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架构及其功能探索

2016-01-19王笑媛陈晓斌

药学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生组织书院制通识教育

王笑媛,陈晓斌

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 211815)



·学生管理·

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架构及其功能探索

王笑媛,陈晓斌*

南京审计大学(南京211815)

摘要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以住宿社区为载体,加强通识教育,促进师生互动,突出学生自治,突破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学生完整人格。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承担着进行思想教育、实施学生自治、提供成长服务、促进师生互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书院制改革过程中学生组织的调整应坚持传承性、需求性、创新性等原则。

关键词书院制;通识教育;学生组织;组织功能

1学生组织在书院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1.1书院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迈进,高校教师轻视教学重科研等现象严重,造成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滑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而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学生主体意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均不强;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不高;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不够等等。为此,目前国内部分大学,以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为代表,纷纷探索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思政工作和日常管理划归书院负责,实施导师制,重视通识教育,调动学生主体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1]

书院制作为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新探索与创新,其要义在于强化通识教育,促进师生互动,重视文化经典著作阅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完整人格”。书院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把大学自身作为一个自觉的能动实体,认为它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2];将学生置于教育中心地位,尊重学生需求,突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高校学生组织一般都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由于书院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治意识和能力,因此,学生组织的自治特征尤其明显[3]。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一是作为学生社区自治的载体;二是师生互动的桥梁;三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四是学生根本利益的代理人。

2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架构及其职能

2.1书院制改革过程中学生组织调整的原则和途径

书院制改革过程中,学生组织相应由以原二级学院设置,逐步过渡到以书院为单位重新整合组建。学生组织的调整要以书院制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基础,契合书院制学生管理和服务模式,坚持三大原则:一是传承性原则,学生组织继承原组织的部分名称、职能和学生干部人员。二是需求性原则,根据书院学生发展的新需求进行设置。三是创新性原则,根据书院的精神和导向,对学生组织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界定[4]。

2.2学生组织的设置及其功能

2.2.1书院学生组织的架构

书院制改革中,学生组织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子系统,在改革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学生组织的功能覆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培养以及自我管理等方面。学生组织架构就是以组织功能的不同效用为基础所采用的自上而下的分层管理机制。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的团学组织架构为例(见图1),根据传承性原则,将以前的主要学生组织传承下来,其包含团委(学生团干部)、学生会、社团联合会、新闻宣传中心、科学技术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协会;根据需求性原则,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成立了校园文化中心(含大学生艺术团、阳光体育联盟)等;根据创新性原则,成立了以宿舍楼层为单位的番号班、学生自管会等。此外,根据党团建设、学生管理、导师工作等需求,设立各类学生助理团,如党建工作助理团、导师工作助理团、学困生工作、家庭经济困难生工作助理团等等。所有学生组织在书院党委的领导下和书院团委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

图1 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团学组织架构图

2.2.2院学生组织的主要功能和任务

(1)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学生以后的人生轨迹。一般来说,大学生思想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协调发展教育。[5]书院学生组织的思想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组织政治学习、党团教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如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遇到老人摔倒,应该扶还是不扶”社会热点讨论会;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和自我教育,如征集学生行为负面清单、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建立义工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实施学生自治。书院制改革中显著的改变就是学生的自治意识大大增强。社区是离公民生活最近的空间,社区自治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也是公民参与的起点。[6]学生组织自治功能突出表现在: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具体权益;在书院管理制度设计的建议权、决策参与权;学生活动设计的自主权。以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为例,书院副院长和学生会主席、自管会主席均由学生自己投票选举产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评价制度由学生助理团先提出,导师先由学生进行推荐然后由书院聘任,导师工作等由学生提出需求和统计工作量。广大学生组织共同提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建议,也在书院制改革的同时得以实现。

(3)提供成长服务。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听取学生意见,帮助学生排忧解惑;做好学生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及时向学生反馈,并评价学校、书院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招募学习支持志愿者,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学习帮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勤工助学岗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参与学生就业服务,开展就业简历制作竞赛,组织面试辅导讲座。

(4)加强师生互动。发挥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的阵地和载体,组织论坛、交流会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互动活动;加强宣传,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组织新老生学习成长经验交流会、学生讲坛等,促进生生互动。

(5)培养学生能力。书院学生组织重点应培养学生的一般社会生活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以及学生干部的领导力。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开展读书小组活动,品读经典书目;举行各类知识竞赛;联系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开展大学生课题申报,参加学术和专业竞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义工服务活动;加强学生干部培训,通过岗位锻炼提升学生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等等。

3书院制模式下加强对学生组织建设的思考

3.1不同模式下学生组织架构及其功能的比较

以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调查为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了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组织和传统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学生组织(见表1),可以看出两个方面的明显特征:第一,书院学生组织的自治特征更加显著。在书院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制订、学生评价、活动组织等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如南京审计大学每个书院副院长人选由学生投票产生;学生自管会主席由全体学生直选;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和学生负面清单等均由学生组织牵头起草。第二,书院学生组织的自我服务功能更加突出。学生组织联系着教师与学生,上传下达。在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的作用也有所变化,突出表现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学生自治不仅使得学生组织深受学生欢迎,更便捷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快速提高。

