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素养研究的未来:元素养研究进展

2016-01-19中共漯河市委党校图书馆河南漯河4620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元认知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

●刘 涛(中共漯河市委党校图书馆,河南 漯河 462000)

信息素养研究的未来:元素养研究进展

●刘涛(中共漯河市委党校图书馆,河南漯河462000)

[关键词]元素养;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元认知

[摘要]元素养是面向新的Web2.0环境下特别是社交媒体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自我参照的素养框架,强调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交互协同能力。在分析元素养兴起的背景和主要议题、理论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指出元素养面对新的Web2.0环境对信息素养标准的改进和完善,有望成为下一代信息素养标准。

1 引言

在信息社会人们应具备哪些能力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即信息素养研究。这一视角认为信息素养是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强调具备信息素养就是要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1,2]信息素养随着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变革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并且衍生出一系列如媒介素养、信息通晓等相似的概念。

元素养(Metaliteracy)作为Web2.0技术发展新浪潮中的“素养的素养”,是在摒弃对信息素养进行类似“更新漏洞补丁”一样不断追加新要素的理念后,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信息素养评估工作组Jacobson等提出的,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独特内涵,且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响应。ACRL的工作组已于2013年6月启动信息素养新标准制定工作。[3]有理由相信,元素养以其丰富内涵和整合性框架有望成为下一代信息素养的标准。对于国内信息素养研究者来说,元素养理论不仅展示了信息素养发展的方向,它带来的更大启示是,通过瞄准元素养理论有望推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迎头赶上国际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准。

2 元素养兴起的背景

2.1信息素养标准不适应新的Web2.0环境

Web2.0是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强调人们在交互协同的情境下生产和分享信息,信息交流模式从单项静态向多向实时转变。Web2.0技术创新的经典案例包括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社交媒体以及博客、RSS、Wiki、SNS和即时通信等。面对新的Web2.0环境,研究者开始对信息素养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如Elmborg[4]提出了“批判性信息素养”,指出信息主体需要拥有批判意识来处理周围的信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Mackey和Jacobson[5]指出,社交媒体和交互协同在线社区的出现需要推动信息素养升级为元素养,以满足多元化的素养要求。Carbo[6]99认为,在知识社会尤其是生活在“云时代”,人们需要的各种能力不只是技术,而是知识、技术和认知的综合。从Zurkowski提出信息素养到元素养,意味着这个概念从诞生之初到社交媒体时代和公民社会走过了一个完整周期,因为元素养意味着掌握基础知识,然后超越自我。由此可见,不断变化的新Web2.0信息环境不仅呼唤更加综合的信息素养,而且让人们开始反思信息素养概念本身的适用性,在此情形下元素养应运而生。

2.2信息素养概念面临着一系列相似概念的竞争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环境变化,包括数字素养(digital literacy)、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信息通信技术素养(ICT literacy)、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和信息通晓(information fluency)等在内的一系列概念成为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和传播学等领域研究的焦点。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对人在信息社会中应具备的素养进行了描述和思考,但它们与信息素养都有相似重合之处,以致在使用时造成混乱。[7]另外,起源于图书情报学的信息素养面临干扰和竞争,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正如Carbo[6]97指出,与其继续关注各种各样的素养模式,不如用更具包容性的、更宏大的框架来整合不同类型的素养模式,以适

应当今知识社会。这也为Carbo支持推广元素养模型提供了依据,而元素养正是这种整合性素养模式的最新方案。受困于信息素养面临多种概念竞争和冲突的现实,Mackey和Jacobson引入了元素养这个概念。

2.3学界促进:元素养成为研究和教学的热点

ACRL信息素养评估工作组于2012年发布报告称,信息素养标准和理念仍可沿用到2016年,但是其内容必须大幅度修改以适应新的信息环境,并着手新标准制定。[3]鉴于Jacobson等人于2010年提出了元素养的概念,且她本人受邀担当ACRL信息素养评估工作组负责人,这被学术界认为元素养有望成为新一代信息素养标准的有力证据。同时,面对信息素养标准不断修订的竞争,如英国国家和大学图书馆协会(SCONUL)于2011年发布新版信息素养七要素标准,[8]ACRL在2011年和2012年着手修订自身标准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对信息素养进行类似“更新漏洞补丁”一样不断追加新要素无助于信息素养标准的完善和推广,必须用更具开放和融会贯通的方式整体性地解决标准制定问题,元素养也就成为这一思路的最佳选择。学术交流一直是元素养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元素养命名的网络平台metaliteracy.org得以搭建并形成了学术共同体,在平台以博客、Twitter和开设MOOCs(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等形式发布2013年至今元素养研究进展;元素养理论创立者一直在积极参与与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有关的学术会议并扩大元素养的传播,最近一次是2014年6月3日Mackey等[9]参加在康奈尔大学举行的纽约州立大学CIT2014年会并展示元素养MOOCs。有学者开始用元素养指导课堂教学,如Witek 和Grettano[10]通过对学生们学习《修辞学和社交媒体》课程时利用社交媒体寻找信息的行为和过程的观察,检验了元素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社交网络环境中教学关系支持了元素养的理论预设。教学管理机构也为元素养教育提供机会,如在纽约州立大学确定的2014年秋季元素养课程中,素养馆员和目录学家均被邀请加入课程团队。[11]上述活动共同推动了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

