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法选择需要兼顾文体特征

2016-01-18张晓华

江西教育B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本课乌鸦瓶子

张晓华

近日,听了两节阅读课,一节低年段,一节中年段。听完这两节课,对于教师在课堂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突然产生这样一个想法:我们的方法选择,是否也应兼顾到文体本身的特征呢?

案例一: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在教学“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也在讲台前放上半瓶水和一堆小石子,指名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现场演示乌鸦是怎样“叼”石子,瓶子中的水是如何升高让乌鸦喝着的。看得出这是一名很机灵的学生,上台后也用自己的嘴巴“叼”起石子,放到瓶子中,等瓶子里的水升高后,还仿照着小乌鸦的样子在瓶口装着喝了一下。可以发现,这里老师安排演示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叼”的动作含义,明白水“渐渐”升高的过程,感受到乌鸦做法的聪明之处。但问题在于,由于这名学生在讲台前进行演示,坐在后排的学生看得不够清楚,有的站起身来,有的看不到也就趴在桌上。另一方面就是瓶子稍大,而石子较小,学生放了很长时间,水升得也不够明显。这个演示的学生不停地弯腰,“叼”起石子,又放进瓶中,最后有点匆匆忙忙,逗得老师也笑出声来。

老师这部分教学的内容,也是这一篇课文理解的重点,可以知道,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是演示的方法。语文教学本身是有效方法的无限运用,演示法是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当然可以在我们的教学中进行运用。不过,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用演示法却并不恰当。这是一篇选自《伊索寓言》的寓言故事,帮助学生通过故事来认识到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是我们教学寓言所不能绕开去的一个目标。就本课来说,课文告诫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思考,动脑筋,再困难的事情也会迎刃而解的。引导学生聚焦对课文道理的感悟,需要引导学生发现乌鸦的“聪明”之处,而课堂演示对于这一教学要点的学习明显发生了“错位”。学生在热热闹闹的表演和观看中,只是觉得好玩,甚至表演的过程觉得有点滑稽,却没有认识到寓言中表现乌鸦聪明的具体语言,因而也就无法感知故事蕴含的道理。演示只是形式,而课文核心无从揭示。这一问题产生,笔者以为是教者忽略了对本文文体特征的关照,忽略了怎样立足寓言这一文体自身的特点,运用更为贴切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一步步感受文字背后蕴含的道理。

案例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小骆驼受到小红马的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通过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睫毛的用处,从而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很显然,课文是将一些科普知识渗透在了故事之中。执教本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出示了一个表格,分别填出骆驼身体部位名称,并填出有什么特点以及在沙漠中的作用。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展开,其中的默读填表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引导学生进行本课学习的主要方法。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看到的是学生带着填表要求,自读填写表格,寻找课文的相关句子,认识骆驼身体部位在沙漠中的作用,从而掌握了课文所讲的知识,认识小骆驼自豪的原因。

童话在儿童成长中有着重要作用。童话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明快,同时又非常通俗朴素,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童话情节曲折,富于变化,具有很大的自主想象和创造表表达的空间。因而体现童话特性,重视童话学习的情趣,让学生在童话学习中,享受童话带给人的无限快乐,这是有效进行童话教学所必需的。以上教学无疑对童话这一文体特征完全忽略,最有童趣、最和儿童心理相近的童话,在一行行表格填写、一句句理性概述中,变成了一个待拆解的冰冷“机器”。忽略文体本身的特点,生硬地用表格填写“数据”的教学方法,让课堂变得毫无生趣,让本来最应该令学生喜欢的童话学习变得没有了生机和活力。

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曾说: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从表达的特点定位解读教材,才能确定好的教学思路和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会理解和表达。方法的选择需要兼顾文体自身特征,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切中学习的本质,从而优化课堂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猜你喜欢

本课乌鸦瓶子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