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去·寻找·失去

2016-01-15刘亚钰

关键词:自我意识村上春树

刘亚钰

摘 要:村上春树的《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如何围绕作者作品中固有的自我主题,向读者展开追问自我、寻找自我意识的过程,并通过自我他者化的手法,向读者展开一个虚无的、不可能到达的自我的世界。

关键词: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2-0166-02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是村上春树发表于1992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男主人公初是一位在东京经营两家酒吧、和妻女一起过着幸福生活的成功人士。但是,他的内心里,始终有事业和家庭都填补不了的空洞,而重新遇见小学时的同伴岛本,似乎让他的内心充盈了起来。然而,岛本却不愿吐露自己的过去的一切,总是行踪不定,在小说的最后,两人在箱根别墅度过了一夜后,岛本终于一去杳然、再无踪迹可寻了。

在这部作品在发表之后,对这部作品的评论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2000年在德国出版时,评论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盛赞这本书,而另外一位奥地利女批评家西格丽·勒夫则认为这是一本色情的、大男子主义的文学快餐。在日本,也存在关于这是一部有深度的宏大作品还是仅仅是一部迎合大众口味的平庸的言情小说的争论。较之村上春树的其他作品,这部作品中的确很难发掘出非现实性元素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主人公的感情经历和性经历占去了作品的大半篇幅,故事的构架也较平铺直叙,但这仍然是一部透视生活、思考分析现代人生存困境、延续一贯的自我主题、丧失主题的作品。作品沿着失去·寻找·失去的线索,向读者展开了一个虚无的、不可能到达的自我的世界。

一、失去——不完整的封闭的自我

生于50年代的初,适逢日本战后第一次人口出生潮。特殊的“独生子”身份让初觉得自己是孤独和“不完整”的,而天生脚有缺陷同为独生子的岛本,和初成为了亲密的好友,两人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光,外界对于“独生子”的强大气压,让岛本和初筑起高墙与世界隔绝,封闭在自己世界里,一起品尝着孤独与缺失,保护着“惊人的相似的东西”。

作为孩子的初已经意识到了不完整的自我并试图和岛本一起去填补:“想必我们都已感觉到我们双方都是不完整的存在,并且即将有新的后天性的什么为了弥补这种不完整性而降临到我们面前。”两人一起听着“国境之南”,憧憬着国境之南所象征的没有缺失的神秘的另一个世界,但是失望的发现国境之南只是指墨西哥。小学毕业后,两人的交往戛然而止。在此后的岁月里,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初都一个人孤独而茫然的体验着青春、离别、背叛。

关于小说中的岛本是否真实存在过,是村上留给读者的谜。村上运用將自我意识投射到他者身上的手法,刻画了岛本这一投射了初的不能实现的自我的形象。和《挪威的森林》一样,这部作品也是通过将自我他者化这一方式去追问自我的。岛本身上有初的内心投影,相比较初的孤僻不合群,岛本是一个成绩优秀、坚强自律、在班级里很受欢迎、能和人融洽相处的人,在难过的时候也可以假装快乐的人,岛本的身上投射出了初内心中的应该成为的合理自我。但是通过“握手”这一通道,初透过岛本的合理自我的外衣,透视出了岛本纯真脆弱如孩童般的真实自我,认识到她和自己本质上的惊人相似,开始了对纯真自我的不懈寻找。少年时代的岛本,其实是初的守护者:因为“她照料的并非唱片,而大约是某个装在玻璃瓶里的人的孱弱魂灵”,而那一张张唱片,正是岛本留给初的寻找真实自我的钥匙。

二、寻找——自我回归之路

成家立业后的初,看似摆脱了一个人的孤寂生涯,在资本构建的看似繁华的世界里,拥有近似完美的平静的生活。初代表了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产阶级的合理而富足的人生,而某天当初在宝马车里听着舒伯特时,他突然觉得“我正活在别人的生活中,不是我自己的生活”,音乐这把钥匙重新开启了已是中年人的初继续去寻找某种失去的、理想的东西的路程。

进入70年代之后的日本,与日渐丰盈的物质生活相对的,是人们日渐空虚的精神生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在解体,另一方面,一片繁荣的经济背后,随之而来的是泡沫经济的轰然奔溃,故事发生的1988年,初已经敏感的感受到一步步逼近的残酷现实,向西伯利亚的农夫一样,踏上了面向“太阳以西”一直走去,直至死亡的不归路。

出现在一个雨夜的、重新进入他生活的岛本,她的脚已经完全治好,她的外表已经出落的无比美丽,岛本又一次投射出初现在看似完美的合理自我,而岛本对于过去的只字不提,不定时的消失又不定时的出现,以及几年前关于岛本的一次离奇相遇,都预示着这条寻找之路的虚无与迷茫,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岛本,正如时明时暗的大海上的灯塔,让初置身于无法自拔的幻觉中。重逢后他们对于彼此的称呼,还和少年时代一样,但是一切却如水泥在铁桶里凝固一样,无法再回到过去。

