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2016-01-19石建中
石建中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分析
——以山东省为例*
石建中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两大行业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区域旅游发展必须突破城市边界,形成城市旅游网络组织,全面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由于各城市旅游在网络组织中结构的差异性,致使其在区域内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的分析,反映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下各城市旅游网络结构(网络规模、密度、约束度及中心/边缘等)的差异性,并提出优化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嵌入关系
城市旅游是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由于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两大行业特征,客观上决定了区域旅游业发展必然走联合的道路,即形成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目前,我国各区域政府间展开合作,按照“优势互补、密切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充分发挥区域城市旅游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整合旅游资源,共同编制旅游规划,加快城市旅游网络建设,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湘鄂渝黔边区、中原城市等城市网络不断地崛起和发展,为推进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树立了榜样。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网络组织与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两个方面。前者多侧重于网络组织的产生机制与运行机理的分析,为城市旅游网络组织构建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后者则主要分析城市旅游间的结构差异以及城市旅游间的关系“模式”或“结构”如何影响城市旅游绩效,为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及协调发展提供现实指导。由于前者可以借鉴较为成熟的经济学相关理论,而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后者。
一、理论综述
关于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成果主要体现于研究从单节点城市旅游向多节点城市旅游转移的过程。早期的成果主要围绕单节点城市旅游展开,如Gospodini A探讨了城市设计、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旅游之间的关系,认为城市形态的改变带来城市旅游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然而,随着旅游者对不同空间需求的增加,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扩展与深化。[1]Christaller指出休假者向城市外部旅行时形成的扩展范围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区域旅游网络组织研究的重视;Gunn提出了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概念,指出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是由一定区域内城市旅游吸引物组团、服务社区、中转通道和区域内连接通道等几部分组成,是更大范围的旅游空间系统。[2]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之所以形成,成熟的理论依据有:如Spek A L.把城市拥有的旅游资源看作是一个资源束,指出通过网络组织,城市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发等以提升整体区域的协调能力。[3]Law将城市旅游间的关系视为每个城市旅游重要资源的一部分,强调借助于网络组织中的关系,城市旅游可以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的配置和有效利用。
关于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成果主要围绕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优化等方面展开,应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且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研究。如Weaver利用核心—边缘理论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多巴哥岛和巴布达岛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4]Miossec基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特征、交通运输、游客行为、商家和社区态度探讨了目的地的时空进化模式。[5]谢五届指出旅游轴—辐系统(hub and spokes)理论是旅游地域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6]Crampon首次将引力模型应用于旅游领域,对旅游主体空间相互关系模型予以刻画与描述,为游客预测、旅游吸引力确定,以及旅游规划等方面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国内学者以引力模型为切入点对城市旅游网络结构展开了进一步探索,如王浪以“大关中”经济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连接度、通达度两个指标分析了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空间连接体系和旅游流的空间组织。卞显红采用空间距离、国内旅游收入等绩效指效来测度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并提出了三种城市旅游发展模式。[8]
通过以上综述,不难发现,既有研究成果把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看作是一个整体,研究区域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及经济效益的获取,欠缺之处主要是:(1)网络组织中,城市旅游的结构指标,即各城市在旅游网络组织中的地位、相互关系,如密度、有效规模、结构洞、中心/边缘等没有得到深入地研究;(2)没有剖析造成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不均衡的结构性因素;(3)采用的分析方法并不科学,或孤立地、片面地采用某两个指标反映结构,忽略了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与内在联系性,或用绩效指标(例如城市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测度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即产生用结果反映结果的谬误,不利于揭示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内在本质。
基于此,本文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重新构建网络组织关系的经济模型,从促进旅游发展的引致因素(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测度城市旅游间的经济关联强度;(2)分析区域城市网络组织结构的具体指标,解释各城市旅游在区域中的结构性差异。
二、关系的测度与解释