表1 院学生组织与原二级学院学生组织的架构与功能比较

3.2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组织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2.1学生组织边界应划分清晰,避免多头领导

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各书院按新的学生组织体系和功能,对原二级学院的学生干部进行重新“洗牌”和归建。由于原二级学院的学生组织设置各不相同,学生干部的工作和思维习惯也不相同,书院新的学生组织易出现职能边界模糊等问题,特别是各生活园区的学生自管组织力量加强,按楼栋楼层成立的番号班既要接受学生自管会的工作部署,又要接受书院学生组织的工作指导,易出现多头领导的情况,导致管理混乱,事倍功半,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书院新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同时,责任边界划分不清的学生组织也会存在自管职能重复或空白,有些活动信息会自相矛盾,让宿舍长等基层学生干部无所适从,影响学生自治效果和能力培养。

3.2.2学生组织应在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互动方面有新举措

(1)围绕引导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目标与需求,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新型的书院制学生组织下,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极为重要的一点,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己要参与书院的建设。从历史的角度看,学生事务人员和学术事务人员走向融合是学生发展的需要[7]。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新型学生组织的引导下,应表现出十足的积极性,参加各式丰富的活动,利用大众的力量建立一个和谐社区。因此,在社区内部,学生组织的创新性应当体现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需求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例如,书院学生发挥兴趣特长自主创办荔枝电台,以新颖的方式向多范围的学生传递信息完成服务;未来CFO协会社团主动承办网中网财务决策大赛、使财会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得以运用平台模拟实习。

(2)通过营造阵地和载体,来促进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书院制的灵魂。学生组织要在营造阵地和载体上有创新,如组织“财经对决”论坛,邀请具有不同财经学术观点的师生进行公开辩论,既有师生合作,又有学术争鸣;参与书院茶吧、研讨室管理,定期邀请导师与学生互动;举行师生午餐会、品鉴会等活动,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发挥导师工作助理团和学习支持屋的作用,登记学生学业辅导的需求,对接导师,并记录、宣传各类导师的活动和事迹,让导师体验到工作的价值,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3)注重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主要需求是初步建立健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专业本领,提升社会生活能力,为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组织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为首要原则,建设真正适合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实实在在地做到为学生服务。同时,学生组织的学生干部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设计活动时可提出多种方式和参与途径,供学生根据兴趣和空闲时间来自主选择,要为学生宿舍等小集体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3.2.3学生组织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应突出非形式教育的优势

学生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非形式教育也愈发重要。一切教育只有落实到自我教育才有可能[8]。如何通过非形式教育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和“完人”教育,使每一位学生毕业后既都能成为社会可用之才,又能成为终身幸福之人。这是学生组织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工作。

随着书院制改革逐渐深入,如何培养出健全的人才成为高校现应思考的问题。对于此,书院制下的高校认为先教会学生做人十分有必要。学生的人才培养不仅仅只是通过课堂来完成,非课堂形式的通识教育也尤为重要。怎样通过通识教育来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完成人的教育,这是基础教育的一大着重点。

参考文献

[1]陈晓斌.新型书院制: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13,5,96.

[2]王洪才.论现代大学制度的结构特征[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3,1,48.

[3]陈晓斌,单德伟.书院制社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高校辅导员.2013,8,50.

[4]田建荣.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3,60- 62.

[5]毛丽飞.书院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以苏州大学敬文书院为例[D].2014,19.

[6]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5.

[7]黄厚明.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08-113.

[8]王家新.我的教育观[EB/OL].http://www2.nau.edu.cn/s/21/t/5/c/27/d/35/list.htm,2015- 04-18.

Exploration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tudents Organizations Under Collegiate System

WANG Xiaoyuan,CHEN Xiaobin*

(NanjingAuditUniversity,Nanjing211815,China)

Abstract:The reform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under collegiate system which takes residential community as the carrier aims to cultivate intact personality through strengthening general education,improv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highlighting student self-government,and breaking through professional education.Under collegiate system,student organizations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conduct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achieving student self-government,providing development services,improv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and developing students' capability.In the reform of collegiate system,the adjustment made to student organizations should adhere to principles of continuity,by demand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Collegiate system;General education;Student organizations;the function of organizations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411287001Z;南京审计大学高教研究课题:书院制改革与发展研究,编号:2014GJ002。

收稿日期:2015- 04-18。*通信作者: 陈晓斌,E-mail:chxb@nau.edu.cn。

猜你喜欢

学生组织书院制通识教育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于一校两区办学模式下的高校与学生组织的双向互动机制探究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技工院校学生组织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海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借鉴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