在村上的其他小说中,处于70、80年代的主人公们,都在不安与迷茫中以各种方式一心一意的“寻找自我”,并且相信只要努力迟早会实现。在这部作品之后,村上就发表了颇受好评的《发条鸟年代记》,很多评论家把这部小说作为《发条鸟年代记》的序章。在《发条鸟年代记》中,主人公不仅在寻找自我,寻找精神出路,还在寻找历史、寻找人类的真理。在寻找的路上。村上本人也慢慢走进了小说艺术的深处。

三、失去——最终未能抵达的太阳以西

在作品的最后,初和岛本有了一次完美的结合,岛本答应初“明天”将一切向初坦白。但是在“明天”到来之时,岛本、还有象征着钥匙的唱片都彻底的消失了,“我心目中原有的什么消失了,断绝了——无声无息地,然而决定性地”。如同《象的失踪》中神秘消失的大象一样,将初一个人留在了“月球那没有空气的表层”。

岛本真的存在过吗?“她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初这样想。岛本的离去让初意识到自己的致命缺憾将会一成不变的永远存在,初回到妻子身边,体会着宝贵的东西的失去,封闭的安度余生。村上暗示着在这样一个外部世界里,没有人能够逃离,没有人能够回避,以平庸、合理的方式活下去可能是个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选择。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依然可以无限接近真实自我甚至在那么一瞬间与其完美的结合,我们也可以在内心深处继续渴求着“太阳以西”。

“太阳以西到底有什么呢?也许那里什么也没有,或者有什么也不一定,总之和国境以南多少有些不一样。”岛本与初的对话,揭示了国境以南的和太阳以西正是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象征,如“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一样,是自我意识世界的两极。太阳以西正是投射在岛本身上的过去的、幻影般的世界,是脱离于社会之上的,如岛本一样或许不存在的完美世界,太阳以西和现实世界不仅隔着空间上的巨大空白,还隔着时间上的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世界本不存在完美的东西,是村上在作品中一直力图求证的事实。我们想当然的认为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知道自己的缺憾,并且以为可以有填补这种缺憾的出口,正如初认为岛本身上有使他完整的东西,为此他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而事实上这样完整的自我,这样完美的世界,只能是深藏于我们内心,无法抵达。

最终的失去与最初的失去,有著本质上的不同,少年带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坚信自己失去的东西“它就在那里,我总有一天会到达那里”;中年人在失败的找寻之后逃回表面上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失去后他的内心早已改变,他已不再如年少时充满幻想,他清楚的知道幻想不会再助他一臂之力了,世界也不会再为他编织什么梦想,他要做的就是将自己浸入无边的空白,并将这片空白作为最终的归宿,毕竟比起“沙漠”,空白要好的多。

在自己的酒吧,初要求钢琴师不要再弹他喜欢的艾灵顿给他听了。很长以来寄托在喜欢的一首音乐上的某种心情已然消失,通往不存在的世界的钥匙也已然消失。它依然是优美的音乐,但仅此而已。国境以南是什么没人知晓,太阳以西永远走不到。如果抵达不了太阳以西,就只能在现实世界里继续生活,因为“不存在中间性的东西的地方,也不存在中间”,“其实我们只能在有限的可能性中生存”,抱着这样的念头,我们也许就从虚幻的自我意识里抬起头来,也许就可以远离沙漠吧。

四、重生于现实生活的初和重新出发的村上春树

一场看似失败的逃离中,初却由此获得重生,勇敢正视注定不完整的自我,经历了失去、寻找、失去,尽管未能到达那虚幻的太阳以西,但一切努力并非徒劳,初清楚的向这个世界表达了寻找自我的诉求,将脚步延伸到最隐秘的内心深处,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求索。而从今往后,初将为别人继续编织梦幻,虽然不知这梦幻的作用力有多大,但是也会尽全力去做。虽不知即将到来的明天对自己有多大意义,但是初已经在努力重生。

在一片对《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的质疑声中,村上本人并不认为这部作品属于“文学性退步”之作。村上是在向《发条鸟年代记》这部巨作攀登的途中作为间奏曲而写下这部作品的,在此基础上村上才得以继续向《发条鸟年代记》的顶峰攀登。村上认为这部作品是“确认自己的心之居所”之作,在他的文学人生当中“自有其价值,有其固有的意味”。在此之后,村上改变了习惯性的讲述方式,最终导致了村上小说艺术手法和写作风格的变化。这部在探寻自我意识的道路上的成功作品,对于读者来说,其中一定潜藏着什么“对自己至关重要的东西”。

——————————

参考文献:

〔1〕黑古一夫.村上春树——转换中的迷失.日本:勉诚出版社,2007.

〔2〕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村上春樹.国境の南、太陽の西.日本:講談社,1995.

〔4〕吉田春生.村上春樹、転換する.日本:彩流社,1997.

〔5〕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村上春树文学翻译论争背后的译论之辨
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人类社会生活空间图式演化分析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