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6-01-16孙风丽张培莉单希征姚珍珍李荷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焦虑

孙风丽 张培莉△ 单希征 孙 勍 韩 柏 姚珍珍 李 晨 李荷君

①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E-amil:sunfengli0401@163.com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北京) 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 △通讯作者 E-mail:work7work7@163.com



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孙风丽①张培莉①△单希征②孙勍②韩柏③姚珍珍①李晨①李荷君①

①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1E-amil:sunfengli0401@163.com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北京)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通讯作者E-mail:work7work7@163.com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VM)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前庭性偏头痛伴焦虑抑郁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一般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3周的认知行为疗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99,-4.584;P<0.01),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6,4.400;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可有效缓解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关键词】前庭性偏头痛;认知行为疗法;焦虑;抑郁

[10]Maslach C.Burnout-The cost of caring[M].London:Ishk Book-Service,2003:26-28

[11]刘晓丽,姜能志,孙宏伟.医生工作倦怠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937-939

[12]张明远.精神病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8

[13]Zung W K.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371-379

[14]李亚红,徐志鹏.临床医生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687-690

[15]崔妫,王芳,许燕.医生工作资源对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关系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786-1790

[16]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4):931-933

[17]赵玉芳,张庆林.医生职业倦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137-1138

[18]高菲,赵雪,李皙睿,等.医生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25(5):334-337

[19]蒋庆,曹亚琴.某三甲综合医院住院医师抑郁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64-67

[20]韩一芃,王申奇,吴佳俊,等.上海市杨浦区不同等级公立医院医师焦虑状况和压力来源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4):455-458

[21]金玉兰,陈通,姚三巧,等.外科医生负性情绪与职业紧张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3,26(1):18-20

http://www.cjhp.com.cn/

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VM)发病率逐年增加,前庭性眩晕和偏头痛在大样本人群研究中共病率为3.2%[1-2]。偏头痛患者合并发生眩晕的机会是无头痛和紧张性头痛患者的2~3倍[3],调查发现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4]。Wolff最早提出偏头痛患者具有“偏头痛性格”,这种性格与A型性格很类似,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性格内向及焦虑抑郁特征,且患者的情绪改变与病情长短无明显相关性[5],因此情绪变化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因素之一,或者焦虑和抑郁的情感障碍与偏头痛共发病,而5-HT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是两者共同的神经生化基础[6-7]。Lahmann C等人对442例器质性眩晕患者调查发现,42.5%的患者尤其是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有情绪障碍,以焦虑抑郁为主[8].Eckhardt-Henn对68例器质性眩晕患者进行为期1年研究发现,前庭性偏头痛伴发焦虑抑郁的概率为65%[9]。

认知行为干预作为相对成熟的心理干预方式已在临床中运用,但针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干预研究较少。认知行为学派认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因素,异常的认知会导致异常的情绪和行为[10]。学者Magnus Johanson认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眩晕病人的行走时间、对刺激的耐受性和眩晕残障度但对焦虑抑郁情绪不明显[11]。结合伊朗当地文化,给予患者放松训练、压力管理训练及疼痛管理训练能够减少疾病发作,增加前庭性偏头痛的耐受性[12]。

本研究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进行干预,运用认知技术及行为改变技术来改变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达到减轻不良情绪的目的[13-14],同时也为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心理健康及疾病康复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8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住院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65例,其中男11例,女54例。纳入标准:①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焦虑评分≥7分,抑郁评分≥8分,综合评估暂时无需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②认知、沟通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正常;③自愿参与本研究并愿意配合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前庭性偏头痛合并其他疾病者,有重度精神病,严重躯体疾病,已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人(男6人,女27人),实验组32人(男5人,女27人)。对照组年龄32~68(51.33±9.16)岁,小学文化7例,中学及以上26例;试验组年龄16~69(50.97±12.40)岁,小学文化5例,中学及以上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试验组干预方法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运用个体化交流的方式实施为期3周的认知行为疗法。

1.2.1成立认知行为干预实施小组小组成员共6名,包括心理咨询师1名、2名护理研究生、3名责任护士,负责认知行为疗法的连续实施及效果评价。研究开展前,小组成员补充学习心理学知识,请心理专家进行相关培训,共同学习干预方案,干预过程中定期举行讨论会。

1.2.2认知行为疗法的实施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干预,具体分为认知干预、放松训练和健康教育3个阶段,共9次,首次90分钟,其余每次45~60分钟。

