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味白术散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2016-01-21马杰,史军然,吕萍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白术散神阙穴轮状病毒

七味白术散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研究*

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马杰史军然吕萍△刘彦霞周秀敏(石家庄 050000)

提要目的:研究七味白术散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腹泻患儿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七味白术散并予半导体激光照射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七味白术散联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并减轻患儿的痛苦,有利于缓和患者的病情。

关键词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七味白术散;半导体激光;蒙脱石散;神阙穴;儿童;腹泻

中图分类号:R272.5

文献标识码:码:A

文章编号:号:1007-5615(2015)03-0031-03

通讯作者:史军然,女,副主任医师。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秋冬季节,俗称“秋季腹泻”。发病年龄为多为6个月~2岁,临床起病急,病初出现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多采用抗病毒、胃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饮食调整、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我科尝试在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口服七味白术散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神阙穴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10例,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1]根据住院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其中治疗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6~24个月,平均(15±3)个月;伴发热31例、呕吐20例、脱水10例(其中轻度脱水7例,中度脱水3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6~24个月,平均(16±4)个月;伴发热29例、呕吐19例、脱水9例(其中轻度脱水7例,中度脱水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河北省石家庄市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 131462763

△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内科(石家庄 050000)

1.2诊断标准

1.2.1参照第七版《实用儿科学》,制定西医诊断标准:(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稀水样便、蛋花汤便,无黏液或脓血;(2)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每日3~5次,甚至多达10次以上;(3)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大便常规无菌生长,粪便镜检0~2个白细胞/HP。[1]

1.2.2参照《中医儿科学》,制定中医诊断标准: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1.3纳入标准 ⑴符合小儿病毒性肠炎中西医诊断标准;⑵病程在2 d以内;⑶年龄6个月~2岁;⑷能经口进食者,伴或不伴有脱水;⑸被纳入研究对象入院前3 d未经任何临床干预治疗。

1.4排除标准 ⑴同时患有其他感染性疾病;⑵重度营养不良;⑶先天性消化道畸形;⑷胃肠道外科术后;⑸合并心肾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胆疾病、免疫缺陷患儿;⑹频繁呕吐无法进食或禁食患儿;⑺合并重度脱水或严重电解质紊乱患儿;⑻未愈出院患儿。

1.5治疗方法2组患儿入院后均未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常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退热、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七味白术散口服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神阙穴治疗[采用DJL-1200半导体激光治疗机,上海得邦得力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08第3240789],激光波长660 nm,输出功率为0~100 mW,采用脉冲模式进行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每次10 min,每12 h 1次。蒙脱石散剂量及用法,<1岁 1.0 g/次,1~2岁 1.5 g/次,3次/d,饭前30 min口服。七味白术散剂量及用法,太子参、茯苓、炒白术各6 g,炙甘草、藿香各3 g,木香6 g,葛根9 g,水煎服,分2次温服。临床加减:发热口渴,加用生石膏、芦根清热生津;呕吐,加用半夏、竹茹降逆止呕;腹胀腹痛,加用厚朴、白芍以宽中行气、缓急止痛;舌苔厚腻,加用陈皮、佩兰燥湿化浊;纳差,加用砂仁、焦三仙醒脾和胃。

1.6疗效判断标准[2]根据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显效:治疗24~48 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 或恢复至正常,大便型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服药24~72 h,大便次数减少至≤2次/d,大便型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服药72 h,腹泻次数仍>2次/d,或大便性状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治疗组患儿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83.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表2。

表1两组止吐、退热、止泻时间比较(±s,d)

组别例数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治疗组551.33±0.061.34±0.073.42±0.65对照组551.43±0.131.43±0.133.84±0.79t3.333.232.98P<0.05 <0.05 <0.05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5526(47.27)27(49.09)2(3.64)96.36%对照组5520(36.37)26(47.27)9(16.36)83.64%

3讨论

儿童腹泻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我国儿童腹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3]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是婴幼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占婴幼儿腹泻的50%。[4]多发生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后,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内增殖,造成绒毛萎缩、变短、脱落。来自隐窝底部的立方上皮细胞上移并替代已脱落的绒毛上皮细胞。由于原绒毛上皮细胞具有吸收功能,而来自隐窝底部的细胞呈分泌状,导致分泌增加而回吸收减少,发生腹泻。[5]此外,由于绒毛上皮细胞的破坏,使乳糖酶等二糖酶减少,因此,乳糖酶在肠内浓度下降,使乳糖转变成其他单糖减少,水分移入肠腔,导致腹泻。此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7~10 d,无特效药物治疗,目前多采用胃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治疗。

中医学认为本病归属于“泄泻”范畴。《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中云:“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化而为气血以行荣卫。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再依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可见小儿泄泻病因主要是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是脾胃虚弱,基本病机为脾虚湿胜,病理产物为湿、滞为患,故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治则。《金匮要略心典》又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因此采用七味白术散为基本方,以求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之功。

神阙穴(俗称肚脐眼)为任脉要穴,又为冲脉、带脉循行之处,为先天命蒂,后天气会。神阙穴与脾胃贯通,有健脾和胃、止腹痛、腹泻和强壮身体的功能。[6]脐的解剖学特征证明,脐的表皮角质层最薄,局部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和筋膜、腹膜直接相连,脐周围血管丰富,故敏感性高、渗透性强。激光照射神阙穴通过局部穴位刺激,有助于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肠胃功能作用。半导体激光具有针刺、热、光化学、电磁波效应,对神经、肌肉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使肌肉产生被动节律收缩,促进组织器官血液循环和神经体液调节,尤其改善内分泌功能和加速炎症产物的吸收,从而有防病治病的作用。[7]其中热效应与电磁波作用可影响治疗穴位的电磁活动过程,使人体生物电得到调整。[8]腹部激光照射有穴位刺激局部灸的作用,对穴位局部进行刺激,使皮内的触、压、痛等感受器产生各种冲动,从而能达到增强疗效的作用。[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止吐、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七味白术散联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并减轻患儿的痛苦,有利于缓和患者的病情,且方法简便,副作用小,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286-1 299

[2]儿泻停颗粒临床试验协作组.儿泻停颗粒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9):670-675

[3]李玉静,杨学磊.中国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2,39(3):165-170

[4]Orenstein EW,Fang ZY,Xu J,et al.The epidemiology and burden of rotavirus in China: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m 1983 to 2005[J]. Vaccine,2007,25(3):406-413

[5]刘克州,陈智.人类病毒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45

[6]陈秀娟,吕崇江.654-II针穴位注射及中药贴脐治疗小儿腹泻病3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1):57-58

[7]于改弟,耿少怡.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5):726-727

[8]吴勇.手法推拿与物理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7):1 048-1 049

[9]徐荣谦.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30-136

[10]向朝阳.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2):18-21

(2015-02-05收稿)

猜你喜欢

白术散神阙穴轮状病毒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