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多元化途径
2016-01-13梅国英
梅国英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教育游戏运用于课堂,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参与体验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运用博物馆资源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化和多元化。这两者的创新运用,将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开辟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游戏 博物馆资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2.035
On Diversified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MEI Guoying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reform, but als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al games used in the classroom, creating a pleasant and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teaching,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experie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addition the use of museum resources to promote social and diversif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is innovative use of both, will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pens up new perspectiv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educational games; museum resources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是学生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该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获得思想敏锐、求知欲强的大学生的认可,并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社会现象的鉴别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引起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高度重视的课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历史使命,着力于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辩证的理论思维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经济、科技、文化、信息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各国竞争激烈,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改革大潮席卷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社会经济成分、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在如此高效、多变、纷繁的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该如何与时俱进,直面社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形势的严峻,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和武装自己,加强修养,刻苦学习,掌握技能,努力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知识,敢担当的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承载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学生也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互动;重课堂轻课外;重任务轻实效。这些问题会使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印象为枯燥的、说教的、理论与现实脱节的课程,从而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
2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的途径
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影响力,从而坚定他们的政治信仰和立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任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每一堂课精彩生动以外,也要不断加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力度,从授课形式到授课地点都可以进行创新,进行精心设计,从而取得实效。
2.1 运用教育游戏走进思想政治课堂
在教育中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或者将整个课程设计成紧扣主题、环环相扣的游戏活动已经不仅仅是心理学课程的专利了,其他的人文学科也逐渐开始尝试。将游戏活动引入课堂之所以日渐受到师生的青睐,主要在于游戏的本质和人的天性是相吻合的。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关于游戏的思想就开始萌芽。西方第一个讨论游戏的哲学家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世界就是火的自我游戏”。中世纪的游戏论的主题是上帝,主要是为了凸显上帝的全能和自由意志。康德和席勒是近代“游戏”思想的代表人物。席勒认为:“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维特根斯坦和伽达默尔是现代“游戏”思想的代表人物,主题是存在,关注的是生活本身,具有活动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等特征。伽达默尔认为:“游戏最突出的意义就是自我表现。”因此,游戏是人的天性。
学校教育应当遵循生命的自然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天性, 正如罗素所说:“教育在于培养本能,而不是压抑本能。”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学就是游戏。而面对目前思想政治课存在的问题,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是解决枯燥学习、被动接受等问题的一个较好的路径。在思想政治课的游戏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在彼此自由、平等、自愿的心境中完全投入,在游戏过程中思考、体验和积极的反馈,从而营造出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真正实现了愉悦的教学境界,让师生彼此都深有收获。正因为教育游戏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设计教育游戏时一定要潜心研究,需要围绕每一专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重点和难点、思考与启迪等关键问题进行设计,如何将学习的重点内容融合在游戏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去思考、去判断、去领悟。教育游戏是安排在整个课堂将全部内容都融合在游戏中,还是在讲到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运用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设计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些都需要深思熟虑,这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是挑战,更是实现自我价值深受学生青睐的机遇。
2.2 运用博物馆资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关于博物馆内涵的界定,1989年9月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是这样的定义:“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由此显现,而且博物馆本身具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功能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功能不谋而合,尤其在2007年1月,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此后许多博物馆都采取免费开放政策。如作为学生德育教育基地的常州博物馆在2008年4月1日实行了免费开放的政策,自免费开放以来,参观人数剧增,年均接待量为30万人次左右,其中有许多是高校学生。常州博物馆工作人员曾对苏北地区的徐州博物馆、苏中地区的南通博物馆、苏南地区的常州博物馆为代表,做了一个观众问卷调查。在发放的1365份问卷调查表中从观众的文化程度来看,大专及本科学历的有75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7.1%。由此可见,高校的学生对博物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事实上,有组织地集体参观博物馆人群主要是中小学生,高校很少组织引导学生统一接受博物馆的教育,主要是学生个人自发前往。常州博物馆已经关注到地方高校的需求,主动走进高校:如2013年度先后与常州5所高职院校开展馆校共建,派专业人员赴5所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科普讲座,在5所高职院校招聘志愿者、开展主题教育等。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常州博物馆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展出《“追溯,龙城的故事”——常州历史文化展》,普及常州的历史文化知识。还邀请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150余名英语专业师生走进常州博物馆参加“常博的外语桥”活动,免费提供英文讲解,组织开展座谈,以期在馆校之间搭建互通有无的文化平台。因此高校如何系统地运用免费的公共文化资源作为高校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值得深入研究。运用博物馆资源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一方面可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为博物馆社会服务的功能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相互共赢。博物馆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互动,形式可以多样化: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依托博物馆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开展生动、形象、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有助于他们直观地了解历史、了解社会变迁的历程,从而产生共鸣,引发思考。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聘请博物馆专家兼任思想政治课教师,走进思想政治课堂,讲述历史人文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馆校之间的合作只有通过建立畅通的双向沟通机制,及时互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计划,彼此形成一种稳定的、长效的、深入的合作关系。这不仅仅需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互相交流学习,更加需要馆校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和充裕的经费支撑。唯有这样,馆校双方的合作才能全面、系统和持久,才会真正实现育人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课要进行课内外的改革和创新,要做到形式和内涵更加生动形象贴近学生,贴近社会,使学生愿意倾听,愿意参与,积极思考,不断进行知识和思想的沉淀,成为有思想、有信仰、有行动、有知识的天之骄子,不仅仅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懈付出,更需要高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2 年度高校青蓝工程资助;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运用公共文化资源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常州博物馆为例”(2014SJB477)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法律篇[M].张智仁,何琴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24.
[2] 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83.89.
[3] 胡弼成,陈小伟.愉悦教学:“游戏人”理论对大学教学的启示[J].江苏高教,2010(4):54-55.
[4]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39.137.
[5] 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M].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84.
[6] 路亚北.论博物馆的立馆思想与教育功能之发挥[J].黑龙江史志,2014(8):70.