1.2.2.1认知干预第1~2次:有缘千里来相会。干预者与病人互相自我介绍,建立友谊,了解基本信息,着重了解文化层次、生活习惯、个性特点、社会支持等。对患者情绪进行初步评估并进行病史采集(发病时的场合、程度、对生活的影响、以往的治疗情况,当前困扰自己的问题)。第3~4次: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深入交流,发现问题。通过与患者交谈,重点了解:①患病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②患者存在的不良认知和不合理观念;③患者对不良情绪的认知及应对情况。交流后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与患者共同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分类概括。第5~7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通过运用提问与反思技术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意识到认知行为上的偏差,对疾病所带来的困扰如何应对,出现不良情绪如何排解。主要内容包括:①指导患者识别治疗效果,学会自我鼓励与肯定;②与患者一起探讨不合理认知和错误观念对心理健康及疾病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启发和引导患者去思考和领悟;③与外界环境接触,多参加适合自己的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也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的适应环境。

1.2.2.2放松训练首先向患者解释放松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教授患者放松训练中的动作和顺序,选择安静舒适环境,利于排除杂念可坐躺等处于一个舒适姿势,开始前向患者讲述放松训练的目的,患者集中注意力体会全身感觉,做的过程中仔细听提示语音,跟着提示语音开始慢慢深呼吸,微闭双眼准备开始过程中体会全身放松的感觉及全身温暖舒适的感觉每天练习2~3次,每次30~40分钟。

1.2.2.3健康教育及总结(第8~9次)利用相关宣传手册的方式向患者讲述前庭性偏头痛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针对患者疑虑担忧的问题给予指导;焦虑抑郁与前庭性偏头痛的关系,当患者出现情绪不良时如何识别与应对,家人如何关心与指导;鼓励患者主动寻求社会家庭支持,多与家属、亲戚、病友的沟通;总结干预过程,制定出院计划与复查安排。

1.3对照组治疗护理

主要包括:①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科室常规健康宣教;③对患者前庭性偏头痛带来的不适和其痛苦、恐惧等心理反应,给予关心、安慰及鼓励。预防和早期识别各种诱发因素,包括睡眠不足、情绪变化、酒精摄入、激素水平变化(如月经)、压力变化、天气变化及劳累等[15]。

1.4评价方法

本研究设计在干预前、干预结束后两个月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该量表共2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将各条目分数相加为总分,总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评分分界线为8分,8分以下无抑郁,超过8分为可能有抑郁,超过21分为轻或中等程度的抑郁,35分以上为可能重度抑郁[16]。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该量表共1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将各条目分数相加为总分,总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评分分界线为7分,7分以下无焦虑,超过14分为肯定有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29分可能有严重焦虑[16]。

1.5统计处理

数据使用SPSS 17.0中文版统计软件处理,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组间对比,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量为t),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配对样本比较的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量为Z);组间资料的比较,对符合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量为t),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比较的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量为Z),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HAMD、HAMA评分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抑郁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抑郁焦虑得分均有显著降低,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从均值看,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和表3。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干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3.1认知行为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焦抑郁虑的原因可能为:①疾病的反复发作增加患者恐惧感,部分限制患者正常生活,使其担忧;②疾病每次发作时的痛苦体验使患者产生害怕、紧张不安等心理反应;③患病后的顾虑加重思想负担;④随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对治疗逐渐失去信心,情绪逐渐低落,自卑加重;⑤患者缺乏疾病相应知识,眩晕感持续存在使患者情绪易暴躁。在本研究中,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并纠正自动思维从而改变患者的行为,帮助患者识别认知定式中的消极及自我否定的部分,建立积极肯定的自我认知模式,学会评估身边可利用资源,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本研究在干预过程中还运用了肌肉放松训练的方式,通过肌肉放松配合呼吸调整,使患者感受到全身松弛愉悦的状态,这项训练通过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能够使患者感到温暖舒适的愉快感觉,从而缓解紧张、焦虑使心情保持平静[17]。

本研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加用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表2和表3可看出,两患者治疗结束两个月后焦虑抑郁分均有下降,对照组病人得分下降的原因可能为患者住院期间规范治疗使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情有关。组间比较可看出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肯定了认知行为治疗的有效性。李志猛[18]等人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改善了高三学生考前的焦虑情绪,王新歌等[19]认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性心理干预方法,能够增强患者的防御机能,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改善患者的不安及焦虑情况[20-21],通过帮助患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Vestibular Migrain

Sun Fengli,Zhang Peili,Shan Xizheng,et al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vestibular migrain(VM).Methods:Sixty-five VM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care.In addition,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was implemen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three weeks.The effects were evaluated using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HAMD score and HAMA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and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VM.

【Key words】Vestibular migrain;Cognitive behavioral threapy;Anxiety;Depression

*基金项目:军队杰出人才基金(编号:总政干基字-2013-5);中国武警总医院博士后基金(编号:2010-42217);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编号:2013-68)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8-1216-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8.028

(收稿时间:2016-02-09)

·论著·(心理干预)

猜你喜欢

认知行为疗法抑郁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一例失恋引发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
德俄“焦虑”波兰右翼新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