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推动与印度莫迪政府民用核合作的动因

2016-01-14徐亮

学理论·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身份建构

徐亮

摘 要:美印民用核能合作的动因主要是身份建构与体系文化的异变。21世纪国际体系文化重新按照区域与权力整合,各新兴国家或接受整合或主动建构。美国借助核协议作为交易来巩固印度的身份定位并以体系文化约束其核行为。

关键词:美印关系;莫迪政府;民用核合作;身份建构;体系文化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17-02

大国间民用核能合作,一直是世界经济领域的关注焦点。2005年7月,美印发表了民用核能合作《联合声明》,引发国际社会热议。此后,两国的民用核合作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仅保留对话与磋商但却无实质进展。对此现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吴彤、张利华认为,美国与印度的核协议的动因“主导因素是美国的南亚制衡战略”[1]。照此逻辑,美国对南亚制衡战略的认知和行为强度决定了民用核合作的强度,但2005-2011年,美国的南亚制衡战略有加强趋势,特别是“主导权”及“战略制約”[2]意愿显著增强,但美印之间的核合作并没有取得进展,相反美印关系在这几年间有“倒退的趋势”[3]。纳伦德拉·莫迪的境遇也在这个“倒退”之中:在当选总理之前,由于宗教政治原因,莫迪曾两次被美方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被拒绝发放签证,该禁令一直持续到2014年5月莫迪就任印度新任联邦总理之时。但莫迪就任总理之后,美印关系有进一步改善的迹象,其中代表性的进展就是2014年美国进一步推动与印度的民用核合作。那么为何同是一个莫迪,美国却采取了两种不同态度?特别是莫迪之前的印度政府比莫迪更能为美国人所接受,但是美印关系改善程度却有限,而一个被美国禁止入境的莫迪却改善了美印关系。这是何种原因呢?本文试在现实主义之外,采用建构主义的解释模式来理解美国推动与印度莫迪政府民用核合作的动因。

一、建构主义体系文化的解释力

建构主义强调国际体系对结构单元的作用,认为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不是物质力量决定。从这个角度而言,美国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一个重要原因(不是唯一原因)是某种体系文化变化所致。

要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体系文化的划分开始讨论。按照温特的划分,国际体系文化包括霍布斯、洛克和康德三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尽管是可以共存,但根本上是发展关系。然而,国际体系文化可以是一个连续体,但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历史统一体,在同一个历史的时段内,存在着多个竞争的体系文化。例如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各自代表着一种体系文化,而印度代表的不结盟运动等代表着介乎两者之间的文化。冷战结束以后,福山《历史的终结》看到了体系文化进入一元发展方向的趋势。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崛起,上合组织、亚投行等机制的发展及创设代表着不同体系文化正酝酿形成。从体系文化的基础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国际社会的差距和分裂(弱整体化和强区域化);从体系文化的对象行为体来看,在“人道主义干预”和“保护责任”等理论支持下,西方大国在国际关系中频繁使用武力干预,形成多个区域化在结构上的不均衡的状态以及国际社会在价值观上进一步分裂。这使得21世纪的体系文化实质上被分割为至少两部分:中俄主导的东方式文化和欧美主导的西方式文化。这个文化不是按照温特的方法来划分的,而是按照价值观形成的共同知识划分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种体系文化没有共同知识,而是因为共同知识内部的离心力超过了合力。由于中俄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与美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甚至对立,因此可以认为中俄的体系文化正重塑国际格局。

二、欧美主导的体系文化与印度的互动建构过程

在互动建构中,欧美主导的体系文化作为结构与美国、印度作为施动者与结构互相建构。欧美的体系文化中,注重对规则遵守状况和行为体行动性质的断定。在美国与欧美体系文化这个结构体中,美国与体系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同时受欧美体系文化界定,欧美的体系文化只有通过美国及其活动的对象(印度)才会存在。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废除“多边核力量”等选择性扩散计划,实施更为严厉的核不扩散政策。在欧美体系文化对核问题的认知中,形成了阻止美国盟友进行核试验、劝导各国遵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及强迫亲密盟友保持无核武器状态的“劝阻、威胁和制裁”[4]效果,并形成了自觉的文化遵守,成功阻止了那些依赖美国的国家谋求核武器。西方未能阻止印度1974年进行核试验,但欧美体系文化中对核扩散的认知并未根本改变,相反美国与西欧国家一起加强核不扩散政策,推动了制定或执行自动制裁政策。

1.印度参与体系文化的选择与嬗变。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并没有与欧美体系文化建立起认同,相反印度更接近该体系文化的对立面,即冷战时期的苏东阵营。因而此时的印度强调自己“发展中国家身份”“社会主义”的非欧美体系身份,印度并不愿接受西方规则,也接纳欧美的体系文化。冷战后,苏联东欧建构的国际政治秩序结束。印度从20世纪90年代起,不再强调其“社会主义”的苏东意识形态文化特征,转而强调“民主国家”“市场经济”“大国地位”等符合欧美体系规则的为文化符号,以融入西方和被西方所接受。由于印度的文化符号与欧美体系文化相互融合、建构,此时欧美体系文化已经对制裁印度失去了兴趣。1998年5月,印度进行了五次核试验。印度极力将核试验的目的解释为“不是针对巴基斯坦的而是针对拥有核武器的中国的”[5],其中一个重要考量就是降低欧美体系文化对印度的反感、排斥。尽管克林顿政府停止了对除印度人道主义外的所有的援助,但西方其他国家反应整体平淡。在英国举行的八国最高级领导会议,甚至未宣布集体制裁印度的决议。这些反应造成了巴基斯坦随之进行了核试验。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尽管印美关系经受了冲击,但双方的军事合作始终保持。1998年、1999年选举获胜的瓦杰帕伊政府开展的三大外交行动中,公开进行核试验和大幅提升印美关系是同时进行的。

