言交流30余次。中国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主委秦泗河教授主持了题目为“Ilizarov技术中国的应用与转化”及“足踝畸形矫正的中国经验”两个专题研讨会,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与提问。同时在6场自由发言演讲中,秦泗河教授就自己基于30年矫形工作经验结合外固定技术创立的脊髓灰质炎外科体系作了系统的报道,引起了国外专家的广泛关注。通过交流,与十几个国家的专家建立了联系,并初步作出了进一步学术交流及互派学者访问学习的计划。
今年的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会议上有许多议题,骨缺损、骨不愈合虽然不是热点内容,但国内学者关注较多,现将会议上的精彩内容作一回顾。
俄罗斯的ArtemErmakov总结了9 000 例慢性骨髓炎病例,经过彻底的扩创后用环形外固定架骨段滑移延长(即骨段搬运)治疗,很好地控制了感染,恢复了肢体的功能。
北京国家康复医院的秦泗河教授通过三万多份病例的观察与研究认为,牵拉成骨技术为什么对骨不连、骨缺损有那样奇特疗效?它根源于张力一应力法则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其理论基础与医疗模式遵循了自然法则与Wolff定律,即在应力应变的刺激下,人体局部组织能重现再生的潜能,修复和重建肢体的形态和功能。其成骨的过程首先以微血管网的再生作为先导,其他组织的发生或消亡必须在血液循环重建的基础上进行。用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骨缺损,需要理解如何使用机械力诱导两种不同生物力学过程,即牵拉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和转化成骨(trans- formational osteogenesis)。前者是在承受持续牵拉的截骨面之间产生新骨。在组织学上,此过程非常类似于骨膜内成骨;转化成骨是在病理性骨界面之间,如骨不连,通过力学刺激使其恢复正常的骨性连接。
埃及的BarakatEl-Alfy提出:在肢体重建领域,骨缺损、软组织缺损和骨感染,叫做不幸三联征(an unhappy triad)。他们采用一期短缩,在短期内闭合创口,使骨缺损的两断端对合,同时肢体的一端截骨,骨段滑移延长,矫正短缩畸形。18 例的骨感染全部被治愈,17 例力线满意,仅1 例需要进一步的矫形治疗。
日本的ShogoShimbashi采用一期短缩,顺其软组织情况畸形对合(目的是让软组织闭合),泰勒外固定架固定,然后再延长矫正畸形。经治的3 例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英国的Cher Bing Chuo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创伤后Grade Ⅲ期的患者如果肢体的成活率能达到97%,且有软组织感染的可能,在他们的治疗中心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发生骨髓炎的概率最低。
意大利的RedentoMora用环形外固定架牢固固定肥大性骨不愈合的两端,然后以1 mm/d的速度断端加压,对合后以0.5 mm/d的速度加压,骨愈合效果好。平均治疗周期5个月。
南非的Nando Ferreira将骨搬运与诱导膜技术结合起来治疗慢性骨髓炎引起的骨缺损。具体的方法是在彻底扩创的两骨折断端间临时安放抗生素骨水泥。9 例中仅1 例因患者不愿继续治疗而截肢。
丹麦的Ulrik Kaehler Olesen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认为诱导膜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另一有效方案,但常需延长卧床时间,建议治疗后期加用髓内针治疗来缩短治疗时间。
南方医院的覃承诃治疗跟骨骨感染,彻底扩创后,跟骨呈蛋壳样,用混有万古霉素的硫酸钙填充,经18~30个月(平均23个月)的随访,1 例再感染,后行腓骨移植,3 例出现跟骨缺损伴畸形,用环形外固定架矫形。
巴西的Ivonir Fagundes AlvesJunior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1例感染性髌骨不愈合:26 岁女性,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感染,行彻底扩创并取出所有的内固定材料,安置环形外固定架固定并加压骨缺损的两端,牵张缝线逐渐牵拉来闭合软组织缺损。12周完全治愈,拆除外固定架。
美国的Janet D.Conway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什么是治疗节段性骨缺损、骨不愈合的有效治疗方案:在Pubmed上检索了1975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的骨感染、骨缺损,不论是否感染均纳入研究范围,而排除新鲜骨折与肿瘤切除引起的骨缺损。检索获取2 334 篇文献,经逐级排除,24篇符合要求:样本总量504 例(男395 例,女109 例),胫骨骨缺损334 例,股骨骨缺损96 例,桡骨16 例,尺骨19 例,肱骨39 例,平均骨缺损长度6.8 cm(2.9~10.7 cm),平均随访时间54个月(19.3~116个月)。外科治疗包括骨段搬运和带血管的腓骨移植。总的骨愈合率为71.5%~99.8%,功能优良率为57.6%~99.8%;胫骨骨缺损的骨愈合率和功能的优良率均为99.8%。骨搬运的疗效优于髓内针固定。股骨骨缺损单臂外固定架的骨愈合率为99.7%,功能优良率为94.7%。结论:治疗骨缺损是有挑战性的。各种方法均可以治疗骨缺损、骨不愈合。虽然治疗结果令人鼓舞,但由于META分析研究的局限性,研究结果近供参考。
通过参加此次会议,使我们在了解国际上治疗骨缺损、骨不愈合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的同时,也在此次大会上让世界了解到了中国在此领域所做的新工作和对学术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下届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会议将在澳大利亚东海岸美丽的海滨城市布里斯班召开,相信在新的一届大会上中国代表团会表现得更加抢眼。
读者·编者·作者
作者简介:张永红(1967- ),男,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030001。
收稿日期:2015-11-25
中图分类号:R682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8-5572(2015)12-1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