就旅游业而言,影响区域城市旅游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气候、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程度等。然而在同一区域内,由于城市的邻近性与气候的相似性,使得城市旅游在自然、文化、经济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主要是通过城市间资源禀赋与基础设施的差异来体现。科学评价城市旅游资源禀赋与基础设施的潜在价值是分析城市旅游经济关系强度的前提和出发点。
就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来言,目前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理论有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与《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郭来喜,2000)。然而不同的研究者基于研究主体不同、使用目的不同、出发点不同,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李新运对山东省各地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将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古迹与古建筑三类,从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开发条件等三方面选择12个因素建立了山东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9]具体的评价指标为:(1)资源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3个指标; (2)旅游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个指标; (3)开发条件,包括位置交通、地域组合、景观容量、客源市场、投资条件和施工条件6个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在专家对单项指标评分的基础上,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了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参见图1*尽管目前山东省旅游资源相对1997年更为丰富,但是鉴于缺乏当前有关山东省各地市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数据,若重新对山东省各地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需要作大量的调研的实际;同时也考虑到旅游资源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为了简化研究,本文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采用李新运(1997)的研究成果。。
旅游基础设施作为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促进旅游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旅游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反映区域内通达旅游资源的便捷程度,而且还可以揭示城市旅游的承载能力。可以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和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的有效保证,为发展旅游业创造环境、增加后劲;反之,则会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瓶颈。评价基础设施的主要指标有5星级酒店数量、星级酒店总数、旅行社总数、国际旅行社总数、私家车保有量(万辆)、高速铁路直达城市数量、航空通达城市数等。为了保持与旅游资源潜在价值评价体系的一致性,本研究沿用了李新运的研究方法,即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在专家对单项指标评分的基础上,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了各地市旅游基础设施的潜在价值,参见图1。
图1 山东省各地市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潜在价值及综合得分
从图1可以看到,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综合得分排在前两位的是青岛(基础设施93.3,旅游资源93.5,综合得分187)和济南(基础设施69,旅游资源86.2,综合得分155),而排名后两位的是莱芜(基础设施3.17,旅游资源18.6,综合得分21.7)和菏泽(基础设施2.81,旅游资源23.53,综合得分26.3)。旅游基础设施与旅游资源综合能力的悬殊差异体现了区域内城市旅游发展前提条件与基础的不均衡。在单项指标上,济宁和泰安在省内旅游资源潜在价值上虽然名列前茅(依次为103.8,116),但是基础设施潜在价值却相当落后(依次为32.98,33.5),反映了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的不匹配,其实这种现象在省内大部分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可见,城市旅游发展不仅要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且也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二者缺一不可。
城市旅游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得益于区域内其他城市旅游的协同发展,即依托于不同的区域空间和产业,客观上要求打破一定的行政空间分割,以实现旅游资源在自然禀赋以及文化内涵上的连续性。城市旅游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最终将形成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分析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核心在于,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区域旅游现象及产业结构。在构建与描述城市旅游间的关系方面,本文将沿用目前学者们普遍采用的万有引力定律,但需要强调的是,与既有成果采用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等绩效指标不同,本文将采用各城市旅游资源潜在价值与基础设施潜在价值作为建立关系的指标,这样可以从产生旅游吸引力的根源去测度城市旅游间的关系强度,结果将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测度城市旅游网络组织关系强度表达式为:
其中,pi指i市的旅游资源潜在价值,qi指i市的基础设施潜在价值,λi为权重(假设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对每个城市旅游发展均同等重要,本文赋值0.5),Dij指i市与j市间的最短交通距离(数据以2013年山东公路交通距离为准),Rij表示i市与j市间的旅游关系强度。
按照以上思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 6.0 for windows,[10]通过一系列数据转换如标准化、对称化,可以得出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关系强度,参见表1。
表1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关系强度
注: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年山东省旅游统计年鉴》及17市旅游政务网相关统计数据。基于篇幅所限,原始数据及数据处理过程均未罗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邮件联系。