3 元素养的主要议题

3.1元素养的内涵

按照元素养概念提出者Jacobson和Mackey[5,7,12]的研究,元素养是面向新的Web2.0环境下特别是社交媒体,通过对相关素养理论的整合并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指导信息主体在社交媒体和交互协同在线社区中进行信息获取、评估、组织、交互协同生产与分享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自我参照的素养框架,强调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交互协同能力(如图所示)。Jacobson和Mackey[13]强调,元素养提供了一个数字信息环境中信息主体所需能力的兼容并包的核心,它保留了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并将其扩展到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交互协同能力,这一视角要求信息主体始终对各种新信息技术保持批判性思维和网络空间中作为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协同者的灵活转换。

图 元素养概念模型[8]

3.2元素养的领域和目标

对于学习者来说,元素养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领域,完成四个培养目标,其中,每个指标下面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目标,每个细分指标分属于不同领域。四个领域是:[8]B行为(behavioral),学习者完成学业应当具备的技巧和能力;C认知(cognitive),学习者完成学业知道的理解、组织、应用和评估;A情感(affective),学习者通过参与学业实现态度或情感转变;M元认知(metacognitive),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活动的批判性反思——学习者能够知道为何学和如何学、学到什么和没学到什么、先入之见和继续学习之道。在确定以上四个领域后,Forte等[14]指出了元素养所要达到的目标(见表)。

4 结论与启示

4.1对元素养的基本评价

4.1.1有效整合各种素养理论,强调批判性思维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发展相伴而生,从1974年首次正式提出已逾40年,其内涵不断得到扩展。Mackey和Jacobson[7]指出,元素养承认社交媒体时代各种素养模式提出的信息能力,并为回应诸如Facebook,YouTube,Twitter,Google Wave和其他Web2.0技术的挑战而生;元素养就是新数字时代的信息素

养,因为它提供了在社交媒体和交互协同在线社区中进行各种信息活动所必需的更高级思维。由此可见,元素养并没有否定信息素养的内容,而是对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各种素养理论进行整合,加入了信息主体面对社交媒体情境中所必须的批判性思维,保持信息主体的能动性,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表 元素养的领域和目标

4.1.2强调社交媒体情境中交互协同生产和分享信息

元素养理论的提出者特别强调信息情境的变迁是Web2.0技术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大量出现是催生元素养的最强大动力。Jacobson和Mackey[12]重申了元素养是面向社交媒体、开放学习和交互协同在线社区构建的综合性素养框架,在这种信息情境下设定了目标3并具体细化为9种能力,强调了在多元化信息参与环境中交互协同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胜任新的信息情境的要求。这也是元素养对信息素养理论重要创新之处。

4.1.3强调动态信息情境中的元认知,提升信息素养的品味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长久以来,信息素养采取的都是菜单式的技巧取向,着重于列举人们应该具备的各种信息技巧,并在各种信息技术的不同应用领域、不同模式之间作区分,这种取向导致的结果就是不适应现实的发展,提供的解决方案与现实脱节,因此遭人诟病。(John Buschman,2009)元素养将信息素养提升到元认知的高度,强调具备元素养的学习者通过对自身学习行为和过程的批判性反思来探求学习之道,强调将终身学习和个人、学业及专业目标与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能力。元认知的引入提升了信息素养理论的品味,推动信息素养从技术性、实用性方法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的理论体系转变。

4.1.4引入MOOCs教学模式,创新素养教育模式

元素养教学模式一开始就引入了开放学习理论和方法,即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MOOCs,这与元素养所面向的信息情境高度契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创新。MOOCs的基础理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唐斯(Stephen Downes)认为,由于信息以分布式知识表征形式存在于学习网络各结点中,需要用一定的结构将这些结点联通起来,通过不断地提炼、重构、解释而形成新的知识,从而构建人与内容共通的技术增强型学习网络。这里的结点不局限于人,可以是图书馆、书本、网站等任何可能的信息源。在元素养MOOCs中,充分借助通过不同人群、环境和学习动机之间的交互协同生产和分享信息,使元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推广和传播,信息主体的素养得到提升。

