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乡土中国》,看农民工生活

2016-01-20刘永飞

文教资料 2015年27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格局乡土

刘永飞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读《乡土中国》,看农民工生活

刘永飞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乡土中国》是一部反映乡土社会基本状况的力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该书通过与西方社会的比较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许多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描述,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重大问题。对这篇著作的思想进行一定的研究,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乡土中国》 乡土社会 农民工生活

一、《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一书是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调查与理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与西方社会比较的视角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许多特征进行概括和描述后写成的,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重大问题。费孝通在书中通过一篇篇小散文性质的文章阐释乡土社会的特征及乡土社会农民的生活状态。

费老开篇从乡土本色谈起,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土”在乡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社会基层的农民和土地分不开,他们从泥土里面讨生活,种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他们仿佛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下去不太有变动,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就算有时候迁移出去了也依然以种田为生,保持着向田里讨生活的传统),从而指出乡土社会具有与泥土结合、不流动性和熟人社会这三个特点。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彼此都非常熟悉,非常亲密,往往会产生信任,由此乡土社会不需要法律,也就没有法律。乡土社会从人与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有隔膜的,这种孤立与有隔膜是以住在一起的居住社区即村庄为单位的,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为议论视角的,人们的活动范围具有地域限制,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很少,村民只以自己的村庄为活动范围,于是形成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费老认为乡土社会的人并不是愚到连字都不认识,而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没有用字的需要,这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自身的社会经验有关系的。从空间上看乡土社会的社会成员是处在面对面直接交往的社群中的,他们是在熟人社会中长大的,一个动作举止、神态往往会促进交流的顺利实现,在这种空间环境下连语言都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从时间上看,乡土社会的人们依靠自己的抽象能力与象征体系通过相互的经验传递、经验学习来积累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使其形成自己的经验知识,然后通过语言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于是当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从年长人那里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本不需要文字。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事物丰富多彩、瞬息万变,需要文字的交流与沟通。

费老在文章中提出了社会学及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差序格局。他认为中国的基层社会关系格局与西方的社会格局是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以亲属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这种格局里,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社会关系网络,按亲疏远近由内向外来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离己心越远关系的亲密度越低,关系越一般,就如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出的一圈圈的波纹,愈推愈远,愈推愈稀。在这种格局里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只要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就会发生联系。这种关系格局具有一定的收缩能力,随着中心势力的变化或大或小,随着自身的需要而推广或缩小,它注重伦理性的交往,攀关系讲交情,公私界限模糊,具有相对性。这种社会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色社会格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费老在文章中指出,团体格局靠的是公务的履行、义务的承担、行为规范的遵守等这些道德要素,而在这种以自己作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社会关系网络中靠的主要是“克己复礼”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靠的是“孝悌忠信”和“仁”。

二、由《乡土中国》审视农民工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传统户籍制度的松动,再加上耕地减少、农业效益差、剩余劳动力过多等原因而迫于生活的压力,农民不得不摆脱乡土社会传统去适应现代社会,有的甚至离开乡土社会,大量向城市流动来从事非农产业,继而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这些乡土社会的来客猛然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乡土社会的生活环境,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不适应性,因此从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差异中找出农民工群体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体问题与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从《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视角看,笔者认为目前农民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适应低,生活困难。

农民工群体经济收入不高,从事着城里人不愿从事的又脏又累的工作,大多在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的行业领域,例如服装纺织业、建筑业、制造业等,工作不稳定且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单一,多花在吃、穿这些生存需求层次上,住宿条件差、环境简陋。

分析其原因不过是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缺少文字、语言的社会环境基础,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门的技术能力,再加上农民工来自乡土社会,自身拥有的是一些乡土社会谋生的文化,缺乏在城市社会中谋生的文化与技术能力,城市里那些靠知识靠技术且工作强度低、收入高的工作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只能望之却步,只能干那些城市人不愿干、不屑干的工作。

2.人际交往单一、封闭、被动。

农民工群体的交往圈子狭窄,多是自己的一些亲属、邻里、朋友等群体,特别愿意与那些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人交往,如老乡或从其他地方来的农村人,与城市人交往比较少,即便有交往也是表层性的,很少有感情上的交流,仅仅依据业缘关系。农民工在社会关系交往上还会呈现一种主动与被动并存的特点,他们渴望与城市人交往,但是很多时候城市人对这些乡土性的人抱着歧视不屑的态度,不愿与他们交往,给农民工的心理形成打击,使他们产生自卑、无助、失落的感受,进而回避与城市的交往。

原因何在?从费老的《乡土社会》可以找到一些启发,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以亲属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关系,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社会关系网络,按亲疏远近由内向外来扩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农民工作为与乡土社会保持天然的联系,在人际交往、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方面都带有乡土社会的特征,这些内容在乡土社会可以发挥作用,然而在进入城市社会后再以乡土社会那种人际交往方法是肯定不合适的,出现很多的不适应性就在所难免。

3.权益受到侵害却无能为力。

农民工来到城市,权益在许多方面受到无情的侵害:劳动时间长,休息休假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安全系数低,劳动工资不能及时拿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农民工对自己具有哪些合法的权益都不知道,遭遇了不法侵害也是能忍则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不会运用法律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很多的农民工按照血缘、地缘结成一团,组成“老乡会”、“河南帮”、“安徽帮”等帮会,通过一些不合法的行动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

费老在《乡土社会》中指出社会学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城市社会是因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们在团体格局中机械地结合起来。这种类型的社会结构运行与发展需要“法”这种社会规则维持,许多问题的应对需要走司法的诉讼程序;然而在乡土社会却截然不同,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人们在一种差序格局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类型的社会结构是靠“礼”维持它的运行与发展。礼是一种道德,是由“孝悌忠信仁”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影响下人们自觉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农民工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受到的这种影响自然颇深,认为在城市社会中这种道德和礼俗同样适用,对于人们的口头约定坚信不疑。然而,在赚的钱拿不到、受到伤害没人管的时候才会明白原来乡土社会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在城市根本不起作用,而陷于一种权益受到侵害却无能为力的困境状态之中。

江苏省社科基金省市协作课题“大数据时代视角下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连云港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思考”(15XZB004)阶段性研究课题、连云港市应用研究课题“新经济增长点培育:连云港市非遗旅游产业开发研究”(LSK15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13&ZD172)阶段性研究成果。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005.

[2]刘博.费孝通《乡土中国》内蕴及价值的再探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格局乡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芬芳乡土行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读《乡土中国》后感
实行“一包两进”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