如表1所示,山东省内城市旅游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依存度,只是强度表现各不相同。例如,强度最高的是济南与泰安(R=0.265),表明这两个城市旅游关系相对其他城市而言,密切程度更高,互动更频繁。强度最低是菏泽与威海(R=0.005),或菏泽与潍坊(R=0.005),表明这些城市旅游间彼此依赖程度较低,互动频率较低。显然,强度不同是城市旅游间空间位置、资源禀赋与基础设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表2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旅游间关系的差异性,然而并不能深入地刻画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结构状况,即不能反映造成这些差异的结构性因素。
三、网络组织结构指标分析与解释
在网络组织中,行动者之间各种嵌入关系彼此相互嵌套、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致使行动者在网络组织中持有的结构指标各不相同;由于行动者持有的结构指标不同,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该行动者在网络中占据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不同,进而会影响行动者的绩效。就网络组织的结构指标而言,总观现存的文献和本文分析的需要,可以将其归纳为网络规模、约束度(Burt,1992)、密度(Gnyawali & Madhavan,2001)、中心/边缘(Borgatti SP & Everett M G,1999)等指标。[11]
其中,网络规模是指网络中以某个节点为中心,与之建立直接联系的节点的总和。网络中所包含行动者的数目越多,即网络规模越大,其结构越复杂,对行动者的影响也就越大。约束度(Network Constraint index)描述的是网络中某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是对网络闭合性和结构洞的一种测度。该系数越高,结构洞越少,网络闭合性越高,说明该点越受到限制。网络密度,即网络成员实际关系数和所有可能关系数的比例。密度分为整体网密度与个体网密度,本文研究的个体网不是随机的,是从整体网中单独抽去“个体”,考察该个体的网络成员形成的网络。中心/边缘主要是根据各节点在网络中发挥的作用确定其在网络中的地位,强调处于中心位置的行动者更容易获取优势资源而且更容易控制与其他行动者的各种关系,在网络中具有一种较为主动积极的优势。
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是城市旅游间嵌入关系的集合,其结构分析的关键是关系数据的处理。本文将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关系数据,借助Ucinet 6.0 for windows,通过一系列形式,如标准化、对称化、二值化(NormedGT0005:利于过滤掉一些较弱的城市间关系)等数据变换,[11]得出山东省各城市旅游的网络组织结构指标值,参见表2。
表2 山东省各城市旅游的网络组织结构指标值
从表2可以看到,在网络规模指标上,济南、青岛和泰安的值均为16,城市间互动关系总量在省内也名列前三位,依次为95、92与94,表明与这三个城市具有互动关系的城市最多,资源总量最大。城市间彼此的互动关系促进了不同城市旅游资源的共享和互补,进而加强和巩固了这三个城市在山东省旅游发展中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威海、莱芜、临沂与菏泽的城市间互动关系总量较少,依次是24、30、30、30与27,表明与这四个城市具有互动关系的城市较少,能够为这四个城市旅游发展提供的资源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四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高互动关系不一定意味着高网络效率,这主要取决于网络组织中城市间的异质性程度。若城市间旅游资源或地理位置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或相似性,那么彼此不仅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而且重复性关系就会越多,自然重复性资源也会越多,这将直接导致网络规模效率低下。如处于沿海与内地交界的淄博虽然不及泰安的网络规模(关系数量86<94)大,但前者的规模效率却高于后者(有效规模8.19>7.8),表明网络中异质性资源在促进城市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整体网与个体网的密度指标看,高于整体网平均密度(0.43)的城市有枣庄(0.708)、东营(0.768)、烟台(0.653)、威海(0.8)、日照(0.7)、莱芜(1)、临沂(0.75)、德州(1)、聊城(1)、滨州(0.91)与菏泽(0.9)11个城市,表明在这些城市的个体网中,城市旅游互动关系密切。尽管高密度使得这些城市旅游具有一定的局部协同优势,但也意味着这些城市的个体网相对封闭,其旅游发展只能限定在小范围之内。相反,低于整体网平均密度的城市,有济南(0.426)、青岛(0.383)、淄博(0.41)、潍坊(0.414)、济宁(0.418)与泰安(0.392)5个城市,表明这些城市的网络相对开放,与其互动的城市较多,致使城市旅游间的协同效应将在区域内更大空间范围内获取,进而有利于城市旅游的发展。
从约束度指标看,青岛最低(0.383),随之是泰安(0.392)、淄博(0.41)与济南(0.426),表明这些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在网络结构上拥有较多的结构洞,非冗余关系较少,显示出了更强的“桥”的作用。换言之,这些城市在网络组织中不仅是信息的通道,资源交换的关节点,控制着资源的流向,具有较高的优势地位,而且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中也拥有较高的战略地位,往往通过较强的经济辐射性和联动性,对其他城市旅游发展产生更多的影响。相反,约束度高的城市,如菏泽(0.603)与莱芜(0.607),由于与之建立关系的城市少且网络闭合性高,资源流动性差,致使这些城市旅游发展将受到更多的制约。
从中心/边缘指标看,分值较高的有济南(0.092)、青岛(0.092)、泰安(0.092)、淄博(0.086)、潍坊(0.086)与济宁(0.080)6个城市,表明这些城市处于山东省内其他城市关系中的最短途径上(捷径),其旅游发展不仅较少地依赖于其他城市,而且对资源具有较高的控制程度,影响着其他城市间旅游关系的建立,居于网络组织的核心,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余城市的分值均较低,枣庄(0.052)、东营(0.046)、烟台(0.052)、日照(0.057)、临沂(0.052)、滨州(0.040)、威海(0.034)、莱芜(0.034)、德州(0.034)、聊城(0.034)与菏泽(0.034),表明这11个城市处于山东省内其他城市关系中的最长路径上,不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低,而且对其他城市旅游的依赖性强,处于网络组织的边缘。
结合上述城市旅游网络结构特征值(有效网络规模、个体网密度、约束度与中心/边缘),利用SPSS实施层次聚类的Q型聚类分析,将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城市聚集在一起,使差异较大的城市分离出来,以综合反映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下各城市旅游网络结构的差异性,参见图2。
如图2的层次聚类分析冰挂图所示,若将城市聚成3类,则菏泽、聊城、德州与莱芜为一类,烟台、滨州、威海、日照、临沂、东营与枣庄为一类,济宁、潍坊、淄博、青岛、泰安与济南为一类。若将城市聚成5类,菏泽、聊城、德州为一类,滨州、威海、日照、临沂、东营与枣庄为一类,济宁、潍坊、淄博、青岛、泰安与济南为一类,莱芜与烟台各为一类。若将城市聚成15类,则聊城与德州为一类,其他城市各为一类。随着群集数增加,具有结构特征相似性的城市越来越少,这不仅表明处于同一类的城市在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相似性越来越突出,同时也表明处于同一层次下不同类的城市旅游网络结构的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
四、结论及建议
区域旅游发展客观上要求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通过城市间的互动结成网络组织,进行整合设计和开发。然而由于不同城市旅游的网络结构指标不同,致使各城市旅游在区域内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尽相同,通过山东省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网络组织规模越大,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城市间可以共享的旅游资源与信息越多。然而高互动关系不一定意味着高网络效率,这主要取决于网络组织中城市旅游间的异质性程度。