4.2元素养研究的启示

2014年4月,美国图书馆学会(ALA)所属出版社Neal-Schuman出版了Mackey和Jacobson合著的《元素养:通过重塑信息素养增强学习者的能力》(Metalit-eracy:Reinvenling Informalion Lileracy to Empower Learn-ers),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信息素养研究中心主任Webber在该书前言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文化和技术潮流中,每个公民都应该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这足以说明以元认知和交互协同能力为核心的元素养的重要意义。ALA在书评中认为,元素养这种先进的信息素养理论让学习者拥有批判性思维,进

而成为信息空间中精明的信息生产者、合作者和分享者。笔者认为,在理论研究方面,元素养面向新的Web2.0环境成功地捍卫了信息素养作为各种素养的基础,提供了新的学术话语,为信息素养研究设定了新的研究议程;元素养摒弃信息素养菜单式列举式技能型的理论取向,给出对各种素养理论的整合性框架,推动了信息素养理论的跨越式发展;元素养保留并整合各种素养理论的合理内核,同时引入批判性思维、交互协同生产与分享信息、元认知等新的素养要素,提供了新的学术话语,提升了信息素养理论的品味。在指导实践方面,元素养教学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鉴于元素养创始人Jacobson领导的工作组着手制定的美国高校新的信息素养标准,元素养有望成为下一代信息素养标准,值得密切关注。

对国内研究者来说,要密切关注元素养研究进展,厘清元素养的概念、起源、基本理念、特点以及与各种素养的区别和联系,探索高校图书馆发展与元素养的耦合性研究;创新信息素养教学方式,在教学理念上积极引入开放学习理论和方法,在教学目标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在教学工具上积极利用Web2.0的主流应用特别是网络社交平台以及OERs和MOOCs等开放教育形式;积极培养能够深刻理解元素养理论和实践、全面把握和熟练运用开展元素养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工具,能够融入元素养教学设计团队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和课程指南,提高学生在社交媒体和交互协同在线社区中进行获取、评估、组织、交互协同生产与分享信息的能力的元素养馆员。同时,教育科研主管部门、图书情报联合机构、高校图书馆要支持、引导和开展元素养相关研究,从课程规划、管理体系、人员配备和协作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本土化的素养培养标准、评价体系和教材体系,共同推动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加)桑迪·坎贝尔.21世纪信息素质概念的界定[J].肖永英译,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6): 82-86.

[2]吴鸣,等.信息素养研究领域全景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13):5-9.

[3]Steven J Bell.Rethinking ACRL’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The Process Begins[EB/OL].[2014-06-08].http://www.acrl.ala.org/acrlinsider/archives/7329.

[4]James Elmborg.Criticalinformationliteracy:implicationsforinstructionalpractice[J].Journalof AcademicLibrarianship,2006,32(2):192-99.

[5]Mackey TP,Jacobson TE.Refram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a metaliteracy[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11(1):62-78.

[6]Alice L,et al.Conceptual Relationship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Media Literacyin Knowledge Societies [C].Paris:UNESCO,2013.

[7]MackeyTP,Jacobson TE.Re-ConceptualizingInformation Literacy as a Metaliteracy for Social Media[C]. London:CoLIS2010:Unityin Diversity,2010.

[8]SCONUL Advisory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Skills in Higher Education,2011[EB/OL]. [2014-06-08].http://www.sconul.ac.uk/groups/information_literacy/seven_pillars.html.

[9]Tom Mackey.Metaliteracy MOOC Presented at SUNY CIT 2014[EB/OL].[2014-06-08].http://metaliteracy.org/learning-objectives/.

[10]Donna Witek,Teresa Grettano.Teachingmetaliteracy:a new paradigm in action[J].Reference ServicesReview,2014(2):576-587.

[11]Metaliteracy learning objectives inform UAlbany’s new general education learning objectives[EB/OL]. [2014-06-08].http://metaliteracy.org/2013/05/15/metaliteracy-learning-objectives-inform-ualbanys-newgeneral-education-learning-objectives/.

[12]Jacobson T E,Mackey T P.Proposing a metaliteracy model To redefing information litieracy[J].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2013,7(2):84-91.

[13]Jacobson T E,Mackey T P.Metaliteracy:Advancing Learning After Library[C].Sydney:Institute ForLearningAnd Teaching,2014.

[14]Michele Forte,et al.Developing Metaliterate Learners[EB/OL].[2014-06-08].http://metaliteracy.org/learning-objectives/.

[收稿日期]2014-06-13 [责任编辑]邵晋蓉

[作者简介]刘涛(1980-),男,河南商水人,中共漯河市委党校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发表论文18篇。

[文章编号]1005-8214(2015)03-0031-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201;G254.97

猜你喜欢

元认知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