2.强调体系身份,建构了美印关系的逻辑。身份决定利益,利益决定行为。苏联解体后,印度与苏东集团、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共识被打破了,印度开始通过国内的执政党更迭重新审视自我与他者的原观念,进而审视和再次选择新的观念互动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对外自称“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并获得了西方认同。2010年印度和巴西、南非一起以“民主国家”为由排斥中国成立了“俱乐部”。印度在美国的政治话语中以“民主国家”和“伙伴”出现,美国称赞印度有潜力成为21世纪最伟大的民主国家之一,将“尽一切可能与印度建立起强有力的双边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印度根本上持合作态度。

3.共同的“他者”建构指导沟通的行为。在欧美体系文化中,相同的“他者”可以强化共同知识,巩固身份,促进利益的形成。1998年印度核试验时,美国主政的克林顿政府奉行和解的政策,因此印度对“中国威胁”的定位并没有获得西方高度一致的认同。布什于2001年担任美国总统之后,将中国列为重大威胁,美国与印度在“他者”的问题上获得了高度认同。美国采取选择性不扩散政策,是基于对印度身份的认同和印度的“敌人”意象的某种认可。因此美国不会因核问题而致使双边关系全面倒退,反而会以此为交易换取印度的战略让步。

三、美国推动与莫迪的核能合作的原因评估

本文并不否认美国推动与莫迪的核能合作中,起重大作用的是现实主义考量,但是不可否认欧美体系文化对政策的推动作用。

1.美国由身份判断印度核能开发的安全。美国认为印度行为规范,是一个“民主的核国家”。小布什称印度是一个拥有先进核技术的“负责任”国家。民用核能合作《联合声明》在此时达成。

奥巴马时期,对印度的身份认定进一步有向“友谊”提升趋势,如将民用核能协议的落实定位为“可获得突破”。奥巴马破天荒两次访问印度,将印度定义为“可以信赖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将重新塑造21世纪亚洲乃至全球的国际关系”。美国还竭力打造其在亚太地区的民主联盟。因此,美国选择和莫迪政府进一步推动核能合作,一方面是印度的身份使美国感到安全,另外一方面美国将核能合作作为提升印度在美国世界战略中地位来考虑,是一种基于身份的利益赠予。这一点也体现在美国支持印度“入常”問题上。美国对印度的第三种身份认定是“新兴”的崛起大国,因此对于莫迪“力图在未来20年将核电装机量提高14倍”的清洁能源战略是支持的。由于身份决定了利益,因此在印度核能4 560兆瓦的商业机遇下,美国为获得商机势必要扫清障碍。

2.体系文化决定美国落实民用核协议。在欧美体系文化中,对行为良好、没有恶行纪录的学生是奖赏的态度。由于印度强调其核武器是印度自己独有的,并且没有向其他国家扩散,加上美国认为印度拥核会使得南亚和整个亚太区战略平衡倾向于美国。莫塞的“最小化集团”理论也表明,当在集团内成员与集团外成员之间分配时,分配者一般会偏向优惠集团内成员。莫迪政府作为一届强势、民意基础牢固的政府,在满足美国利益方面给美国更大的想象与操作空间。美国以及盟友所在的体系文化,也不失时机地拉拢印度:2014—2015年,莫迪访问日本、法国、加拿大,议题中的核能合作以及浓缩铀贸易始终是重中之重,并实现了一定的突破。

尽管美国愿以颠覆核不扩散体系为代价来换取印度支持,但美国指望通过民用核协议拉拢印度加入其遏华同盟却未必能成功。在双边关系中,中美是“洛克式”的,但在全球战略层面上,中美却是“霍布斯式”的。在双边关系中,中印是“洛克式”的,而在全球角度上中印却是“友谊”型的。因此奥巴马对印度的核政策将限定在禁止威胁美全球利益的角度,而当印度追求超级大国地位时,美印关系就呈现非和谐状态。美国将对印度的核能开发,限制在美印中三边结构层次。而对于印度来说,与中国竞争也限于双边层次,而在全球地位的追求上,中印拥有共同话语空间与利益。奥巴马访问印度时,莫迪一直强调印度的对华政策与美国相仿,都对中国经济具有依赖性,表达出印度“不会倾向于联合第三股力量制衡中国”的信号,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吴彤,张利华.印美核协议动因[J].国际政治科学,2009(4).

[2]沈强.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战略重心更多向亚太倾斜[J].国际展望,2011(6).

[3]朱翠萍.莫迪如何开启“印度新世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11(B02).

[4]Nick Miller.U.S. nonproliferation policy is an invisible succ-

ess story[N].The Washington Post..October 16,2014.

[5]辛文.印度核试验及世界对印度核试验的反应[J].国外核新闻,1998(5).

猜你喜欢

身份建构
身份自我建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历程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新媒介环境下网民集体认同感的自我建构
中学英语女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建构
复杂身份建构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