2、高密度的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虽然可以为其成员城市提供各种资源,但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区域城市旅游的整合并不取决于城市间强有力的关系,而取决于他们关系的开放性,因为开放的城市关系所产生的旅游联动效应大大地超越了密切的局部圈子,进而保证了旅游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优化与配置。
3、拥有较高约束度的城市,由于个体网内冗余关系较多,资源同质化明显,故易加剧城市旅游间的竞争。相反,拥有较低约束度的城市,由于个体网内非冗余关系较多,资源异质化明显,故更利于该城市发挥“桥”的作用进而促进区域旅游的联动发展。
4、中心与边缘反映了各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差别。发展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在加强中心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边缘城市旅游的发展,否则业绩不良的边缘城市必然会影响网络中其他城市旅游绩效的提升和扩展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优化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结构,应加强以下几点:
1、加强各城市异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按照分工协作和网络联动的竞合原则,加强各城市异质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发达交通进行串联,突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区域城市旅游网络精品线路的组建。
2、优化交通与信息网络。加快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轻轨等城市通道建设,并与旅游服务设施相配套与衔接,形成区域统一、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建设一个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实现旅游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共享,以促进各城市在区域内建立更广泛的经济关系。
3、注重区域间城市旅游网络组织的构建。在树立与明确山东省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将城市旅游网络组织向省外扩展,拓宽旅游合作领域,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以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Gospodini A.Urban designs,urban space morphology,urban tourism: an emerging new paradigm concerning their relation-ship[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1,9(7):925-935.
[2] Gunn C A.Tourism planning [M]. New York: Taylor Francis, 1998.
[3] Spek, A L. Managing an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A framework of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for network control[J]. Organization Studies, 1982(17):156-188.
[4] Wesver, D B. Peripheries of the periphery: tourism in Tobago and Barbuda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rch,1998,25(2):345-378.
[5] Miossec, J M. Elements Pour one Theorized Escape Touristique [M]. Aixen Provence: Les cahiers du Tourism Chet, 1976.
[6] 谢五届.旅游轴—辐系统空间开发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9,(31):157-159.
[7] 王浪.“大关中”城市群旅游空间关系分析与优化途径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54-59.
[8] 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 ,(1):105-108.
[9] 李新运.山东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1997,(4):372-376.
[10] 刘军.整体网络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 石建中.日本三菱集团网络组织对企业绩效与规模影响的比较研究[J].日本研究,2009,(4):47-51.
责任编辑:王明舜
An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Urban Tourism Network Structure
Based on Shandong Province
Shi Jianzhong
(College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China)
Abstract:The openness and comprehensiveness ar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which deci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must cross urban borders and form a regional city tourism network so as to promote tourist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Since each city has different network structure, it plays a different role and has a different position within the network.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ndicators such as network scale, density, constraint index and core/periphe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urban tourism network struc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the city tourism network structure.
Key words:urban tourism; network structure; embedded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5)01-0087-06
作者简介:石建中(1976-),男,内蒙古锡盟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系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学研究。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一般项目“城市旅游网络下社会资本与旅游创新的关联研究”(2014RKE29003);青岛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岛市旅游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QDSKL140405);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项目“旅游产业空间拓展下青岛陆海旅游闰体化模式及策略研究”(CAMAQN2014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